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贺欢是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不俗:曾担任校论坛“南湖虫子”的版主、学校辩论协会会长、校辩论队成员、外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流利犀利的口才、丰富的活动组织能力、热门的专业,再加上帅气的外表,贺欢从来没担心过自己找不到好工作。  相似文献   

2.
清敏 《人力资本》2009,(5):40-41
2009年3月25日的《武汉晚报》报道了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贺欢的求职经历,大概内容是:从2008年9月至12月,5个多月内贺欢参加了近60场招聘会,投出近200份简历,但招聘人员大多只看了数秒钟就将其简历扔了回来,没有一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4,(Z3):50-57
"简历变身"来源于一次"读者面对面"活动。当被问到最想在杂志上看到哪方面的职业指导内容时,"请HR帮忙改简历"成了票选NO1。果然,当本刊在部分读者中发起这个活动时,收到的简历数远远超过了预期。有些学生甚至针对不同的岗位发来了两份简历,要求"变身"。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变身"或许是大家所期待的,"变身"的过程却是我们想呈现的。于是我们选择4份简历,邀请4位HR(人力资源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或进行批注,或完成修改,希望在批注、点评、修改后的简历中,有着同样需求的读者能与简历的主人一样获得启发,完成自己的简历"变身"……  相似文献   

4.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直接影响着求职成败。然而,不少求职者对简历不太重视,认为简历就是写自己的经历,"记流水账,没什么花头"。因此,在招聘现场,常会看到这样的简历:有的是从某招聘网站直接下载而来,网站的水印还留在上面;有的太"简"了,只写了时间、工作单位、岗位;有的则太长,基础岗位就描述了三页纸;还有的简历上用的照片是大头照,甚至有错别字……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后续的面试邀约几率,因为用人单位人事可以从一份简历中,看出求职者最基本的职业态度。试想哪家单位愿意录用一个连简历都马虎应付的人呢?  相似文献   

5.
一家公司的人事经理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短短一天时间里,公司邮箱就被"塞"进一千多份求职简历。面对铺天蓝地的简历,这位人事经理坦言,自己不可能仔细阅读每一份简历,于是在有限的时  相似文献   

6.
稻香 《今日南国》2013,(7):35-35
一、将“个人简历”换成个人姓名 建议求职者将简历上方的“个人简历”四个字换成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招聘者在挑选求职者进入下一轮笔试或面试时,经常会遇到人数不够的情况。他们不可能再重新从上千份简历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他们一般只会凭第一遍看简历时的印象进行筛选。如果求职者的简历上最明显的位置上写的是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而非毫无用处的“个人简历”四个字的话,人力资源主管就能轻松地记住该求职者的姓名,并找到他的简历。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读者:你们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27岁,公司招聘时是不是以"校招"为主?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你们的青睐?姚欣:"校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招聘方式,公司里的很多核心员工,都是通过"校招"招来的。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在挑选企业时,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这对刚刚进入社会的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也在挑选学生。有些学生简历写得越来越花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多数职场新人来说,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如何在简历中体现自己的"职业化"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小田就是这样一位职场新人,工作刚满一年的她,想通过跳槽换一个工作环境,但如何才能在简历中处理好较短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工作经历?为了凑数她不得不挖空心思、东拼西凑、尽可能地将自己在工作中做过的、学到的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写在简历中,她的简历格式套用了网上的下载模板。然面,这样的简历在网上投递及网上申请中总是石沉大海,看到别人一次次获得面试机会,小田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但又无从着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小田的简历是怎样的?其中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0 引论辩论,是甲乙双方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为了说服对方而在言语上的直接对抗。辩论分三类:第一类是日常辩论,即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辩论;第二类是专门辩论,即就特定议题,在专门场合下进行的辩论,如法庭辩论、联合国大会辩论、毕业答  相似文献   

1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身经百战的应届生们,自然不会放松对"简历"这块敲门砖的精雕细琢。虽然说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实际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多数面试官也不会仔细阅读你的简历,但毕竟简历决定着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招聘经验,给正处于求职调整期的毕业生们如下建议,希望大家在2015年的求职中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1.
表弟应聘     
正表弟从国外留学归来,到一家民营企业去应聘。人事经理问表弟:"你有什么专长?"表弟递过厚厚一叠简历,谦逊地回答:"经济管理学硕士,在美国读了五年书。"人事经理嘴里"嗯"着,快速翻阅着简历。这家民营企业刚刚起步,表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成就一家企业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又到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无疑是求职者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它决定着能否获得面试机会。不少求职者觉得自己的简历做的不错,但即使"海投"出去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本文中,一些企业资深HR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谈如何写出一份能吸引人眼球的简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找工作时,应聘者与招聘者见的“第一面”就是简历。一份简洁明了、清晰易读的简历会给未来的雇主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因为每天会收到大量的应聘申请,招聘者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应聘者的全貌,从而择优选用。因此,如何使自己的简历从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  相似文献   

14.
在猎头公司里,一般把求职者称为候选人。但凡被猎头列为候选人,就是基本符合单位要求的应聘者。求职就是推销自己。那么如何向企业推销自己呢?关键是要学会"秀"自己。"秀"经历经历是指你曾经做过些什么,一般在简历上有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两部分。有的人很重视,写得很具体;有的人不重视,就轻描淡写一番。其实企  相似文献   

15.
香港立法会辩论具备"辩论导入—辩论运行—辩论导出"的横向结构和包括可辩论性、实效性、正当性等基本范畴在内的多层次规制的纵向结构。理解香港立法会辩论制度不仅要从规则表面形塑其基本制度构造,还要明白其背后的权力配置与制约原理。香港立法会辩论制度的演变符合香港现代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其具体运作过度依赖立法会主席的自我规制,存在偏离香港立法会独特辩论价值定位的可能性,使该辩论在处理香港与中央、行政与立法、泛民派与建制派利益冲突问题上面临道德风险、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6.
墨子的辩论艺术是我国古代辩论科学的精华。他的辩论朴实无华,论证严密,说理清晰,讲科学,重实践。本文从"假"、"譬"、"援"、"止"、"推"五个方面来探讨墨子高超的辩论艺术。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广州恒大足球队在2013亚冠联赛中夺冠,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可是你不知道吧,他当初南下深圳求职应聘并不顺利。当初大学毕业,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工作。干了8年后,他当上了车间主任,可是不安分的心,催促着他南下深圳寻梦。这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家人都不同意,所以开始求职时他非常慎重,尤其在求职简历上他狠下了一番功夫,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好岗位,这第一步非常重要。许家印把自己关在屋里写简历,开始写了3页,觉得还不够全面,写到5页时,感觉有点意思了,可还是觉得不够分量,又加到10页,看着自己的"大作",他觉得这样还差不多。晚上睡觉时,许家印辗转难眠,想着未来,即激动又害怕,于是又想到了自己的简历,"还得加一些",要把自己的优点和成绩  相似文献   

18.
求职撒手锏     
荻秋 《可乐》2008,(3):53-53
公司准备招聘三名应届毕业生,收到一大堆简历。简历上吹得天花乱坠,负责人林乐漫无目的地翻着。突然,他"咦"了一声。旁边几人凑过来  相似文献   

19.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5):2-2
求职"微简历"悄然流行 只要在微博上搜索求职、求实习等相关字样,就能找到一连串的信息,其中既有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也有求职者打出的求职信息。职业指导专家认为,"微简历"随着微博应运而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旧式简历繁杂冗长的弊端,言简意赅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易引起招聘单位的关注,但微博求职也要注意验证信息真实性,防求职陷阱。  相似文献   

20.
战略篇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接触",其对于求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招聘信息的发布可能会吸引上千份的求职简历,然而这其中能得到他们眷顾的最多只有20%。简历的淘汰率非常之高!职场如战场,求职就是一场战争,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占领成功制高点,简历就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制作简历,在战略上我们要认真准备,恪守原则;在战术上我们要注意包装,强化细节,如此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