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当代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生活”来对它进行理解的现象学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世界”来理解它的社会学模式。两种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也不是泾渭分明而相互排斥。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家族相似性”: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所必须涉及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 将“实践存在论”理解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拼凑的观点源自对“存在论”(ontology)理解的片面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的割裂。在马克思那里,“物质”、“自然界”仅是“本原”意义上的“第一性”,而非“本体”。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后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于“存在”(on、being、Sein)问题的追问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对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古典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真正革命性超越在于他同“实践观”紧密结合的存在论思想,而非所谓的“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当代审美文化思潮有关“美是生活”的理解,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过分物欲化的审美生活理解,阻碍了我们对自由生活的想象。按照马克思的理想,“美是生活”,应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创造“真正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摘要:  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要理解其变革性与具体规定性。把“实践”概念泛化,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本意。“实践”不能作为“本体”,作为“存在”之源。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将马克思实践观与海德格尔存在论结合,用实践论阐释“人生在世”是不妥当的。抽象的非历史的实践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存在论”取代“本体论”,就容易将存在虚无化、客体实践化、主体生存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应当使辩证法和唯物论得到彻底的贯彻。  相似文献   

5.
“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已成为当代欧洲思想界的一个热点,对哲学的这种理解和实践与20世纪的现象学运动密不可分。无论是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还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分析,都是以关怀人类生存、合理安顿人与世界的关系为根本动机的。现象学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倒置、对在场和缺席关系的倒置、对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倒置、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倒置,为生活艺术哲学做了充分的理论奠基,由此出发,生活艺术哲学在哲学实践、审美泛化等向度上得到了发展。现象学的“小零钱”精神、“前科学”立场、关注意义构建、重回古典哲学的精神和实践,都成为生活艺术哲学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实践存在论”是近年出现在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本体观。它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存在论组合起来,并伴随“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争论一同展开。“实践存在论”的前身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实践本体论”。考察经典作家的文本,可以发现“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概念,而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实践本体论”,看似以上述“实践唯物主义”为依据,走在唯物主义轨道上,但事实上,它的理论解释却完全落到了所谓的“实践”上面,确切地说,是落在了所谓“实践”的“能动性”上面。当“实践”的能动作用被人为地无限发挥,而对现实的物质基础却置若罔闻的时候,这种“实践”就有可能走向主体性的“精神实践”的危险。所以,“实践本体论”的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之,“实践存在论”能否存在就成了问题。从理论构成上看,“实践”与“存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理论上共生共融的可能性,是该理论阐释的内在需要。作为美学、文艺学的本体观,它需要适合于理论上的逻辑生成法则。马克思所讲的“实践”是指人的物质劳动和革命实践,既包括最初的本源意义上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含义,也包括在现实基础上社会活动和革命实践的含义。这里的“实践”不能理解为包容一切的活动和行为,也不能理解为是亚里士多德和康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道德实践”。并且“实践”是“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与革命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不是神秘的玄想或抽象的思辨,也不是动物式的类存在物的活动。在海德格尔那里,他的“存在”是个体的人的“存在”,并不涉及马克思意义上的“实践”问题。他的“存在”只是一种“领悟”和所谓“存在之澄明”,并不是指“现实的人”的“实践”。而这种“领悟”或“澄明”,不过是一种主体心性的大彻大悟,是非人力所能为的。如果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通过人类劳动和实践而通达的“自由王国”相比较,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澄明”则是彼岸性的,是此岸性的彼岸向往。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海德格尔存在论在理论内涵和具体指向上的不同,是“实践存在论”阐释遇到的最大困难。科学的本体论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及其历史观。“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的具体做法是:先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扭曲化、狭隘化,然后将“实践”观念加以泛化,接着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加以比对、结合,最后,生造出所谓的“实践存在论”体系来。到了这个地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内容就已基本看不见踪影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有着严重的理论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作家对于现代性理解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上的分歧,直接影响了30年代文学场域与文学格局的形成。由于作家的立场、性格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在文学中表现出三种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方式和实践方向:一、认为“现代”存在于未来,预设某个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在激烈的革命诉求下否定当下生活;二、认为“现代”就是当下,着力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在对现实生存的欣赏与把玩中展现“现代”;三、将目光向后看,尝试从地域风俗和久远的道德理念中寻找别样的“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9.
从“独白”到“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范式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从“独白”走向“交往”的转换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的理路应当是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成材”走向“成人”、从“教材”走向“文本”、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董学文、陈诚批评笔者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本体观辨析——以“实践”与“存在论”关系为中心》一文,首先指出董文缺乏讨论学术问题的最起码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权威”自居,将自己缺乏具体论证的理解当作唯一正确的理解;混淆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对批评对象乱扣政治帽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批评对象的论著采取断章取义、随心所欲的任意诠释。据此,文章强调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来展开学术争鸣。针对董文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同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西方哲学史传统的血缘联系一刀切断的粗暴做法,对西方学术史上大量关于实践概念的论述和解释,特别是对亚氏、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实践观作了比较系统、客观的梳理、概括和辨析,证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西方思想传统、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完全割断、毫无联系的,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想像成从零开始、从头做起,本身就是痴人说梦。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实践观,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理论传统和背景下,吸收和改造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此作为建构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起点的。针对董文指责笔者把马克思实践概念狭隘化和泛化的自相矛盾的批评,通过对马克思青年时期几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的相关论述逐一详细的引证,并结合其中后期著作进行深入的论析,证明在马克思著作中,对作为唯物史观核心范畴之一的实践概念的阐释,有两点十分清楚:第一,马克思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将“实践”与“理论’作为对应、对立概念的传统,在这一框架中,实践被视作与理论(认识)相对的人的“做”(制作)、行为、行动、生活、活动等,即认识(理论)的应用和实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变;第二,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对实践作广义的理解和应用,他把物质生产劳动看成实践概念最基本、最基础的含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从来没有将实践的含义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物质生产劳动,而是认为实践还包含了政治、伦理、宗教等人的现实活动,以及艺术、审美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劳动。实际上,真正把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狭隘化的不是别人,正是董、陈自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明显地存在着一个“文化转向”,这种转向也明显地改变了由卢卡奇奠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虽然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为发挥其资本主义批判功能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路径,并借助文化批评在全球理论空间中占据了一个独特位置,甚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亦向马克思主义元理论提出了新的诉求甚至挑战。在根本上,文化转向实质性地改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属性,把它从反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转化成一般的反权力文化实践,从生产方式变革理论转化为生活方式选择理论,从历史理论转化为文本(话语)理论。因此,尽管文化理论突出了以日常生活为中轴的总体社会革命的重要意义,但目前仍难从其操作路径看到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亦很难将之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的建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理解活动进行研究的标准、理解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认为,理解的客观性是作为理解活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做一个包涵各方面内容的“复杂事件”或“综合性问题”,分层次地为其设定评判标准,才有助于科学地解决其检验标准问题,才能有效克服把实践作为唯一标准所带来的各种困扰。  相似文献   

13.
对马克思的基础理论,尤其是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的研究现状作资料清理和分析总结,有关马克思本体论的理解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马克思有没有本体论的问题;二是马克思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三是如何阐释马克思的本体论的问题。三个层面的依次研究启示我们:一是马克思的理论及思想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本体论思想;二是我们应当从实践本体论的视角考察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4.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和基本的观点,但是过分夸大实践作用、以实践为重心的实践唯物主义,尽管它为改革现存的哲学教材体系带来新的启发,但其发展过程中,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如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法、哲学基本问题、实践观等方面的主张。文章认为:发展要创新,但还是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鉴于“实践唯物主义”歧义太多,应尽量避免使用它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5.
道德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和一个根本性的维度,它在德育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既然生活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那么德育就要回归生活,即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回归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回归不断扩展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6.
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等系列问题的总的思考和概括。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表现为自然现象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生命价值体现为奉献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有机统一,在生命过程中,它主张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不仅重视生命本身及过程的意义,而且关注生命结束、死亡以后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与西方其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生命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从而构建现阶段科学的生命观,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转向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早开始“拒斥形而上学” ,并实现由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哲学派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以“绝对本体”为依托的直观地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诉诸实践 ,回归现实的、感性的生活 ,世界、存在被理解为不断生成和显现的过程 ,并以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我们应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 ,并从中领悟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内涵,关注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显现了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成全生命等一切为了生命的价值取向。在当下,面对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对生命主体的不尊重和漠视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需要在尊重主体的前提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教育真正成为润泽生命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论生命价值的道德支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完美结合。道德是生命提升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无论从中国传统生命理论还是西方生命哲学,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学说中,我们都能看到生命价值与道德的密切关系。道德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