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今的全球经济中,金融体系运行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众多金融自由创新倡导者坚持金融创新能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自从美国次级贷款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各国后,大家开始反思金融体系监管问题,美国更是在近期颁布了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以限制银行业从事高风险业务。我国对于金融体系的建设又将何去何从呢?本文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分析大背景,从准公共产品的角度对金融体系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最佳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而金融自由化则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开始了以放松金融管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其宏观经济改革战略的一部分,它力图通过自由化、现代化、提高透明度以及加强风险监管来提高金融中介效率。中东金融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体系自由化和开放资本市场。中东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但在金融效率、深度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回望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真可谓是千言万语道不尽。一方面,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全球范围内暗潮涌动。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遭遇了肆虐的欧债危机的当头一棒。还算得上是一枝独秀的中国经济,也被这股突如其来的风险搞得人心惶惶。另一方面,年初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遭到了宏观调控的横向拦截。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让经济增速进入了下行通道,"二次探底"的说法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为了应对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美国总统小布什以及随后的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揽子救市计划,其中包括:减免税收、放松金融信贷、发债救市、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拯救两房、动用巨额资金购买金融机构股权、寻求国际援助、加强监管以及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等等. 客观上讲,这一系列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国经济在全世界率先复苏;但与此同时,也给全球经济的长久持续发展埋下了危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以来至2008年9月底,在国外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大小非解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下跌近70%,为近几十年世界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所罕见。中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财富效应已经凸现,股市的波动已经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显著影响,股市的大幅下跌也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行为、投资活动和整个经济的增长,同时,股票市场的波动还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而影响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实际操作效果。为进一步推进中国股市改革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大小非减持的交易机制和相关政策,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结构,加强监管,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业主要的参与者,牵连着全球经济。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影子银行也迅速发展,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新的思考。中国影子银行过去数年间急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输送但背后也暴露出明显的金融问题。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国影子银行风险以及监管策略,促进中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何抵御风险,度过难关是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无锡锐丰五金有限公司为例,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企业有效地规避、防范、抵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朱景丽  潘景霞 《职业》2011,(26):125-12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打击。受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压力陡增。全球性金融危机还未消除,各大高校扩招政策又相继出台。因此,技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现象,有关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技工荒”“高级技工荒”。  相似文献   

9.
就在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关键时期,澳大利亚央行意外宣布加息引起关注。不过,这一举动目前并未引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效仿,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先后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均对未来通胀表示了一定担忧。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触底恢复阶段,面对近期复苏与远期通胀的矛盾,政策走向正进入敏感期,不确定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0.
王君 《城市》2009,(5):43-4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正加大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通过接管破产金融机构、增加国家信用担保力度、扩大政府投资规模等诸多手段,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破坏程度,增强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力促各国经济尽快摆脱危机带来的影响,恢复经济增长。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很多经济学家和企业界人士的预计,透过金融危机中一个个幻灭的泡沫,我们能对企业在市场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有一个更警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与挑战之后,当前全球经济开始出现积极向好的局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外部冲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政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干扰,为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师超 《现代妇女》2013,(12):239-239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再以控制进口商品数量为主,而是调整了政策导向,打着维护劳动者利益、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知识产权、应对金融危机的旗号行保护贸易之实。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破坏了全球经济的平衡.同时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制造了新的障碍。中国针对此种情势应正确估计和认识今后对外贸易发展中即将面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障碍。在推进自由贸易同时重视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引导,重视发展高新技术生产力,培植自身新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方亮 《公关世界》2009,(1):36-37
2008年华尔街次贷危机爆发.最终演变为全球经济危局,无疑,作为金融危机后的第一年,2009年将是关键的一年,是继续在冒寒前进,还是努力扭转乾坤,化危为机迎来经济的春天?各国政府正全力以赴,而中国政府也于2008年做出了4万亿元财政货币投资安排用于拉动经济,扩大内需,中国各地市也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地市领导的观念与当地政府所推出的政策势必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中国的前途。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治理的缺陷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和扩散的原因之一,虽然在危机之后,全球金融治理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最近全球股市大幅震动,受到关联储加息的影响,大量资金从发展中国家流出造成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这说明,全球金融治理仍需要进一步改革.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之中,一方面经济下滑压力很大,需要稳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而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及管理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以及社会冲突、贸易摩擦等频繁发生,加之国内政策的调整变化以及企业基础信用管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外贸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出口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呈现新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有所分化,新兴经济体面临困境;全球贸易投资在恢复性增长中继续格局调整,须关注超大区域集团的主导力量;长期低利率下蕴含的金融风险仍在积蓄,大宗商品市场进入调整期,部分发达经济体面临通缩风险;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后QE时代”全球流动性收缩可能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17.
结构调整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改革的主题。但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政策重点不得不转移到应对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结构调整势必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结构转型也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着中国内部结构调整,而内部结构调整也必须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情况下,对中国的调整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央行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以中国特色的"定向宽松政策",坚决反击美国及其盟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避免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也造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动荡和下跌.5年时间过去了,美国股市已经恢复并接近前期高点,而中国股市还在屡创新低.  相似文献   

19.
许晶华 《城市观察》2009,1(1):117-125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沉重打击,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本文针对《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增长转型三个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并对所实施的政策进行了评论,提出了通过创新的路径选择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应该放松,即结合总量和结构大规模地减税,尤其要降低流转税、增值税。中国经济改革要注意5个方面:要金融改革成功,须关注配套改革;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须关注金融配套改革;要避免金融危机,须关注金融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须关注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要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