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挥编辑作用 提高研究生写作论文的水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生论文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研究生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高校学报,应该担负起研究生论文写作这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育环节,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应注意的环节有:认真核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标引顺序、文中标注的位置、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格式等. 相似文献
3.
科技论文题名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根据科技论文题名的学术特点和科技信息交流的需要,主要从科技论文题名的科学性、审美性,以及科技论文题名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几方面,分析了科技论文作者在撰写题名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题名进行编辑加工的范围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编辑加工是编辑出版学报过程中及其重要的环节,为保证论文质量,编辑加工工作应注重科学性问题、文章表达问题和技术性问题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审读和编辑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论文审读加工中编辑人员应注意内容与数据是否一致;仔细核实对照图表中的数据与文中的结论是否一致、通过比较进行检验;对正文与表中一些通过四则运算得来的的数据要进行验算和核实;对单个数据凭经验和推理来进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将论文的疏误减到最少或完全消灭,以保证论文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胡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科技论文编辑过程是一种元认知过程;认识元认知在科技论文编辑过程中的作用,合理运用元认知,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论文的编校质量,同时更能发挥编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编辑实践,从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多字母量符号的规范表达入手,分析了量符号在表达一些特殊物理量时存在的分歧,分三种情况提出了处理意见,并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编校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应针对编校过程中发现的英文摘要中常见的问题,从内容、语法、格式等方面,对英文摘要予以编辑加工。 相似文献
9.
欧阳晓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75-77
针对研究生论文引言写作时常见错误及原因,运用编辑学逻辑结构理论对如何解决科技论文的立论起点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实际以无引无证、有引无证、有引有证3类典型题材作为例证,对科技论文的立论起点如何形成,怎样辨识,以及它与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的关系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机械工程类科技论文中插图处理的质量,以《中国机械工程》为例,分析了机械工程类科技论文中插图使用时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根据编辑实践经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图形处理方法和技巧。可为科技论文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重视。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而言,人文社会学科具有激发创新能力、促进学科融合和提升人文氛围等独特的意义。基于海内外两所著名大学建设人文社会学科的经验,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实际情况,对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作出思考:将人文社会学科定位于对理工学科在“工具”、“视野”与“内涵”等层面具有辅助作用;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解决人文社会学科师资困难;全面促进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辐射力。 相似文献
12.
13.
名词化是科技英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名词化主要指使用能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抽象名词、起名词功用的非限定动词、名词连用等.从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入手,分析名词化的四种形式,并举例说明其在科技英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郑朝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5,5(2):105-108
科技翻译是一个较大的题目,将其过程归结为几个易于操作的要点:从原语语法分析入手,结合专业知识、实际情况和逻辑关系以充分、正确理解原文,同时根据译语语法,结合习惯用法和科技文体特点,尽可能准确、地道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 相似文献
15.
郑朝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05-108
科技翻译是一个较大的题目,将其过程归结为几个易于操作的要点:从原语语法分析入手,结合专业知识、实际情况和逻辑关系以充分、正确理解原文,同时根据译语语法,结合习惯用法和科技文体特点,尽可能准确、地道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效联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48-49,69
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即科技竞争力的分析,论述了科技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结合的意义;提出推动科研机构与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合作将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方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79-82
科学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文明中曾以初浅的方式合而为一。自分立以后,科学一方面促进了道德建设,使道德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使道德建设走入误区,将人类推入灾难的深渊。拯救当今道德危机的举措是弘扬人文主义,发展科学技术,并寻求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