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现以农业大省安徽为主,结合其他几个农业大省情况讨论农民增收的问题。安徽这一两年围绕农民增收,主要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工程;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务输出等等),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农民改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2001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圆,同比增长4.4%,农民收入开始走出1997年以来持续4年增幅下降的低谷。  相似文献   

2.
近10年中国的农村建设的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政策全面调整,新的政策方向是: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农业补贴,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农村政策指导下,最近10年来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生产条件改善、产出增加,农村居民进入全面保障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中央财政支持是主导力量,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是关键,改善农村环境条件是突破口,帮助农民做好规划是基础,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保障。目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是: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支持机制,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基础环境建设与培育新型农民不平衡;这些也正是今后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最大问题。我国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整个农村经济体系已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并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副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绝大部分农民均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近…………  相似文献   

4.
恩施州近几年劳务输出发展迅速,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和异地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搞好服务,改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利益。同时,要妥善安排好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从理论上分析是由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的,从现实来看,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近年来,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培育与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路径;改善培育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环境;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是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全局的两件大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土地延包30年不变和农民负担“三不准”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配合党...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表面看主要表现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薄弱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和农村问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它们的解决程度制约着农民问题的解决;但农业和农村问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发展中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时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有新思路,单靠调整种植结构只能局部性改善农业问题,靠农业本身挖掘潜力不再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加收入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党和政府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给我国农村经济注入了蓬勃生机,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变,近十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提高,农村衣食住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业在1978年到1985年取得迅猛增长之后,又重新陷入了困境,特别是农民人均真实收入出现了在低速缓慢增长中徘徊的趋势,有的地方甚至有所下降。造成农民收入连续几年徘徊不前的原因固然很多,有经济的、社会的,也有自然环境的,但笔者认为关键问题还在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造成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3,(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历来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推出多项重大举措,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最大问题。我国经历了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整个农村经济体系已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并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副产品产品增长迅速,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绝大部分农民均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近年来农业效益持续下滑,农民边际收入递减,收入差距 扩大,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启而难动的问题日显突出。因此,探析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 ,并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 ,阐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度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三年较快增长,农村干群关系改善,农民群众高兴,农村总体形势很好。但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而且也为当代中国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 农民、农业及农村问题同可持 续发展问题是涉及现阶段全国约9亿农村人口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如果我国能成功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不仅有可能按照预期目标实现以山川秀美为基础的现代化,而且也将给全球环境建设及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农民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全国约9亿农村人口中,农民综合素质将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问题的角度分析,它既是一个经济与政治的问题,又是一个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在经济方面,我国农民现实的收入水平同广义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渭南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科技素质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不仅是地方高校适应农业大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支持和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苏南和温州都是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也是率先进行农村金融创新的地区。但两地由于民营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政府支持方式不同,分别形成了以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模式为特色的苏南农村地方金融组织结构和以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及发达的民间金融为特色的温州农村地方金融组织结构。这两类农村地方金融结构虽然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已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计量分析表明,苏南和温州地区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显著的增收效果。但由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不足,两地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也存在着同时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的矛盾。分析表明,农村地方金融发展模式多样化有利于强化农村金融的支农作用,农村金融机构目标多元化则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及其支农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着人口的大多数,如何大力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是一个十分艰巨的问题。文中以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为切入点,讨论了如何选拔、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的措施,力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空心化、农民荒与职业农民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本文将农村空心化、农民荒和职业农民培育作为系统逻辑体系,构建了一个全新多维研究框架。农村空心化不但带来了"农民荒"的严重挑战,而且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历史机遇。鉴于"农民荒"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把农民兼业化作为短期有效缓解手段的同时,长期中应积极实施职业农民培育,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收益,以此化解农业生产接班人危机。  相似文献   

20.
农业治理困境与分利秩序的形成——以中部W省H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干预和治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治理过程中,政府扶持弱质性的农民难以实现规模农业,政府与高度分散农民对接出现了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农业经营主体重构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农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形式上实现了规模农业,并消解了政府与农民的交易成本问题。但农业企业的非生产性再分配活动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扭曲了资源配置逻辑,导致了分利秩序的形成。分利秩序使得农业治理困境结构化,简单地改善治理方式难以解决农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