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考证,我国古代大航海家郑和在七次(一说八次)下西洋时,曾到过新加坡。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从郑和下西洋的一张航海图《武备志·郑和航海图》中,清楚地记载着郑和的舰队经过新加坡开往马六甲的行程,其中写到“淡马锡”。这个“淡马锡”就是新加坡的古名。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是从福建起航,向南洋进发,驻扎在马六甲。当时的马六甲扼东西交通的咽喉,各国的商贾云集于港口,成为东方贸易的商港。华人也大量移居马六甲。郑和的舰队要到马六甲,毫无疑问必需经过新加坡海峡。当时陪同郑和下西洋的通译员,留下记载的有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巩珍著的《西洋番国志》及黄省曾著的  相似文献   

2.
谈《明史》所载郑和宝船尺寸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明史》所载郑和下西洋宝船尺寸的可靠性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意见。有的专家根据现代造船原理,认为《明史·郑和传》中“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的记载是不可信的。他们提出,这一记载出自并仅见于明人“说集”的《瀛涯胜览序》,因此不能说这个尺寸有充分的根据。对此笔者想谈一点粗浅的看  相似文献   

3.
十五世紀初叶,正是我國偉大的鄭和使团奉使亚非國家的期间。然而凡是讀了“明史鄭和傳”里“鄭和云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擢兵異域,示中國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金幣,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以次偏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赐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攝之”(明史卷三百四“鄭和傳”)这一段話的人們,都会發生这样的錯觉:第一,認为鄭和只不过是永乐皇帝的私人侍从官,而以武功著名的人物。第二,認为这种通使“西洋”的目的和任务,只是为了解决封建統治者  相似文献   

4.
明代西北屯田始于何时?由于史籍记载不一而说法不同。大致有三说。一是“始于六年”说。《明史》、《罪惟录》和《甘肃通志稿》持此说。《明史·食贷志》云:“(洪武)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  相似文献   

5.
明清佛山冶铁业,向为史学界所关注。然近年一些论者著述,使用材料似不够审慎,兹就其中若干问题略作辨析。一、是“佛山铁厂”还是广州铁厂? 《明史·食货志》载:“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以盐课提举司领之,禁私贩如盐法。”①这条史料本来十分简明,并无涉及佛山之处。夏湘蓉等同志合著的《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第150页却说:“按《明史·食货志》:‘王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广州置铁厂’,广州铁厂当即为佛山铁厂。”“当即为佛山铁厂”,这个结论下得不妥。《明史·食货志》的  相似文献   

6.
郑和到底几次下洋?学术界一直悬而未决.我以为争论不休的原因在于历史文献的抵牾.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有关郑和下洋的文献.大多数学者都过份笃信《明史》,和《明实录》,其实,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文献.一般讲,时间愈早的文献愈真实.《明史》,是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撰修的,比《明史》,成书早的有马欢的《瀛涯胜览》,巩珍的《西洋番国志》、费信的《星搓胜览》.这三位作者曾经跟随郑和航海,经事人写亲身事.比技真实.但是,比这三本更具体的是郑和亲自建立的石碑,如:郑和在宣德六年曾在委东刘家港天妃宫立《通番事迹记》石碑,又在…  相似文献   

7.
梁以樟 ,直隶清苑人 ,与兄以、弟以桂并称“三梁”。崇祯庚辰进士 ,少负异才 ,为左光斗所赏识。及长 ,工诗文 ,善骑射 ,为史可法所推崇。李自成攻开封时 ,梁以樟任商丘知县 ,曾与农民军“婴城血战三日夜”(《清史稿·梁以樟传》) ,后“创死复”(《明史·李自成传》) ,得救  相似文献   

8.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 )二十九年九月丁亥 ,以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 ,封河南王。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5 4页 )按 :“秦河二州” ,《宋书·文帝纪》同。《通鉴》卷一二六作“西秦河二州”。考《宋书·鲜卑吐谷浑传》云 :“二十九年 ,以拾寅为使持节、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亦作“西秦河二州”。本卷下文及《宋书·孝武帝纪》又有元嘉三十年六月辛酉 ,“安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号镇西大将军”之记载。又考之《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相似文献   

9.
吴晗《明史简述·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做皇帝。这个短命皇帝很快又死了,再传给下一代,这就是宣宗。宣宗做皇帝时还是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不懂事。于是,宫廷里便由他的祖母当权;政府则由三杨掌握。”(页82—83) 继短命皇帝(仁宗)之后的,确是宣宗。但文中所说的宣宗,与史不合,有张冠李戴之嫌,考之史籍,似为英宗。  相似文献   

10.
明王朝从建立到嘉靖末年,一直实行海禁政策。隆庆皇帝即位后,才正式宣布解除海禁,准许私人出海贸易。也正是在隆庆、万历年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东南沿海地区才得到较快的滋生和成长。本文仅就隆庆开放和世界市场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作用作初步探讨。明初,“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明史·朱纨传》)严禁私人出海贸易。明王朝和海外诸国的货物交换,仅仅限制在受到严格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郑和下西洋的船,是郑和航海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关于郑和船队中的宝船究竟有多大,近来意见比较分歧,颇有争论。《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曾“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一说法究竟可信还是不可信,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由于建造宝船的详细技术资料早已失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处。本文仅就我们所见到的若干资料,对有关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讨论。郑和下西洋,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每次远航,一般由  相似文献   

12.
<正> 王左挂、王子顺是明末农民起义中引人注目的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是两个人吗?对此,笔者最初并未怀疑。《明史》卷三百零九《李自成传》说:“(崇祯)三年,王左挂、王子顺、苗美等战屡败,乞降。”这里将王左挂和王子顺,明明白白地写作两个人。对明末农民起义研究极深的李文治先生,在其专著《晚明民变》中,也将王左挂和王子顺列为两人。与《明史》说法相同的文献资料,象《绥寇纪略》、《平寇志》、《明通鉴》、《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都是如此。但是,《国榷》与此不同。该书卷九十一崇祯三年六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注解说:“一名王之爵”。同卷崇祯三年正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又注解  相似文献   

13.
唐·卢纶《塞下曲》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中的“大雪满弓刀”句,一般说法是雪下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诗·周南》历来有“正风”之称,《周南》的十一篇小序也是全诗各篇小序的纲领。然而,我们对它加以考察,则不难看出,《周南》的序之所以被奉为纲领,则因为它始终贯串着一条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的主线,这条主线便是出自《礼记·大学》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义。《礼记·大学》是这样主张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为汉儒所辑,  相似文献   

15.
《庄子》第一篇是《逍遥游》。所谓“逍遥游”,从字义上讲,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是庄子的生活理想(应该说幻想)。但是他仅仅做过芝麻大的小官——蒙邑的漆园吏;(《史记·老子转非列传》)以教授弟子为业,(《庄子·山木·列御寇》)“家贫,衣大布而补之,正(当作(?))縻(麻绳)系履;”(《山木》)曾“往贷粟于监河侯”,碰了一个輭钉子。  相似文献   

16.
黄沙狱是晋武帝时设置的监狱 ,何时初置 ,对此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是晋武帝太康五年 (2 84年 ) ,根据是《晋书》卷三《武帝纪》(太康五年 ) :“六月 ,初置黄沙狱。”《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刑法部》注引王隐《晋书》曰 :“太康五年夏六月 ,初置黄沙狱。”另一说法是泰始四年 (2 6 8年 ) ,根据是《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祥刑典》卷一二九《牢狱部汇考》记载 :武帝泰始四年初置黄沙狱。太康五年初置黄沙狱书上有两处明显记载 ,而认为泰始四年初置的只是依据《古今图书集成》的记载 ,这个问题本无争议 ,但问题就在黄沙狱治书侍御史官员设置上…  相似文献   

17.
一、任官江西时被举劾之原因正德九年(1514),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曾因“欺凌僚属,挟制抚按”(《明武宗实录》卷112)之指控,遭到“冠带闲住”(同上)之罢职处分。然而,其去官因素甚多,据《明史·李梦阳传》云:“令甲(即法令)副使属总督,梦阳与相抗,总...  相似文献   

18.
殷商文化研究欲字考········……(日本)伊藤道治(1)商代医药初探·······一辞尤生马静(1)《甲骨卜辞》序言 “一(美)白瑞华著苏秀菊译(1)中国夏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胡厚宣(l)中国夏商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日本)池田末利(1)谈与金有关的字 ··········….…(加拿大)许进雄(2)殷契“河日”说···”··““··一杨升南(2)殷墟甲骨文中关于天文气象的记载 .......··.……!’’,’’二“气……马如森(2)试论殷代简册的使用 ”·”一气蒋红毅陈…  相似文献   

19.
李昌祺是明初杰出的官员 ,也是著名的小说家 ,著有小说集《剪灯余话》。《明史·李昌祺本传》称 :“李昌祺 ,名祯 ,以字行 ,庐陵人。永乐二年进士……景泰二年卒。”认为李昌祺卒于景泰二年 (14 5 1) ,此说影响很大。薛克翘的《剪灯新话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杜贵辰的《剪灯三话》(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以及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2 0 0 0年版 )均持此说。然 ,明泰昌元年 (16 2 0 )俞汝楫等官修的《礼部志稿》卷五七却称 :“(李昌祺 )景泰三年卒 ,家事萧然 ,几不能殓。”又 ,《明英宗实录》卷二○二“景…  相似文献   

20.
《航运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12月版第152页)说:明代航海家郑和“名字叫三宝(亦作三保)。”柳丛在《郑和与三不老胡同》一文(《北京晚报》1981年3月30日)说:郑和“小名叫三保(或三宝)。”三宝、三保,音相同,在史籍上曾出现些互混的情况。但郑和之名是三宝,还是三保,或两说并存呢? 三宝,《辞源》:“佛家语,以佛法僧为三宝,佛说法而僧保守之,得永以济度世人,故皆为宝也。”郑和出生于一个“回教巨族”的家庭,祖父、父亲都是虔诚的回教徒,曾“行险涉远”,到天方觐见教主,并被尊称为“哈只”(见袁嘉谷《卧雪堂文集》卷九《昆阳马氏哈只碑跋》)。在这样的一个“回教巨族”的家庭中,不太可能给郑和取个佛家语的“三宝”作为名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