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中国人民银行收紧银根,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以获取收益和应付考核,加紧了开发和推广理财产品的步伐。2011年,正当各种理财产品成为投资热点时,商业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却备受冷落。本文试从国内外经济环境背景、QDII理财市场、产品本身等方面分析制约我国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真 《决策探索》2010,(21):42-43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从写字楼里的精英,到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几乎都会说这句话。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理财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有了长足发展。从2004年首款产品发行至今,银行理财产品已走过6个年头,发行数量每年都呈上升态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银行理财产品,此情可喜。"但很多人还不懂银行理财产品"。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说。由于不了解,市场中浮现很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抱怨声音,甚至因此引发不少纠纷,投资者如何正确认识银行理财产品,成为理财市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光大银行最先开始发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以来,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快速发展。2008年受金融海啸袭击,挂钩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亏损、零收益甚至产品清盘等状况,客户投诉集中爆发。除去一些产品由于本身设计不合理给客户带来亏损,产品销售不当是根本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专项理财理财的销售逐步火爆,但商业银行不同营业网点间的理财产品的销售金额存在着较大差异。为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一家商业银行不同网点发售的专项理财产品销量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重点从商业银行网点不同和理财经理人数差异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不同和理财经理人数对专项理财销量存在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亮 《经营管理者》2008,(5):118-119
<正>目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共有千余种,总体上看,中资行理财产品门槛低于外资行。大部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一般为5万元。而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却坚持瞄准中高端,投资起点最低为5000美元,高则达到3万美元。从期限上看,中  相似文献   

6.
符娟 《经营管理者》2013,(18):37-37
近几年随着不断增长的国民财富和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各银行中兴起,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不断被推出,其发展状况的好坏也成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体现。但新业务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参与个人理财业务的各方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便是问题之一。文章浅述了个人理财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分别要面临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以及银行业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新的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新的考验和要求。中小型商业银行产品的研发有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已达15000多种但是依现有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地位依然不够明确,对各方当事人影响极其重大。本文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界定与法理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明确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权利属性,为理财产品质押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2008年,由于市场环境恶化以及产品自身设计缺陷,多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特别是结构类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情形,部分银行因此承担亏损,银行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款最低收益保证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为例,分析产品结构及定价方式,揭示该类产品风险因素,并进一步从产品结构设计、支付条款设置等方面对有效防控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理财产品的发行积聚了大量的资金,如何增加这些资金的流动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作为融资的质押担保品,不仅是理论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尽管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因为缺乏法律规定的支撑,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但是其担保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风险进行明确划分和适当分配,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取得立法上的认同,避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业务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从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界定与法理分析入手,详细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明确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权利属性,为理财产品质押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构建银行理财产品的质押制度给出了初步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瓶颈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模式,突破和改变现有的瓶颈制约,提升产品价值,塑造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毕曙明 《经理人》2012,(7):74-74
尼尔森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超过300万户,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接近100万户,且在过去5年里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根据普益财富统计,2011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2441款,较2010年翻了一倍;发行规模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1%。多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已经超过结算、银行卡、咨询顾问费等手续费收入的增幅,成为拉动中间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往粗放式的理财业务已经不能适应低经济增长高通货膨胀的金融环境。本文列举了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加息周期的到来,商业银行过于依赖利差与公司业务的利润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本文在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客户群与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服务)之间的最优匹配规则与其算法设计,提出了一个基于商业银行客户服务挖掘的研究模式及其相关算法,为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成为所有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商业银行各自个人理财产品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所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其次从个人理财业务的文化品牌、员工素质等几个方面讲解了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进行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理财产品的需求原来越大,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随之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寻其发展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是一个蕴涵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市场,它的推出不仅适应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也创新和丰富了银行的业务品种,为银行的利润增长开辟了新的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个人理财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另一新的战场。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进行研究,是关乎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秦越 《经营管理者》2014,(14):14-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己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其成果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之一就是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呈稳定递增趋势,人们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逐渐扩大,人们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储蓄存款、获取利息,理财需求与理念也得以提升,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本文便以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为出发点,从其宏观、微观等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说明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人民币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理财产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债券型是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个人理财服务并快速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但高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也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风险,银行业理财业务自身也存在理财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方面有欠缺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理财的业务环节、计划设置和法律风险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