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三十年全省人口发展状况建国三十多年来,同全国一样,我省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失去控制,致使人口盲目地、大量地增长。1949年,全省总人口10,085,000人,到1979年,增长到21,846,000人,三十年净增人口11,761,000人,增长1.16倍。平均每年净增392,000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增长速度为2.6%,超过全国平均增长2%的水平。人口密度也由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53人,增加到1979年的117人,高于全国平均每平方公里100人的密度。三十年来我省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一)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旧中国人口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解放后,由于人  相似文献   

2.
基本状况人口的增长:1949年解放时兰州人口只有72.71万人(包括三县和两个远郊区),到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已达237.63万人,三十三年来人口增加了2.2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6%。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9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十年中净增82.68万人,平均年递增7.6%;1960~1975年净增60.19万人,平均年递增2.2%;1976—1982年为增长缓慢阶段,六年中净增22.05万人,平均年递增1.2%。第一阶段由于建国后各项事业急需发展,吸收了一大批干部和工人,支边人员和中央下  相似文献   

3.
1949年到198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由1317万增加到2890万,增长了1.19倍,净增人口1573万,平均每年净增47万,年增长速度平均为24.1‰。三十多年来,陕西省人口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吉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27,120平方公里,1949年人口总数为1,637,489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0人。到1980年末,则达到3,861,422人,每平方公里为142人。这个人口密度高于全国,也高于全世界。耕地面积在1949年是8,164,560亩,1980年减少到6,314,000亩。按总人口平均计算,1949年人均耕地是5亩,到80年只剩下1.6亩。若按农业人口计算,49年人均耕地6.4亩,1980年则降为2.67亩了。由于人口增多,密度加大,耕地面积减少,能向国家出售的粮食也越来越少。1949年每个农业人口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40斤,而80年每个农业人口仅向国家交售236斤。由此不难看出,不论为了人民的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必须下定决心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是祖国的首都,全国第二大城市。建国以来,北京市人口的增长是比较快的。北京于1948年末和平解放,当时人口200.6万。从1949年到1958年,先后经过四次较大的行政区划变动,土地面积由707平方公里,扩大到16800平方公里。按16800平方公里现行区域范围,北京市人口1949年末为414万,到1979年发展到871万。三十年人口净增457万,增长了1.1倍,年平均增长率2.5%,高于全国(2%),也比上海市(1.3%)和天津市(2.1%)为高。北京人口增长比较快主要是城市人口增长快。城市人口由1949年的176万发展到1979年的495万,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白城地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正处于关键的时刻。建国32年来,白城地区的人口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1949年全区人口是159.1万人,到1981年底,人口猛增到387.2万人,增长了1.43倍。由于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建国初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0.8亩,现在是4.6亩。尽管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增产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全区的粮食总产量,1949年是159,759万斤,1981年是314.500万斤。粮食产量虽然  相似文献   

7.
<正> 建国以来吉林地区人口增长概况建国三十二年来,同全国、全省一样,吉林地区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也失去控制,致使人口盲目、大量地增长。1949年人口为163.75万,1981年底增加到388.81万,增长了1.37倍。三十二年来全地区共出生人口252.7万,死亡76.1万,自然增长17.6万,加上机械变动增加47.75万,净增加人口224.35万。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7%,超过全国每年2%和全省平均增长2.6%的水平。其中,五十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3.0%;  相似文献   

8.
我省人口的增长同生产的发展处在一个严重失调的状态。解放三十多年来,我省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某些地区还有所下降。因此,解决好我省现阶段的人口问题,不仅有长期的战略意义,而且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我省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一)增长速度快。1949年刚解放时,人口是968万,三十年间,净增926万,几乎翻一番,平均年自然增长率为化20.23‰,最高年份竟高达33.9‰。1971  相似文献   

9.
一固原地区位宁银南山区,是回族聚居的贫困后进地区,总面积为22,596平方公里,辖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五县。1981年总人口为1,312,811人。其中回族586,884人,占总人口44.4%,占全自治区回族人口的48.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人(解放初期为21.2人/平方公里)。人口1949年为479,625人,到1981年净增1.73倍。1949年粮食总产29,824万斤,人均629.2斤。1959年人口697,781人,粮食44,638万斤,人均650斤。1969年人口增加到924,852人,粮食总产46,550万斤,人均503斤,人口比1949年增长92.8%,粮食  相似文献   

10.
(一) 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解放前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36年人口约为153万,到1949年解放时发展到200.6万,十二年共增加47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4万。解放后首都人口迅速增长,到1978年,发展到849.6万,三十年增加的人口为解放初的三倍多。其中自然增长累计294.3万人,占总增加人口的45.33%;机械增长累计71.4万人,占  相似文献   

11.
<正>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个山区城市。总面积为76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64平方公里。截至1980年来,实有人口344,809人,其中城镇人口266,209人,占总人口的77.2%,农村人口7,600人,占总人口的22.88%。全市共有80,616户,平均每户4.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54人,远远高于全国每平方公里100人的密度。为了更好地贯彻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掌握人口发展的主动权,加强对人口生产的计划管理,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再生产历史和人口的自然构成,予测了今后的趋势。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通化市的人口再生产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黑龙江省劳动人口就业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随着总人口的不断增长,黑龙江省的劳动适龄人口迅速增长。1949年全省劳动适龄人口为536万人,到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3.
<正> 建国以来,农安县人口发展情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人口基数较为适度,但增长速度偏快、趋高1949年末,农安县人口总量为543,286人,这个基数与可耕地面积及各种可利用资源比较,大体上是适度的。到1982年末,全县总人口增长到981,146人,几近翻了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8.1‰,增长速度偏快、趋高。(2)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近年趋于平稳在解放后的人口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1959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全县呈现低出生、高死亡现象,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只有9‰。进入60年代,由于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补偿性的生育使人口再次迅速膨胀,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65年,全县连续四年的出生率均在40‰以上,自然增长率都高于30‰。及至70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从1973年起,全县人口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又趋于下降态势。纵观前后34年,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曾出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一五”期间,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人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的四十年间,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始终占到80%以上,这个简单事实的人口学含义是清晰的: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的历史性进程,基本上是由农村人口的增长变化决定的。 一、农村人口的增长 1949年,中国农村人口4.47亿,到1969年增为6.38亿,年平均增长率19.2‰。1982年则达到8.36亿,1949—1982年间净增人口  相似文献   

15.
<正> 辽宁省三十年来人口发展趋势和特征一、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三十年来,全国人口每年递增2%,辽宁省为2.2%。这0.2%的份量,使全省人口,从1949年的1,835万,增至1979年的3,442.6万。二、七十年代出生率下降很快,近几年起伏波动1971年出生率为24.2‰,1980年可下降到15.5‰,平均每年以1‰的速度递降,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几年来,起伏波动:1977年比1976年上升0.7‰,1978年又比1977年上升2.9‰,1977年和1978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1.5‰和1‰。1980年维持在1976年水平。由于上述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辽宁省人口的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婚育适令人群的比重大于全国大家知道,一定时期的人口增长,是受该时期人口年令构成的制约的。辽宁省青壮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全国,现有人口中,20—4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4.16%,比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弄清我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一九七八年我们抽样调查了全区十分之一人口(既三十三万二千人)构成、婚姻、生育等现状,并采取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的控制方法,预测了今后三十五年的人口发展趋势,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一、解放后我区人口自然变动的特点1.人口增长速度快: 一九四九年全区人口为一百八十八万一千人,一九七八年人口增加到三百三十万七千人,二十九年时间净增人数一百四十二万六千人(当中有一部分机械变动),年平均增加速度为百分之二点五七(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二点零六,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二点六一),全区如果按此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再有二十八年,人口将翻一番,也就是说到二○○六年总人口可达到六百六十万人。特别六六年至七六年十年浩劫  相似文献   

17.
一、青海省三十年人口增长特点 解放前,青海各族人民在蒋马匪帮的统治下,处于经济凋蔽、民不聊生的痛苦境地。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据记载,1946年全省只有20.5万户,131.7万人。解放初期(1949年底),全省也只有27.8万户,147.6万人。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全省各族人口都有了显著增长。1979年底,全省总人口达到67.5万户,372.02万人,比1949年底净增约40万户,224.4万人,即增长1.52倍。1979年底全省总人口中,共有三十七种民族,其中主要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七个民族。各民族人口构成和增长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世界人口增长迅速,而且从本世纪中叶开始,这种增长急剧加快。从1950年到1981年,总共只有三十一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39%,比前五十年增长一倍还多;同一时期世界人口增加了19.8亿,为整个十九世纪人口增加总数的2.8倍。1981年世界人口达到44.92亿,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净增7,700万人。人类自有史以来,还没有这样高速地、持续地增长过。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与经济》1985年第1期上载文(作者王勤)介绍新加坡是如何解决人口问题的。文章指出,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1980年人口普查人口为2,413,94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912人。近二十年来,新加坡政府以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把解决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人口资料     
北京市人口三十年来逐年增加 1949年北京解放初期,常住人口为203万人。到1979年底,已达871万人,增加了668万人。增加情况为:自然增加300万人,占增加人口的45%。1949—64年,自然增加1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多人;1965—72年自然增加8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1万人;1973—79年自然增加3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近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