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夷陵之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陵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长期以来,从《三国演义》上知道它的不少,但从历史角度研究的却不多,似乎无疑点可探了。这种状况近年才有所改变。笔者现参照史料,也谈谈浅见,请专家、读者指正。一、双方参战兵力和“以少胜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与《隆中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刘备在襄阳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咨询以当时之事,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以后,刘备集团沿着《隆中对》的路线,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后世对此评价很高。唐人尚驰在《诸葛武侯庙碑铭序》中说:“汉代之季,天下不得不三分,盖有由矣。曹氏挟王之威重,孙氏借父兄之余业,刘氏独阶尺土,开国于亡命行旅之间,天赞一武候,即鼎足之势均也。”裴度在《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中也说:“三顾而  相似文献   

3.
张杰 《理论界》2011,(9):104-107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重要的战役,它标志着三国鼎立的最终形成。在面临曹魏这一共同强敌威胁的情况下,本应结成同盟的吴蜀两国却对荆州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并爆发了大规模战争。这说明维持同盟稳定,同盟内部也需要实现力量均衡。同盟内部权力分配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到同盟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试论秦拔郢之战——兼探夷陵之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郢之战在楚国历史上是很关键的一战,过去有楚“都郢而强,去郢而亡”的说法。楚郢都被秦占领以后,楚也的确由强盛走向衰落了。有关文献对拔郢之战的记载都非常简略,扼要摘录如下: 《战国策·秦策四》:“(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徙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 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正因这些记载非常简略,过去一些史家也就把拔郢之战看得很简单,好像白起占领鄢、邓之后,向郢一进攻,楚国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即往东北逃窜。细审各种史料以及  相似文献   

5.
《隆中对》向为人们所称道。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对它更是推祟备至。薛国中同志认为,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后,刘备集团便“沿着《隆中对》的路线,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吴洁生同志也说《隆中对》被刘备用为建国方略。对于《隆中对》,更多的同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业师张大可教授认为它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相似文献   

6.
《隆中对》研究概述彭建平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在襄阳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咨询以当时之事,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是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遇的产物,也是诸葛亮一生事业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7.
《长平之战》(靳生禾谢鸿喜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读后,觉得有身临其境之感。此书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对这一战役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的研究及有理有据的分析。作者列举史科,兼容并收,然后逐一比较、分析,指出了哪些材料是可靠的,哪些则是有疑问的,...  相似文献   

8.
《隆中对》与三国前期战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隆中对》的提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向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县西)的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孔明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在《对策》中,诸葛亮首先分析了形势。指出:主要对手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己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至于可供发展的地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而“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接着,他提出具体的战略计划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相似文献   

9.
光绪十年闰五月(1884年6月)发生的中法观音桥之战,是中法战争前期的一个重要冲突事件,影响重大。历来史学界对这次战事评价不一,现根据研究所得的体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北宁战胜后,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法国政府和军队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以内阁总理兼外交部长茹费理为首的一派,过高地估计了法军战胜的意义,过低地估计中国政府及军队的抵抗意志,因而主张乘胜吞并全越,进而染指中国。而以东京远征军总司令米乐将军为首的一些军人,则主张分两步走:即先巩固北宁战胜的成果,完成吞并全越的任务,在此之前,应把中…  相似文献   

10.
近读裴传永《〈隆中对〉别论》一文(载《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以下简称《别论》),觉文章观点和立论角度颇为新颖,但我认为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陈管见,与裴传永同志讨论。 一 《别论》认为,《隆中对》“既非刘备集团的行动纲领”,刘备集团也并未沿着《隆中对》的路  相似文献   

11.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关于“滑”的解释,有两种: (一)刘盼遂《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注“滑”说:“国名,……在今河南偃师县府店镇北。”(北京师院《古代散文选注》上册说同)  相似文献   

12.
<正> 《隆中对》使诸葛亮赢得了世世代代的仰慕和赞颂。归纳起来,它的基本设想可以分为两点:第一,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提出了三国分立的思想;第二,规划了刘备集团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为核心内容,北伐曹魏、兴复汉室为奋斗目标的立国大计。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历史上影响巨大,既关系到三国的兴亡,又关系到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故后人对其议论甚多,近年来不少学者还提出了新的见解。笔者认为在《隆中对》研究上,必须以确凿的史料为依据,以不偏不倚,求实认真的态度进行全面深入的钻研,才能识其庐山真面目,还历史人物的本来。下面就谈谈个人《隆中对》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并与同志们商榷之。  相似文献   

14.
《隆中对》、这篇文章选自晋朝陈寿所撰《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本文内容主要是:叙述刘备于公元207年屯军新野,在徐庶的推荐下,三顾草庐,亲自拜访杰出谋士诸葛亮,并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纵谈天下大势,为刘备指出联吴抗曹的斗争策略。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在这部分,作者着重介绍诸葛亮的生活、爱好及他的才干。他隐居隆中,躬耕陇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好为《梁父吟》、常抒发感慨不平的情绪。他有出众的才能,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常自比于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管仲和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乐毅,但是他的才华并未被世人所了  相似文献   

15.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恢复汉室谋划天下的战略总决策,其核心是跨有荆、益二州,鼎立而三,待天下有变,则分兵两路,从宛、洛和秦川北定中原.但兵出秦川未能将汉中列入进兵基地战略的高度,因而在刘备事业进程中未能及早占有汉中,又过分重视荆州,所以失荆州之后蜀汉集团没有及时地调整战略,反而是孤注一掷与吴交兵,结果造成了夷陵之战的更大惨败.至此诸葛亮才迫不得已实施法正"蚕食雍、凉,广拓境土"的兵出陇右战略,结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而客观地暴露出<隆中对>战略决策中的一着失棋.  相似文献   

16.
涿鹿之战与华夏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涿鹿之战与华夏集团李绍连(河南省社科院历史所)根据历史传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与尤战于涿鹿之野①。由于阪泉和涿鹿两地地望相近,均在今豚鹿县一带,故两战役可合称为涿鹿之战。那么,涿鹿之战是何性质?它对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笔者试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西沙军民,踏平南海的惊涛骇浪,以他们满腔的热血和威严的火炮,为我们譜写了一部光辉的战史。这部战史,“全世界,齐注目”,豪情似烈火,字字如钢铁。张永枚同志怀着对西沙英雄们的无限崇敬和热爱,投入“炮声隆,战云飞”的西沙战场,为我们发来一张胜利的战报,唱出一部英雄的诗篇。读着《西沙之战》,我们的心潮随着南海的波涛而起伏;我们的视线被引向那美丽富饶的西沙。只见在南海汹涌的浪尖  相似文献   

18.
李凤琴 《阴山学刊》2005,18(4):18-23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日益尖锐,对日和战问题成为时论争议的热点,至山海关事变爆发,长城抗战失利,平津危急,和战问题,面临抉择。此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保全平津,赢得应付全面战争的时间,决定对日采取有限度的妥协,《塘沽协定》就是这一绥靖政策的产物,黄郛则是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相似文献   

19.
夔门之战     
爆破、发掘、搬迁、第一,都是一些刺激人感官的字眼. 这些字眼让司空见惯的荒凉再也无法保持沉默. 这些字眼让普通的存在变得有价值起来,无人问津的石块、不屑一顾的下力汉也成了焦点.  相似文献   

20.
新旧之战     
父亲和母亲都是吃过苦的一代人,到老了儿女们都很孝敬,这个给钱那个给物,老两口的物质生活不再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们能够相濡以沫,可没想到日子宽裕起来,却好像一下子不会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