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以来,国内的一些报纸、电台,都以醒目的标题刊登或转播过一条新闻:中、澳、苏三国的史学家联合研究发现,今甘肃永昌县境有一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骊靬。说:公元前54年一支庞大的罗马军队东向攻打安息,次年,该支军队在卡莱战斗中被安息军队打败,残部数千突围东逃。此后这支残军便从西方史料中消声匿迹了。他们下落何处,成了千古之谜。据说经三国学者研究发现,这支消声匿迹了的罗马残军,在中国史料中于公元前36年又出现在康居,帮助匈奴郅支单于守城,对抗汉朝西域都护统领的讨伐大军。结果郅支失败,汉军“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其中就有不少罗马残军。为了安置这些罗马残军,西汉政府遂在今永昌县境设置了骊靬城。  相似文献   

2.
西汉时期,在西域发生了三次著名的矫制事件。本始三年,常惠擅自征兵攻龟兹,宣帝为抑制霍光势力,未赏罚常惠。元康元年,冯奉世矫制发兵平定莎车。因儒生势力的牵制,冯奉世未封侯。建昭三年,陈汤矫制发兵诛杀郅支单于。此时保守势力占统治,使陈汤最终被免为庶人。他们三人建奇功于异域,却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对这三次矫制事件的分析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把握西汉的西域政策。  相似文献   

3.
从洛阳出土的西域鄯乾、鄯月光和于仙姬墓志可知:北魏王朝使鄯善王"世君西夏",任鄯乾为"辅国将军城门校尉"和"征虏将军安定内史"诸职。于阗国主女于仙姬远嫁文成皇帝,居魏宫七十余年,死后陪葬"西陵"。车师前部王长子与其妻鄯月光流寓洛阳,死葬北邙。这些正是北魏时期西域诸国"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万有余家"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4.
车师是西域北道的重要国家,在维护西域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西汉武帝与宣帝时期,汉与匈奴五争车师,宣帝神爵年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归降,车师随之内属,元帝时西汉在车师设立戊己校尉,保证了汉对车师的监护。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汉与车师保持了密切的往来关系。20世纪出土的西北汉简中有一些关于西汉与车师交往的简文,反映出西汉与车师交往的广泛与深刻。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3):13-19
汉代司隶校尉的选拔标准主要有两条:功劳标准和"材器标准"。到了东汉有所变化,出现原三公转任司隶校尉的特殊情况,而且个人声誉成为司隶校尉选拔过程中极为看重的一点。在以人治为主的汉代社会,司隶校尉的这种选拔标准相对于预期目的来说,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问题随之出现,一个突出表现是司隶校尉的选拔范围有缩小的趋势并日渐集中在尚书台的官员身上,这一点虽有重视司隶校尉的一面,但其消极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两汉统治者苦心经营的司隶校尉担当者的公众形象,从而与其设置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6.
(一) 佛经翻译文学 汉明帝时西域僧摄摩腾、竺法兰始来中国,并开始翻译佛经。继之者,桓灵时代的西域僧安世高、支谶及最早的中国译者严弗调等。三国时重要的译者有西域僧支谦、康僧会等。西晋时有竺法护。及晋室南渡,译经事业达到了极盛时期,著名的译者有晋宋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域都护”的论者,大有人在,通观论证,基本类同,所引史料,或长或短,均出《汉书·郑吉传》和《汉书·两域传序》。现把这两段史料,比较详细的予以摘引。《汉书·郑吉传》说:“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神爵中,匈奴乖乱,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吉相闻。吉发渠黎、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上嘉其功效,乃下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  相似文献   

8.
大宛是古代西域诸国之一,是中亚战马的著名产地。日古以来就与中国内地有密切联系。下面仅就大宛北鄙问题谈一点看法。《册府元龟》载:“石国,唐显庆三年,列其地为大宛府”①。唐朝政府在石国设都督府之所以定名为“大宛”,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唐人杜环《经行记》云:石国之“国城一名赭支,一名大宛”②。此赭支即《大唐西域记》所说“周千余里,西临叶河,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汉郅支城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郅支城之战,是西汉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对汉匈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学术界少有论及。本文就该次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以及对其主要领导者陈汤的评价,进行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昌国郡县城镇的建置及其地望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原是车师王国前部的疆域,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后不久,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又在车师王国前部的高昌壁设立戊己校尉,驻兵屯田,与西域都护府互为犄角。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晋朝在高昌建郡,下设田地县,这是西域实行郡县制的开始。张轨、吕光、沮渠蒙逊前后割据河西时,都向高昌郡派置太守。北凉为北魏所灭,高昌太守阚爽自立为城主。不久,北凉残众在沮渠无讳的率领下,西进鄯善,北袭高昌,阚爽逃奔柔然汗国,沮渠无讳在高昌重建北凉政权。无讳死,其弟安周立。北魏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柔然袭破高昌,杀死沮渠安周,北凉灭亡。柔然另立阚伯周为王,这是高昌王国之始。太和十五年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有秦汉的道制,两晋南朝的蛮府和左郡县,唐宋的羁縻府州县,元明清的土司制度。其中两晋南朝的蛮府和左郡县迄今未见系统论述,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两晋南朝治蛮机构普遍设立。荆州有南蛮校尉,雍州有宁蛮校尉,豫州有镇蛮护军,荆益地界有三巴校尉,梁益二州有平蛮校尉,广州有平越中郎将,西江督护、南江督护,东江督护。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讨论南蛮校尉、宁蛮校尉、镇蛮护军的设立和作  相似文献   

1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她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紧密合作,融合共处,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大团结的凯歌。元末武昌回回诗人丁鹤年的诗作,就是一颗用回汉两族人民心血浇灌出来的硕果,一支壮丽的民族大团结的颂歌。据元末戴良的《高士传》和明初乌斯道的《丁孝子传》记载:丁鹤年生于元末,死于明初。《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丁孝子传》说:“丁孝子名鹤年,字鹤年,西域人。”《明史·文苑传》又说:“丁鹤年者,回回人。”前者指地区而言,后者指族别而说。“西域”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西  相似文献   

13.
西晋前期,为有效地统辖和管理活动在东北地区中、东部的“东夷”诸族,西晋政府曾于辽东地区置设“护东夷校尉”。对护东夷校尉的出现及其演变过程,史书记载零散,且不乏讹误之处。现代史家对其亦无全面、系统的考证。笔者不揣谫陋,拟就护东夷校尉的一些问题略作探讨,以祈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4.
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张骞通使西域以前,中亚地区与中国内地之间即巳存在商品交流关系,但那时的贸易未必是直接进行的,中亚人来华旅游或定居之例似亦罕见。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各国与汉朝的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双方的使者往来不断;直接的贸易从此畅通,中亚的商人开始以中国内地为其重要的市场。同时,汉武帝之平定南粤,又为海上交通创造了条件。中亚人除了取道陆上的“丝绸之路”来华以外,也经常通过印度,由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其后,到了东汉中期,班超驻节西域达三十年,恩威并著,击败月氏,远通条支,使中亚地区与中国内地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汉书·西域传论》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代大一统政权的稳固,中原汉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交融。在北方草原地区,对汉朝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匈奴,但是在外贝加尔地区的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以及在宁夏同心县倒墩子墓地、陕西神木县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葬群,可以看到汉匈文化融合的踪迹。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和林格尔画像墓展现了一个汉族护乌桓校尉的仕途经历,以及他在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时,不同民族杂居和文化交融的基本情况。西域大漠中的尼雅遗址和楼兰遗址则反映了两汉时期西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情况,尤其是在大漠古墓中出土的带有吉祥语的锦和各种丝织品,反映了汉朝丝绸之路上文化交融的盛况。当然从乌孙墓出土的情况看,汉文化影响的痕迹较为微弱,说明汉文化对西域各国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南方,南越王墓、罗泊湾汉墓、古滇国遗址的发掘,让我们认识到岭南百越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以及不同民族部落与汉文化交融的基本情况,并对两汉时期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结构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尔春 《南都学坛》2008,28(5):16-18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监察权是其主要的、基本的权力。在监察权外,还拥有治安、领兵、议政、荐举、社会事务管理等诸多权力。这些权力既反映了汉代司隶校尉的职官性质,也反映了汉代官制发展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司隶校尉,汉代官志和历代政典皆将其列于州郡官之目,似乎是京畿地方的行政首脑。其实,司隶校尉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此。从其地位来讲,可算作是中央大官,从其职事来讲,起初不是掌行政,而是掌督察。两汉时代,司隶校尉在政治舞台上风云际会,曾使众多的官僚大臣、皇亲贵戚谈虎变色,是一个极为独特而又极其重要的职官。本文试图对此官作一粗略的探讨,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西汉八校尉是指武帝在京师长安设置的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个校尉。古今众多学者认为中垒校尉统领其他七校,且这八校尉及其所率军队均属北军范围。然在汉代史籍中,仅见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内军务的相关记载,尚未发现其统领其他七校尉的确凿证据。此外,无论是从组织系统、驻军地点,还是建军意图方面分析,中垒校尉以外的七个校尉都不在北军之列。  相似文献   

19.
陇右地处汉王朝的边郡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汉在陇右地区实行属国、道和护羌校尉等多元民族管理建置,其具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和不同的职责、权限,行政级别类似于郡县二级制.相比之下,属国的民众享有较高的自治权,道和护羌校尉的行政管理则相对直接.虽然属国都尉和护羌校尉都是秩比二千石的职官,但护羌校尉的权力实际上要大于属国都尉,而道制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趋向于县制.这种多元化的民族管理建置适应了汉代陇右民族分布格局发展变化的形势,体现了汉代边郡政策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当地民族的交融与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魏之际政治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之际的政治剧变对禁卫武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君权式微、京师被毁 ,使原来以侍卫君主、保卫皇宫和京城为职能的东汉禁卫武官制度无法正常运作 ,原有禁卫武官的职能难以实现。汉末的政治剧变为曹操势力的壮大提供了契机 ,曹操的州牧府→大将军府→丞相府→魏公府→魏王府幕僚制度是曹魏政制的基础和雏形 ,在州牧领兵体制下曹操幕府在军事征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并形成了以统领中军随从曹操南征北战并保护其安危的霸府禁卫体制 ,曹魏王朝禁卫武官制度便直接脱胎于此。最初在曹操幕府中出现了统领中军的中领军及中护军 ,后又发展成为领军将军及护军将军。新生的领、护军制度与汉代制度也有一定渊源关系 ,护军之制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大将军出征幕府负责监察军法的护军或都护军中尉 ,领军之制则起始于曹操幕府设立之初的行中军校尉 ,校尉之制乃是对汉代八校尉、五校尉乃至汉末西园八校尉 (有中军校尉 )之制的承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