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化教育已经离不开多媒体,电化教育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起到有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电化教育有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输入给学生的形、声、色、情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综合英语篇章教学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我国外语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学专业视听课融图像、声音、情景为一体的整体直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拟就外语专业综合英语篇章教学多媒体运用研究方面的问题与专家和同仁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3.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向常规的电化教育手段提出了挑战。常规的电教手段如幻灯投影提供静止图像,录音提供音响,录像提供活动图像及音响,而多媒体计算机将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和符号、语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师范院校系统开设《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概论》等电教课程,已近十年之久。它大面积、高效率、又比较系统地传播了电化教育基础知识,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师范院校(含中等师范学校),先后开设了电化教育公共课,有些院校还创办了电化教育专业系,或举办了电化教育专业短训班,函授班等。为了使已取得的成绩得到巩固,我就电化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点认识。一、关于电教教材建设问题对电化教育学科来说,主要有两种教材:一类是电教软件,诸如幻灯片、投影片、电影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化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论述了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名”,电化教育的“事”,电化教育何去何从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主要观点是:尊重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借鉴西方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集中精力搞好电化教育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论高等师范院校的电化教育管理姜云西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管理是按照高师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对电化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活动。高等师范院校的电化教育管理性质是由其电化教育任务及特点决定的。一、高师电化教育的任务及特点在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的任...  相似文献   

8.
从电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使用电教媒体,可提高质量和效率。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电教媒体的特性,才能合理选用,灵活替换。而集中各种媒体的长处,采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无疑是好的途径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简讯     
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于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进行了现场决赛。我省通过第二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推选出来的30件作品共摘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4个优秀奖,省电化教育馆同时获得最佳组织奖,取得了我省参加此项教师信息技术最高水平赛事的最优成绩。在紧张激烈的决赛现场,我省4位参赛老师由于赛前的充分准备与现场精彩发挥,获得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其中,福州一中黄剑芳老师《常见晶体与分子互动式三维模型》与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在学习借鉴国外教育技术理论与经验的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界围绕着电化教育的概念、本质、更改名称、学科体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促进和加快了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日趋成熟。本文试图从总体上把握我国电化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概况,并努力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和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一些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比较中美两国教育技术发展情况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电化教育在中小学发展的取向模糊;实施电化教育的目标不甚明确和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政策也比较模糊等问题,并指出在我国实施电化教育,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当代课程的改革观、新的电化教育的质量观和努力做好融合、渗透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电化教育起源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期发展、停滞和迅速发展是整个阶段。其中,1978年到1986年,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它的振兴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变革。 电化教育是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正确认识和对待电化教育在我国教育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对落实我国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13.
电化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发展多功能储存、传递声像教育信息的媒体 ,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控制教育过程的信息 ,以取得最优教育效果。它是传统教学的补充与完善。电化教育教材是利用电教媒体将传统教材的文字符号形声化。高校教育中有部分教师重视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 ,轻视幻灯投影 ,对电教媒体的特性和功用缺乏全面的认识。故为了充分发挥各电教媒体功用 ,以取得最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本人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的应用 ,将电教媒体的特点与选用原则作一阐述。电教媒体有光学媒体 (幻灯投影机、计算机辅…  相似文献   

14.
国家对电化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曾用法律条文作过多次指示,从《九年义务教育法》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有过专门条款论述,如“纲要”第13条就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就确定了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前年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对电化教育阐述的更加具体,第66条专门论述了电化教育,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和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国家把发展电化教育用法律形式作出了规定,上升为政府行为,把发展电化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这充分表明政府对发展电教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决心。发展电化教育任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特别是由高师教育来承担,高师是培养教师的,只有高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掌握广播、电视、电教的理论和技能,才能为我国普及、提高电化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师开设电教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了。 一、适应当前教改潮流,电教课势在必设 1. 当前教育本身的特点与电化教育:20世纪教育的本身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信息量大幅度  相似文献   

15.
电化教育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现代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电视教学片属电化教育的软件范畴。随着电化教育的迅猛发展,电视教学片以其独特的形声性、可视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多媒体已是在各科教学中使用或开始使用的电化教育手段,它具有诸多的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点。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学教学应用具有以下优势: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动机和兴趣;加快、加深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动物学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校中电教中心的电视教材的使用情况的分析 ,说明了虽然多媒体微机大量应用于教育技术 (即电化教育 ) ,但受财力和人力的制约 ,短时间内难以大量开展 ,而作为传统的视听授课方式 ,由于使用方便 ,又有过去电视教材建设和播放设备的基础 ,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所以不应被冷落、忽视 ,而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自1978年全国性地开展电化教育以来,湖北省学校电教试点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电化教育在整个教育的范畴中,仅仅是一个分支。为保证电化教育在我省顺利地发展,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先后批准了19所学校作为电化教育试点单位,其中中等师范学校4所,普通中学3所,小学12所。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学校在电教工作方面涌现出一些好的作法,总结  相似文献   

19.
就电化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迎接市场经济浪潮的挑战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电化教育应在立足教育 ,提高素质 ,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走自我生存 ,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讨论电教与经济的关系 ,提出了电化教育要面向市场并进入市场 ,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更新电化教育观念 ,并通过分析电教目前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正在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技术。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认为“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电化教育发展的事实证明了它是“教育而向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在人才培养上已发挥其独特优势。本文仅就电化教育在职业大学所起的作用,略作评介,以期在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一、电化教育是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职业大学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注意培养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做到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电化教育是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