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同附随义务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关系发展过程中及合同关系终止后的一定时期,依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所应负担的给付义务以外的义务。附随义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诚实信用原则。确立附随义务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强化对债权人的保护、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及完善合同法立法与理论。附随义务内容随合同关系发展而有不同的体现。基于附随义务发生阶段的不同,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后果亦不同。  相似文献   

2.
论合同附随义务的不当扩张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附随义务是合同法理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尽管我国《合同法》第60条第2款做出了规定,但许多方面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定论,有关附随义务的界定依据、表现形态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交易活动,合同附随义务呈现不当扩张的趋势,直接影响合同附随义务功能价值的实现。应从合同附随义务的界定出发,解决附随义务的不当扩张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合同法依据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 ,从动态的角度 ,将合同法上的义务由原先的给付义务扩张到先合同义务、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以及后合同义务 ,形成了合同法上完整的义务群。这几种义务之间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区别 ,是性质不同的合同上义务 ;违反合同上这几种义务 ,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通过附随义务理论的发展,实现合同责任主观范围或客观范围的扩张,乃是合同法实现现代社会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德国“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就是以附随义务为媒介,将第三人纳入合同责任的保护之下,是合同责任主观范围扩张的典型制度。其法理基础在于,诚信原则要求合同债务人对与债权人有密切关系的特定第三人应负必要的照顾、保护等附随义务。通过附随义务扩大合同责任,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信赖关系的增强以及法律对信赖利益的日益重视,是合同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的发展轨迹及司法实践,探索亟待解决的合同附随义务的上位法源基础,合同附随义务与合同自由、民事责任竞合的关系等三方面问题,针对我国《合同法》中的有关规定,就如何发挥合同附随义务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合同附随义务的司法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论诚实信用原则和合同义务的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诚实信用原则适用范围的逐渐拓宽,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亦日益突出.<合同法>在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扩张了法律所调整的合同义务,形成了缜密的合同义务群,把先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中的附随义务、后合同义务均纳入到合同法律的保护视野中,对于传统的保护合同当事人权益的理论而言,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7.
合同附随义务旨在保护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固有利益。合同附随义务在适用上有区分的必要,应该做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具体的案例中,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和合同合理预期制约着合同附随义务的适用范围。在司法实践中应更明确地界定附随义务的范围。反对合同附随义务的道德化倾向,而且应该通过侵权法上的危险责任原则,结合合同附随义务来把握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最初是作为对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而见诸于判例与学说的,后被逐渐提升为一项重要的诚信义务而被规定在立法中.面向21世纪的我国<合同法>,在参酌借鉴的基础上对此作了一般性规定,从而实现了合同的扩大化保护,体现了合同法的价值关怀.然而就这一制度的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民法学界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合同法》第42、43条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第60条规定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附随义务,第92条规定了后合同义务。附随义务理论在我国《合同法》中被肯定下来,是学说继受和法典继受的结果,然而要使其真正衣土化,在我国生根成长,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违反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附随义务和后合同义务的归责原则,现行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困难。从法律规定附随义务的立法初衷等因素考虑,违反合同法附随义务的违约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和过错推定的举证方式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规定了附随义务,要求当事人在缔约前、履约中和履约后,都要恪守信用,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本文结合实践,尝试对附随义务理论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1.
委托代建制运营特征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委托代建制产生的技术背景和政策环境以及“代建制”的两种基本运营模式,分析了“代建制”与“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的异同、“代建制”中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基于委托关系的代建合同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项目管理合同在合同内容上的侧重点的差异,探讨了“代建企业”的资质、代建单位的确定方式以及代建制项目运作模式中的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披露义务虽然能在现代契约纠纷的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却并未被中国《合同法》接纳为一般性先契约义务。其障碍主要来自于作为中国《合同法》基础的古典契约法理论中的主体假定和契约模型预设。然则,在现代交易环境和新契约法理论的双重夹击下,古典契约法理论存续的正当性已被逐渐瓦解。在此背景下,对披露义务在古典契约法理论上的立法障碍进行全面解构,并依托建基于现代契约特点之上的关系契约理论求解该义务的立法正当性和价值,应能为中国《合同法》尽早采纳该义务并建构起完善的先合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广州谭静醉酒坠楼案以法院判决的形式,确立了朋友间因聚会饮酒而产生的互相照顾义务。这种义务既不同于《合同法》的约定义务,也不同于《侵权责任法》上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定义务,而是特别结合关系下当事人之间互负的协助、照顾义务,属于安全保障义务范畴,只能基于个案裁判予以判断。这种义务与先契约义务、契约附随义务、后契约义务具有同质性,可合并成为民法上一种新类型的民事义务,即保护义务,违反保护义务产生的民事责任是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14.
合同附随义务适用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将附随义务成文化后,附随义务被大量引入司法实践。但因附随义务的不确定性和附随性特点,给它的适用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本文拟用体系化的思考方法,分析附随义务产生的理论基础及立法本意,从而对附随义务的界定和适用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种新的责任形式,这种新型责任形式的确立,有利于我国合同法内容的完善。笔者从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缔约过失责任完善的途径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社会契约论角度来理解康德的永久和平这一伟大的哲学观念。永久和平远非现实的状态,它需要我们努力地把它"建立起来"。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以及人与世界的契约关系,这就涉及到了原始契约。在康德看来,原始契约是一个纯粹实践理性概念,现实契约的缔结是奠基在这样一个实践理性赋予每个人的道德义务之上的。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永久和平观念缺乏经验的依据,其现实保障来自于"大自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保险缔约告知义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意说与诚信说是两大法系不同法律体系背景下对保险缔约告知义务给出的合理解释。在保险活动中,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应课以告知义务。告知义务的履行应于保险合同订立时进行,保险合同复效时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也应履行告知义务。对应告知事项的界定,我国保险法系采取“询问告知主义”。违反告知义务的构成要件包括过失、对具体询问事项未如实告知、该不实告知对危险测定有影响。违反如实义务的后果一般为解除合同,但我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值得检讨。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合同违约责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民法中的"违约责任"对行政合同的主体,行政合同违约责任的性质,违约的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行政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缔约过失责任应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本文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表现类型 ,阐明了我国合同法确立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