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真没有想到,一首歌会有那么大神奇效应,她可以伴随很多人的一生,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徵。这说的是《克拉玛依之歌。50年代,当克拉玛依油田刚开发不久,大批青年在《克拉玛依之歌》感召下,纷纷奔向新疆。一个满脸稚气的青年就是钻在拉油的主罐车里,哼著“克拉玛依我多么喜欢你”到克拉玛依当了一名石油工人。60年代,在“文革”中,一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老地质学家在“牛棚”*常常拿出口琴吹奏《克拉玛依之歌》。关押他的人突然进来,老地质学家惺惚地停止了琴声,这个人却挨过来:“你吹得其好听,从今天起我跟你把这支歌…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喜欢我?”她总是爱问这个问题,从春天问到夏天,从秋天问到冬天。而无论在哪个季节,他的笑容都温柔得如同从树荫洒落的阳光。“因为我从小就喜欢你啊。”“那……会不会是因为你没有跟别的女孩子交往过。如果你接触更多女孩子的话,会不会忽然发现其实你喜欢的并不是我?”她担心得脸都皱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总是感到许多事情没什么可说的。比如在写自己喜欢什么的时候只是笼统地说“我喜欢”,而不会说为什么喜欢和喜欢什么,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枯乏味。下面是一篇名为《我喜欢》的作文片段:我喜欢冬天。冬天是最好的季节。拿着糖葫芦去打雪仗,没人说你是贪玩的馋(  相似文献   

4.
我叫不叫     
我是一条京巴狗,是在四个月大的时候被现在的女主人由乡下带到城里来的。女主人对我极为宠爱,不过邻居家的大黑狗却对我说:“别看她现在喜欢你,时间一长,她说不定就把你给扔了。”“我只要能讨她喜欢,听她的话就行了。”那之后,我更是处处刻意讨女主人的喜欢。现在,她不管到哪儿,都乐意带着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深深地爱著你,这多情的土地……”就像歌中唱的那样,黑龙江哈尔滨土地管理局局长杨学春深情地眷恋著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几十年黑土地上的奋斗,造就了他黝黑的皮肤,爽朗的笑声和那说一不二的脾气,十足东北人的味道。而他开口说话,*浓的乡音中淡淡地蕴含著一派杏花春雨的江南情致。另一片温润沃土的阳与,在他举手投足的干练和谋划方略的周祥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到东北,是那一个时代年轻梦想中最绚丽的一个。从全国各种红土地、黄土地、白土地上哺育出来的蓬蓬勃勃的年轻生命,义无反顾地走向北上2旅,从江南人到东北人的“换位…  相似文献   

6.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是啊,这痛是范仲淹以水沃面的艰辛,是文天祥不能驰骋疆场的遗憾,是司马迁不能像男人一样站立的痛苦,是李白四处漂泊的孤独,是你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砺……你能读懂泰戈尔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况味吗?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有过“痛”的亲身经历,那或许是一次误会,一次委屈,一次受伤,一次打击;也许你有过关于“痛”的深沉思考与独特感悟……请以“生命中的痛与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相似文献   

7.
呱呱 《北京纪事》2013,(7):24-27
2012年冬季,北京的天气格外寒冷,但一首歌曲却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这个冬天最温柔的阳光,把我们影子拉得好长。好……”这是“馒头”写给妻子橙子的歌,你挽着我的手偷偷地笑了,说还能活着真在歌曲的背后,是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一直很喜欢孙燕姿的这首《我的故事,你的歌》,喜欢歌词中透露出来的淡淡的迷茫与忧伤,喜欢那句“我却在离家好远的地方”。不是遮风避雨的那个家,而是一个心灵的出口,那个可以坦然地赤裸着心,永远没有伤口的地方。然而它太过于虚幻,如同杜撰的光影,在看不见的角落中摇晃,时而又熄灭了。孤独的感觉由此而蔓延,它强有力的根须深深地刺人心中,用黯淡的叶片覆盖了本来的鲜红。  相似文献   

9.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形象比喻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被狗咬伤了,他赶快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医生指着伤口问他:“这是怎么弄的?”外国人不知道中文“咬”怎么说,就解释道:“一只狗在我腿上吃饭了。”杀鸡从前有个性急的人,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准备杀一只公鸡款待。可那公鸡被他用竹竿一赶,就飞上了房顶,怎么也捉不到。他一气之下,把家里所养的母鸡全部杀了,指着房顶的公鸡忿忿地骂道:“你不让我杀,那我就让你打一辈子光棍。”宰予昼寝一位老师喜欢白天睡觉。学生有意拿课文去问“宰予昼寝”的意思怎样解释。老师回答说:“我不讲,你就不晓得…  相似文献   

10.
造句要具体     
一次,为区别“喜欢”与“欢喜”的用法,小强同学就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欢喜——我今天很欢喜。喜欢——我喜欢家中的小花猫。王老师看见了,指着第一个句子问小强:“你今天为什么欢喜?”“因为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运动鞋,当时我欢喜得跳了起来。”“好,这才说明你是真的欢喜。我们继续讨论——你为什么喜欢小花猫?”“它会抓老鼠。还有,我每次回家,它都迎接我呢。”“那你又怎么样喜欢它?”“每次吃饭都要赏它一块鱼、肉什么的。”“好,现在你能把‘喜欢’这个句子重新说说吗?”“我家的小花猫不仅会抓老鼠,而且我每次回家,它还迎接我呢。我特…  相似文献   

11.
《箭与歌》欣赏王湘云箭与歌我往长空射支箭,它落于何处,我却没看见;因为,箭行如飞,我的目力怎能赶得上这如飞的箭。我对长空哼支歌,它飘向何处,我却无法揣测,因为,谁的目光如此敏锐能跟踪这飘扬的歌?许久许久之后,在一棵橡树上我发现了那支箭,仍未折断;还有...  相似文献   

12.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樱,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首楚民谣《孺子歌》的吟哦之声,在浩瀚的楚天之交,回荡了千馀年。如今,拂去岁月的尘封丝罩,我们才发现,它的枭枭余音,在云雾飘渺的武当山下的一个质朴的小山村,依旧绵绵不绝。在这个几年前还与外界仅通一洞的山村伍家沟,居然还保存著活化石般的楚文化的积淀层。它不但保留著楚文化的一些古老的生活习俗,古老的图腾崇拜,遢保留著数以百万言的口头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面对著这座包含著荒古的思绪,闪烁著古老文明的民间“金矿”,人们震惊了。这一震惊,惊动了县、市、省的…  相似文献   

13.
你从执雪的冬天 从繁卒的城市一隅 带着浓郁的谬芳 款欺向我们走来 这没馨缓援扩徽 我们婚渴笙和幢保 从一硕心句另一领心 传递,象一舌未之歌 你的根深往于泥土 农舍 于乡村的原野 在这个浮毕的甘界里 信任,使我们心手相牵 我坚信,即使沦海化作蔡田 你的承诺永俘不变 让我们相钓于 另一个徒放式翁的季节 我编仁我的未来 你聆听次多的喝今相识,在去年的冬天——为《小康生活》一周年@赵岩~~  相似文献   

14.
老公的口袋     
胡茂全 《社区》2012,(15):64-64
老公的口袋以前叫“男友的口袋”,在那初恋的季节里,男友干净的口袋里总装着神秘,藏着惊喜。 男友的口袋就如潘多拉魔盒,凡是我喜欢吃的,喜欢看的,喜欢听的,朱古力、情人梅、口香糖、爆米花,电影票、音乐票、演唱会门票,S·H·E和F4的新版歌碟,应有尽有。金色的夕阳下,浪漫的草地上,我靠着男友坚实的后背,嚼着口香糖,懒懒地倾听MP4里播放的爱情主旋律,甜蜜而悠长。那时,男友的口袋里装满了深爱。  相似文献   

15.
记忆中的雪     
冬天如若没有雪花,那整个冬天就会遍地瘦削与苍凉。早砦时候读《诗经》,其《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4i能自拔的忧伤境地。在性情中人眼里,雪足婉约之物,脆弱得捏它一把肯定满掌盈泪。  相似文献   

16.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18.
你感动不了黑哈也无法走出黑暗无边的黑暗围困你向你张牙舞爪你只能捧起那玉盘投进天下第二泉于是,你让我们听见二胡的内外弦_卜浅浅的金属光泽顺着一棵古松而起最后掺入泉的歌哭让它拥有无尽的哀婉柔情是什么让我的心如此恬静这一刻.我必须远远端详那迷离如幻的背乐承受天籁的均匀呼吸不能凭栏而望黑暗中.你以宁静之态捧把泉水擦亮月光守护且用一生的怜爱(摘自武汉大学艺术系《洛伽听《二泉映月》@陈郧~~  相似文献   

19.
“呼——呼——”北风呼啸着,一丝不苟地顺着我的脖子钻进我那瘦小而颤抖的肌体,我直不起身来,麻木了,蜷缩着身体想保存那仅剩的一点点热量,但还是无法抗拒那刺痛的寒冷!我讨厌冬天。冬天里,万事万物都沉睡了,缩紧了手脚,保持能量,不愿伸出来;我们在寂寞中消磨时光,没有心境尽情游戏,变得懒散拖拉。我不由得对春天产生了向往之情,来到野外寻觅春天。  相似文献   

20.
我早就读过尹西农的不少佳作,如《秦公一号大墓之谜》、《负重旋转的地球》、《迷人的“蝴蝶”》、《猫耳洞旋风》等等,可惜无缘结识。后来,总算结识他了。那是1987年冬天,在北京至成都的8次特快列车上--一位精神矍铄的慈祥老人,放下手里一本《十月》,转身去打开水。回来却发现对面一位高鼻小伙正在有滋有味地读那本杂志--《十月》。老人嚓地夺过来:“我还没看完,你咋就拿跑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