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学科中专注于研究医疗、健康、生命问题的学科,以独特的生命科学体系,源于并不断丰富、滋养着自易学即已形成的中华民族生命伦理基本精神"生生之道"。并已此为源头活水,在健康问题、医疗实践和对生命本质、生命伦理的思考中,逐步延展出了以气一元论、阴阳法则解答生命起源、生命应然的"生生之理",以"尊生守仁"解说生命价值的"生生之德",以及遵循"天地之大德"而追求"生生之效"的天人合德生命境界,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生命伦理思想。辨析中医生命伦理思想之源,不仅能更好的理解中医生命伦理精神,以构建中医生命伦理学,并对探寻适于当今人类生存、发展之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孟子》中几个与生命相关的例子为根据,对儒家伦理思考问题进行讨论:首先,由"礼"(经)与"权"之辨/辩看儒家的原则与情境之思;其次,由"生"与"义"之辨/辩看儒家的超越道德观;再者,由"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见牛未见羊"看儒家的禽兽对待伦理;由此试图找出儒家的伦理思维逻辑。分析认为,儒家伦理也有类似西方哲学的原则性思考;儒家可得出一个基本伦理原则:"义"高于"人命","人命"高于"礼","礼"高于"禽兽之命";儒家并不关注禽兽之命的高下区分,禽兽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才是合宜对待的重点;只有"人"之存有,我必须以诚敬、真情实感面对他们;这就是"仁者,人也"、"仁也者,人也"的真义,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 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这种整体观念是以时间和空间纵横交错的变化来体现的。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所谓年、月、日、昼夜、四时等划分,源于太阳、地球、月亮、星辰之间的相互运动,从而产生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和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由于人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人体的生理病理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生理病理的变化,也决定了时间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之间的密切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自然与人体关系的朴素而精辟的结论,说明人居于天复地载、阴阳升降的“气交变”之中。日月星辰的往来,春夏秋冬的变迁,旦暮昼夜的更替,子午卯西的推移,人体的阴阳气血亦随之起伏波动。所谓“时间就是生命”,这不但说明人的生命随时间流逝而消亡,更说明时间的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由于祖国医学的时间观念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几千年  相似文献   

4.
阴阳精气说应用于古代医学之后,中医学即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人的生死,取决于阴阳二气的是否相互为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二气统一于人体,维系生命,则总而名之曰“人气”。“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具有丰富的生命伦理意蕴。《诗经》不仅被儒家奉为重要经典,事实上也是整体儒家生命伦理体系得以建构的重要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诗经》内蕴着“天道”在“生”的思想,将“天命”赋予“生”之德的内涵,是以天人共“生”的德性内容来诠释“生命”概念的。对人而言,生命之完善及其意义彰显即在于体悟和践行“生”之道,以“生德”涵养自身,这也是生命健康的根本保证。在现实的层面,《诗经》基于人的真实性情来突显生命的本真状态,并以“中和”之品格提示我们完善生命的根本方式,《诗经》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我们,养生的根本在于德性的修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处理现代生命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贵的原则贯穿于《黄帝内经》之中,奠定了其医德思想的基础。《黄帝内经》所说的"乐生"是追求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快乐、幸福感,它通过志闲少欲、精神内守等道德修养方式而获得。研究《黄帝内经》的贵人乐生生命伦理思想,有助于确立贵人的生命伦理原则,构建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周易》阴阳气论思想对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影响 ,认为“精气为物”思想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以阴阳论气思想对中医学“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 ,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成书于何时何人是学界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对《素问》用词特点进行研究,是推测其语言年代的又一路径。"戴眼"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其意义众说纷纭。从"戴眼"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同时代的相关词语的含义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推定"戴眼"为"眼珠偏向一方"之义。  相似文献   

10.
内丹学之丹法按其"阴阳"机理而言,可分为"三家",即自身阴阳、同类阴阳、虚空阴阳;又可分为"四派",即自身阴阳之清净丹法、同类阴阳之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虚空阴阳之虚无丹法,统称"三家四派".清净丹法,乃清心源、净气海,以自身之阴阳交合而成丹.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皆属同类阴阳交合成丹,彼家丹法以同类的异性之人为鼎器,故谓之男女双修;龙虎丹法则系三家相见,以人体化学补足破漏之躯,二八两弦之气并用,以匹配阴阳而成一斤之数.虚无丹法,是玄关窍开、元神呈现后,于虚空中把握阴阳,见性而后了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