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领导文萃》2009,(18):7-8
在谈到中国时,西方有一种典型的条件反射似的观点:中国不是民主国家。话是没错,但这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任何西方国家在经济刚刚起步时也都不是民主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人们或许渴望民主,但事实上大多数国家的例子都证明,民主并非一种现实的选择。西方民主是欧洲历史和传统的产物。中式民主和西式民主的运行方式将绝对不会相同。  相似文献   

2.
外交     
《领导文萃》2010,(2):9-10
<正>中国须确立独立外交话语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努力学习西方的经验。但学习西方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另外一个西方国家。无论对中国自身还是对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崛起的意义并不在于中国成为另一个西方国家,而在于成为一个和西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州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大洲。毫不新奇,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理论上来讲,他们的交往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着眼实践,也的确是这样。无论是上世纪还是新世纪,中非关系都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历史洪流,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广泛化,深度化。这一现象不再是仅仅受到中非的关注,而且也激起了以西欧、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兴趣。各式各样的呼声屡屡袭来。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文将以非洲、中国、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入笔点,对这些观点予以透析。  相似文献   

4.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4,(18):30-33
<正>既有发达国家的困境,也有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在讨论当代民主危机时,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第一个是针对西方民主的,即西方社会所面临民主的危机,到底是因为西方民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还是由目前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缺陷所致?第二个问题是针对非西方国家民主的,即在发展中国家,民主的倒退并且转向权威主义,到  相似文献   

5.
王璇 《经营管理者》2013,(30):123-123
<正>一、认清第三部门"第三部门"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3年由列维特等人提出,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流行,在我国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非政府组织。在现今,我们将社会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大人类活动的主要领域。而相对于社会领域的活动组织主要是政府、营利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从政治角度解析,非政府组织应该剔除国家政权的影响,是除了国家政府以外的其他组织。在经济领域,企业等  相似文献   

6.
王缉思 《领导文萃》2011,(20):23-25
时下,在中国常被提及的一种观点是,美国是中国核心利益的主要威胁。这种看法主张中国外交政策应集中精力应对西方威胁,中国应在那些对西方国家持反抗态度的国家中寻找战略盟友,如伊朗、朝鲜和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刘仰 《经营管理者》2010,(11):106-107
现代西方社会一人一票的民主,即自由主义的一人一票,实际上还只是一种很幼稚、很原始的民主,它的弊端很明显。当西方社会绝对平等民主和自由主义的民主都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另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8.
军事     
中国维和值得西方仿效当联合国发现维和任务在全球铺的摊子越来越大时,一个主要国家逐渐显山露水。中国现在已经是主要的军队贡献国,维和人员不仅数量在增多,也成为一支受欢迎的队伍。联合国称它很感激中国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政治     
《领导文萃》2011,(2):137-138
中国挑战西方核心价值观 北京抛弃“韬光养晦”,这有两种解释。在国内,中国政府渴望向民众展示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在事关国际地位的问题上别无选择。与30年前不同,当今中国足迹和利益遍布全球,必须捍卫,中国经济影响力在全球的扩张导致与西方争执和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决策》2007,(11):72-72
由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文化遗产和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国家大大不同,因此除了极为了解中国的汉学家外,许多西方人描述现代中国发展时,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孙兴盛 《领导文萃》2008,(14):76-80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王震诞辰一百周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命于耀邦同志的批示,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社派我采访王震。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各种不同的声音很多。王震以建国初期自己在新疆引进西方国家先进设备搞建设受挫为例,多次讲“改革开放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复杂多变的关系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不论美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都明确表示在反对恐怖主义斗争中,要把极少数恐怖主义分子与阿拉伯国家或伊斯兰教区别开来。这种“区别对待”的态度表明,双方都不愿看到现有的关系再受到损害,不希望这一本来就复杂多变、非常敏感的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数。撰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溯恐怖主义的根源,更不是为“9·11”事件讨个说法,而是为了从宏观的视野来探讨阿拉伯、伊斯兰与西方世界之间漫长而复杂多变的关系史。在普通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至今仍是一个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13.
政治     
《领导文萃》2010,(24):7-7
<正>中国共产党变得适应性更强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政党政权也在发生变化。为了稳固权力,共产党变得适应性更强了,而且它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这既包括党内的改革,也包括法律体系和政府机构的改革。这些措施并未使中国走上西方民主的道路,但它们确实反映了一种进化的政权与社会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有国情的产物,它传承于中国传统优秀的"和合"文化,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制度化转化。当下,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协商民主是一种法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民主诉求;协商民主是一种善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协商民主是一种理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隋鹏达 《领导文萃》2012,(10):116-119
对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国际社会寄望我们能够多承担一点儿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国际力量,在喊"中国责任论"时,目的是不一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快速成长,是真心欢迎、高兴,并希望中国能够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上多发挥作用。而对西方某些国家来说,喊出"中国责任论"则有双重意  相似文献   

16.
《经营管理者》2009,(10):23-23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浪潮中新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一些国家的封锁,这两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坦、赞两国领导人向世界有关国家请求援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一些西方国家考察后的结论是:修筑坦赞铁路没有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经纬 《决策》2014,(6):78-79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程度最高的法国,因国企低效和创新不足,竞争力在西方国家中一度排名落后,为重振经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开始进行国企改革。法国的国企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那时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当下,中国各地的国企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法国的一些改革做法在西方国家最为典型,对我国不无启示意义,值得中国国企改革者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政府机构履行职能的效果也很明显。但仍有部分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管理工作不到位,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正因如此。2000年以来我国将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绩效审计政府机构管理工作明显得到加强,绩效审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9.
《领导文萃》2008,(12):10-11
当中国拥抱资本主义时。其运动队的发财机会随之而来。例如.国家男子曲棍球队一直渴望得到资助。当20年前中国市场经济尚未起步时,球队始终得不到奖金或赞助。他们参加比赛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不是西方运动员所享有的那种名气。如今。这个球队获得了耐克公司的赞助。它拥有一名来自韩国的优秀教练、昂贵的美国造防护用具.并配有一名专业心理辅导员。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政治话语非常重要,而政治话语的核心是理念。中国迅速崛起虽然引人注目,但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并没有产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认为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西方虽然对中国仍怀有难以摆脱的偏见,但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中国理念了。中国学人对中国理念的研究更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没有理念上的崛起,一个民族是无法真正崛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