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颂杰 《云梦学刊》2010,31(4):11-11
高等学校肩负学术发展的重任。学术发展包括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及各种学术成果的不断产生。一所高校能不能推动学术发展就看它能否聚集起人才,形成群体,能不能持续地涌现具有创造性的成果。人才与成果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聂付生 《云梦学刊》2011,32(3):9-15
黄霖先生之所以成果卓著,是因为他始终将学人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作为学术研究的先决条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才能道人之所未曾道;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能道人所未敢道。黄霖先生的"原人论"、"《金瓶梅》作者之谜",渗透于研究中的人文精神,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学者以研究为业,漫漫学术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社会科学理论有很强的长期累积的特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往往需要研究者长时间的呕心沥血,多涉甘苦的累积。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是个寂寞的行当,静心至为重要。心不静,于热热闹闹之  相似文献   

4.
八合识再探     
"八合识",蒙古语,意为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对于八合识的研究,可从畏兀字和八思巴字等文献资料入手,就八合识一词的出处进行全方位探讨;亦可从多元文化相互影响渗透的角度,揭示八合识一词发展演进的轨迹.可以肯定,在八合识一词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它有助于把握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第斯多惠教学思想探识韩延明第斯多惠(1790-1866)是十九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近代教育史发展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提出的一套独特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内容看,一是全面...  相似文献   

6.
《大庆社会科学》2005,(2):61-61
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3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等五方面达成社会共识的改革观。需要以人为本的改革。改革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以GDP 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就中国而言,改革应有助于十三亿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十三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需要广泛参与的改革。所有改革都应让所有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7.
考察龚自珍、魏源的友谊,其相识以刘逢禄和今文经学为媒介,其相知则不仅建立在共同的学术旨趣和共同的经世志向之上,而且在共同应对当时腐朽势力的曲解和迫害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他们的叛逆风骨和坎坷人生,是腐朽的社会造成的,反过来又化成批判黑暗现实、倡导社会改革的人格力量和时代精神.被人们指摘的所谓"狂""傲",恰恰是使其成为开一代风气的思想家卓而不群和勇猛坚强的学术品格.龚、魏在这一方面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相似和相近,不仅构成了二人友谊的牢固精神纽带,而且成就了他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研究者认为,元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包括诗学没有成就,原因是元代学术环境不好,元代尚武轻文,学术不昌明,没有文化。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有很大偏差。元代诗学发展的学术环境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第一,"文倡于下"的文坛特点,这是认识元代很多问题的关键;第二,元代文人建立了新的大一统观念,一方面是中原文化远被四夷;另一方面,是中原对四夷文化的接受,这使得元代的学术与文化都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点,这种特点,即所谓大元气象;第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元政府在文化上无所作为,既无促进文化发展的措施,也无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强力干预,元人的文化和文学活动,都是自为自在的,也是自主的,元代文化是在一种自在状态下发展的。元代特殊的学术环境,决定了元代诗学独特的学术品格。元代诗学的学术品格,大致可从三个方面认识:其一,多元性与包容性;其二,圆融性与通达性;其三,既尚思理又重法度。这些品格都为元前之宋、元后之明清所缺少。元代是一个环境宽松的时代,是思想和言论都很自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诗学必然是有价值的;元代特殊的学术环境使得元代诗学具有独特的学术品格。放在中国诗学发展史上来看,这些品格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9.
兰州在春秋、战国以前(约公元前4000—前722年)属雍州地,为羌戎部族据有。至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霸西戎,始置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兰州属陇西郡辖。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秋,以“边塞阔远”,乃取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县增置金城郡,治允吾。在今永靖县东北小川西约二公里黄河北岸之汉城遗址,即 湟水入黄河处之三角地区(一说在今青海民和县东上下川口之边墙村附近)。并置金城县,治所在“皋兰山北少西濒河者”,即今西固城之北。属金城郡辖。但据《皋兰县志》载:“金城县建置当在昭帝之前”。考秦时陇西郡所辖9县中尚无金城县,故西汉置,当无疑。 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314年),十六国之一前凉王张寔,将金城郡治由苑川河谷的尚古城(今榆中金崖乡南五里处)迁都至今兰州市西固区之西固城,并开始在此筑城,此乃兰州筑城之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七十四年之久。北魏时复由兰州西固城三次迁都苑川,西魏再次由苑川迁都至今兰州市城关区(今五泉山南三爱堂一带)。并改金城县  相似文献   

10.
姜益 《理论界》2008,(7):138-141
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和人格风范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学界有诸多不良现象,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要采取积极对策,提升知识分子的品格风范。  相似文献   

11.
一种理论之探讨与建树能否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一种实践性的品格。毋庸置疑,进入20世纪,中国传统文论就其整体而言,已经丧失了实践性品格。回顾这一历史时期的古代文论研究,无论就研究的目的而言,还是就研究的方法而言,都是一种与世推移,与社会...  相似文献   

12.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5,(4):128-131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二是执着的求学态度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三是高度的使命意识和崇高的牺牲精神。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品格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40年代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代的俗文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学术自觉品格。这表现为研究队伍的学院化,研究方式的立体化,研究态势的学科化,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分流性,研究与建设的融合性。此一阶段的俗文学研究为中国俗文学学科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学术思辨最终总是要同现实的人生发生关系,这是大多数人认同的道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认定,理论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其成果能够打动人、能够说服人,让人按学理指示的方向自觉行动;并认为,能够打动人、让人信服的理论也必是贴近现实的理论、贴近大众的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于1844年,这段话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15.
文艺理论研究要处理好与文学创作及社会文学接受实际的关系、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社会大众审美取向的关系。研究者学术视野的广度,研究者对雅文学与俗文学、本土文学与域外文学的客观了解,制约着其理论所能达到的深度。理论的实践基础偏窄,阻碍了我们理论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从孟姜女研究看顾颉刚的学术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品格是由学术成就和治学风格(包括研究方法和精神)组成的。本文意图通过对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分析,来探讨他的学术品格: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积极创新、认真求实和坚持不懈的学术精神。希望对当代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多年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总结、创造与运用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分为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弹钢琴、下好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迄今对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6,(4):33-37
丰富多彩的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海南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是海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方面的原因,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正在发生危机。如何传承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后来人的责任。本文分析了海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面临的困境,并就保护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钟嵘约生于宋泰始二年(466),卒于梁天监十七年(518),经历了宋、齐、梁三朝。根据《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所闻、所传闻“三世说”的提法以及钟嵘的诗歌批评实践,我们把他的当代诗歌评论的上限定在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当代诗歌评论,指的是钟嵘对南齐至《诗品》完成这三十多年间活跃于当时诗坛上有关诗人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诗品》的作者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于公元468年,卒于518年,和刘勰为同时代人,生活在齐梁时代。《南史》、《梁书》俱有传。齐时为南康王侍郎;梁时,官至西中郎晋安王记室。《诗品》成书年代亦不详,但可推断是在公元513年以后数年间。《南史》本传中说:“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及约卒,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