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国土资源部2004年出台《工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于2008年进行修订。控制指标是对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指标下发实施几年来,在合理供应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工业项目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谁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继续发展提供土地?是农村。更具体一点,是农民。通过改变农村土地原有用地性质来支持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这个过程,本质上则是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3.
建设用地减量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通过限制用地类型来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实现城市的精明增长.上海已进入城市“逆生长”和有机更新阶段,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将倒逼城市的发展转型.建设用地减量化将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土地政策创新,开启了土地快速城市化之路,然而率先冲破僵硬体制的深圳也较早遇到了土地问题的羁绊。文章首先根据深圳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将深圳土地城市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及城市发展瓶颈阶段。其次梳理了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土地问题: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历史遗留问题突出及违法建筑的困扰等。最后针对产生的土地问题,认为有效盘活历史用地及挖潜存量土地是深圳破除城市发展障碍的关键,并在明晰土地产权、优化土地格局及土地立体化探索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雷 《科学发展》2013,(9):86-92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衣民的基本权利。上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应以改革的举措创新、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强农民基本权益的物权化保障,真正让农民共享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詹水芳  齐峰 《科学发展》2014,(2):105-112
上海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是:通过有序流转承包农用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集中经营;通过归并、整理农民宅基地,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有序开发、规范利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为此,上海要抓紧开展确权登记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宅基地归并和土地整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完善"征地留地""征地留房"等补偿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人们普遍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和有效保护耕地,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创新相关制度,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创新应从正确处理确定流转范围和条件、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完善收益分配体系、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和规范管理程序等几个问题人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世贸规则的要求,在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  相似文献   

8.
当前,上海建设用地规模趋于极限,且具粗放利用特征,结构不尽合理,产出效率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城市规划理念尚有欠缺,土地使用制度不尽完善。面对土地资源的硬约束,上海要打造服务型和宜居型国际大都市,必须通过转型发展和制度创新来提升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通过提升产业能级、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创新土地使用制度、适度控制人口规模等方式来逐步缓解上海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保持城市生态和谐,实现上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在农地流转、土地征收以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强化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初步建立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护了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利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第四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围绕提高建设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郊区人口持续导入,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提高;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深化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变;新城和小城镇等城乡统筹载体建设有待加强。上海城乡统筹发展要牢牢把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内涵,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前提,以加快新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土地管理、集体产权、社会管理制度改革为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方式、优化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2014,(2):84-94
上海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农村承包地流转方面:要加强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加强扶持,构建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规则,形成机制保障。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面:要真正实施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要正确处理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要制定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类标准,控制用地总量;要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政策;要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清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在农村宅基地置换、退出方面:要建立农民宅基地分配、使用、置换、流转、收回政策体系;要采取限制措施,严控宅基地的新增趋势;要采取滚动发展模式,解决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onset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China’s land resources—rather than capital,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have become the lead limiting factor in constraining economic growth.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CURCL) can be a very effective means for reducing conflict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 protecti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s of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the CURCL process. The reasons why the interests of legitimated stakeholders were encroached upon a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legitimated stakeholders are proposed. Ambiguously defined property rights for owners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unclear conception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overlap of power and interest among multiple levels of authority are the reasons why legitimated stakeholders’ interests were encroached upon. Legitimizing construction land ownership clearly, better defining the multiple conceptions of public interest, opening up express channels for express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clarifying governments’ functions in land interest adjustment ar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legitimated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农民进城务工常态化,其随迁子女城市入学问题随之产生。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沿袭的城乡二元分割文化体系及其以等级意识进行身份界定的社会心理支撑,使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存在制度障碍及跨文化适应障碍。开展社会机制建设,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身份歧视,实现文化调试(跨文化适应)与文明融合,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与社区适应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杨华 《科学发展》2013,(5):28-32,23
当前,浦东集体建设用地低效、闲置和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资产价值尚未真正体现,尤其是乡镇工业用地聚集度低,布局分散,点多规模小,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工业产出率不高,厂房、场地闲置严重。通过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实施土地二次开发,可以有效利用存量用地,盘活土地资源。要通过确权登记发证,进一步理清产权界限,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能重叠;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利益;加快相关财政体制衔接.保障流转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6.
许庆 《科学发展》2013,(2):24-27
在对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区大样本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的现状以及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首先要提高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使农民利益得到合理照顾;再次要加强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要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在就业收入、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教育、户籍以及其他方面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制度创新,是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等省市的实践总结和比较分析,系统地梳理我国推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瓶颈和对策建议,以资引起各界对这一"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周国平  徐诤  王丹 《科学发展》2013,(11):39-43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国城市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这一制度已与城乡一体化、资源集约利用之间产生较大矛盾。进行农村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当前推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宅基地数量、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兼顾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