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雅”在中国古代本指一种古朴雅致的美学风貌,但王国维却从形式美的角度赋予它全新的美学内涵。在此基础上,王国维论述了“古雅”与“第一形式”、“古雅”与“优美”及“崇高”等范畴的多重关系,在比较中凸显了“古雅”独具的美学价值与作用,从而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将艺术形式提升到美学本体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红颜薄命"是个古老的文学母题,通过在文学作品中的不断演进,逐渐成为一种叙事模式得以固定,并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完成了它作为现代叙事的转换。这一叙事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频频出现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特色。本文试从悲剧意识、诗美意境、怀旧情结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探究"红颜薄命"叙事的经典魅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王国维所提出的"古雅"范畴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这一范畴所包含的先验与经验、真与美、精神与形式的矛盾关系,揭示出中国美学所面临的关键性难题,并以此难题将王国维与宗白华、邓以蛰纳入同一美学理路之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美学界很少介绍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在一些附带谈到科林伍德的文章中,一种倾向是将其与克罗齐简单地等同起来,一种倾向是对他的表现说作出了肤浅的解说。这两种倾向都与科林伍德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本文拟对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作一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在西方美学史上,科林伍德的名字是与克罗齐联系在一起的,美学史家们将他们的学说称为克罗齐一科林伍德表现说。不过,科林伍德不仅仅是克罗齐的追随者,他也有着可贵的独创性。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他是新格尔主义者,在本体论上认为离开精神就没有实在,在历史学上认为全部历史都是思想史。他的一生是研究、教学和著述的一生。其主要美学著作有《艺术哲学大纲》(1925)和《艺  相似文献   

5.
林亦农 《理论界》2009,(5):152-154
<红楼梦>的美主要是大观园孕育的.大观园是众多美丽女性和男性主人公贾宝玉的主要活动舞台,这里显示了封建末世的年轻一代在黑暗与光明交替之际对理想的追求光辉.大观园内的理想世界无时不在承受着园外一切肮脏力量的冲击,<红楼梦>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理想世界的产生、发展和幻灭,揭示了它无比丰富深刻的理想美和悲剧美.始自理想美,终于悲剧美,是大观园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女性的诗歌创作,多论述自己的人生经历,青楼女子尤为如此,她们多在诗歌中慨叹自己的悲剧命运。本文所论述的宋代诗人温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青楼女性,她所呈现给后人的是体现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具有人格美、意境美和悲剧美的意蕴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薛阳  钟远 《阴山学刊》2006,20(4):65-66
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对它美的境界有所追求,武术套路不仅有它的表演价值还孕育着很深的审美价值。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井上靖通过书写中国西域的历史题材小说把自己与这片广袤的土地联系起来。在他的笔下,西域这个形象是由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缘政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共同建构的,这里发生的故事,下到单个的人物上到整个民族,都打上了悲剧的烙印。悲剧性是井上靖历史小说的基调,也是他创作的一种审美取向。这种悲剧性审美取向源于作家对西域历史的既成印象,也是他自身的一种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抗的人生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就“意境”的构成而言,邓以蛰认为有“形”、“意”两个基本因素;其次,结合书法意境的基本构成,邓以蛰就书法意境美的生成问题,紧紧抓住书法形象抽象性的特点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发。邓以蛰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是中国美学史乃至学术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诗词作品大多数属于悲诗悲词,表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并形成其诗词的主要审美品质。具体说来,这种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生命悲剧意识和历史悲剧意识两个方面,并通过多个维度体现出来。王国维诗词中悲剧意识的形成不但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同时还有哲理的、时代的、政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开创的中西参证和互证的美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他取西方的不只是观念,而更是方法,中西结合,互为补充.他力求美学研究的思辩性与实证性统一,高度重视美学研究的实证精神,这种实证精神宏观上借鉴了西方的科学方法,而在微观上则继承了"汉学"以来的考据传统和点评方法,两者统一,使得他的美学研究趋于严谨.他的"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的史学方法在美学研究上也有所体现.而他的"二重证据法"对我们研究上古审美意识史更是有着重要启发.他还认为,哲学、艺术乃至美学在研究态度和方法上,也应该超越功利,强调美学的"无用之用".他的方法论对后世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王国维文艺是天才游戏之事业命题的本来面目作出的一种解读.本文的看法是:王国维的文艺游戏说乃是针对我国传统文艺的实用功利观念而发.文艺是游戏,其实质是势力之欲的发表;文艺是天才游戏,其性质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世界中 ,幼儿文学是一块繁茂的园地。本文试图从动态美、音韵美、色彩美三个层面对幼儿文学语言加以探析 ,从而揭示它独具魅力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维的审美心理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功正 《齐鲁学刊》2003,(2):101-106
王维的审美心理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形态和特征 ,有着独特的感觉方式 ,保持着良好的精微感和审美分寸感。他有着鲜明的空间审美意识和色彩感 ,唐代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对色彩充满了敏感和兴趣。王维别具一格的审美创造有赖于其得天独厚的秉赋和多方面的艺术审美才能。其丰富而精微、灵敏而细腻的审美感觉经验完全是盛唐人才具有的 ,它体现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审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16.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学社团,它是以"为人生而艺术"的口号凝聚起来的作家群体.然而,其成员的美学理论却在各抒己见中显示出独到的见解,甚至是悖反的倾向.茅盾与王统照的理论就体现出同中有异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对审美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揭示,“崇高”历来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电视剧对崇高美的追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崇高美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悲剧性以及壮美式上。文章最后阐释了中国当代电视剧崇高美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康德美学从反思判断到目的论判断虽然是从认识论上推导的,但其现象还原过程却蕴涵着审美发生的理路。这就是:生命的有机统一——自然的合目的性(美的形式)→主体的合目的性——超自然之上的使命崇高。自然的有机联系使生命从自然的律动和形式选择活动中继承了动力和向力,又在这两种因素融合成的形式感中加入了理性和想象力,美感便潜化为正向引力。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感性阶段,则生命的感受超越直感刺激和形式的程式化束缚;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是第四感性。这样不管是自然美的反观、艺术美的创造,还是社会美的诉求,都共同被生命活力导引的美的理想铸成为生命的目标。自然依据其形式美塑造的人类渴望升华并能构建符合自然形式美的和谐的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目的,也是从审美发生上需要确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王充的文学观主要有四点:一是注重实用;二是求真崇实,反对虚妄;三是反对贵古贱今,提倡写今;四是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这些观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的作品中包含着他对审美和创作的见解 ,其中关于心眼、意法、雅俗方面的阐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内容 ,把审美创作与思想内容、创作体验等密切结合 ,解决了主客体之间的各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审美关系 ,对于当代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思想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