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富贵是什么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富人的义务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人的"独善"往往表现在"逸乐"中,而"逸乐"在西方的美学观念里与"颓废"相对应。逸乐作为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在陶渊明与白居易的诗歌中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陶渊明开创的是乡村的逸乐之美,他的逸乐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白居易开创的是都市的逸乐之美,他的逸乐是生命与世俗的融合。逸乐是生活的艺术,具有现代性的永恒之美,不仅对于古人重要,对于崇尚休闲的今人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民营企业家作为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亦是如此。没有一名民营企业家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相似文献   

7.
生命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老子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是一种通过"无为而为"的生命践履追求人的生命之"真"与"朴".当代中国人面对全球性、人类性的生命矛盾与生命危机和中国人自身传统文化失落与社会转型的痛苦抉择,面对自身生命观的困境,需要有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观念.当代中国人应以现有的生活世界为根基,现有的生命境遇为契机,以对老子哲学生命境界之真义把握为财富,实现当代中国人真实的"自然"生命观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清海先生的逝世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他所创造的哲学与生命内在统一的思想和原则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集中体现在高清海先生生前所坚持和强调的"为人与治学的内在统一"、"哲学与人的本质统一"和"生命和哲学的相互映照"等观点和学说之中.正是这些观点和学说,构成高清海先生"生命哲学"的思想真谛,同时也成为我们解读高清海先生"哲学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的主体性不断扩张,任性的自我最终陷入生存困境及其生命本真意义的丧失之中.处于幽暗之谷的神秘"相遇"开始不断显现,"他者"逐渐成为众"我"关注的主词.布伯作为"我"同时也是"他者",在与"他者"的相遇-分离的经历中,生成了其独特的"他者"哲学:"我-它"分离关系中只有生存,没有人生;真实的人生皆在"我-你"相遇关系之中,在相遇关系中,一切"他者"都是"你",都是"永恒之你"的洞见者、表现者;你为在而需要上帝,上帝为你生之意义而需要你;在你我之间的相遇人生中有圣神的意义.布伯的"他者"思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又局限难免.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自己政治生命起点的入党时间,周恩来自己怎么会记错呢?据笔者分析,周恩来可能是出于他一贯的谨慎和谦虚。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与会代表都得填写登记表,周恩来填写的表格上显示,入党时间为1922年夏,介绍人为张申府、刘清扬。他的入党时间在他生前一直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他去世后的80年代,周恩来的入党时间却被重新确定为1921年,这其中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序言的最后,雅克·德洛尔先生写到这样一段话:委员会为了给自己的报告选择题目,想到了拉封丹和她的一首寓言诗"农夫和他的孩子们"。农夫说:"千万不要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产业卖掉,因为财富蕴藏在其中。"教育乃是人类从其中学到的一切。略微改动一下诗人赞美劳动的诗句,我们可以让他这么说:"老人是明智的,他在临终前告诉儿子们说,教育是一种财富。"就是这样一则小小的寓言,缔造了一个富有深意的书名。它警醒着我们,教育这笔财富在人的整个生命发展历程中的特殊地位。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虽位至三公,却没有官架子和官腔习气;他博学淹贯、精通多门,却没有变成"书呆子";他"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却没有成为文阀学霸、"卫道士"、"假道学"。换言之,欧阳修既没有被官场腐化,也没有被道德异化,他始终保持着生命的灵性、敏锐的感性、睿智的理性和丰富的情感,他心态宽容、超越功利、情趣盎然、乐观豁达、生活简朴,其人格具有超越理性和道德的审美性。欧阳修审美人格对于现代人格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掌管智慧,财富、幸福的三神仙,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为争谁的本事最大而争吵起来。幸福说:“当然是我最重要啦,如果一个人智慧如海,财富像山,一生却多灾多难,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财富说:“反过来说,如果贫穷到连一口饭都没得吃,光有满肚子的智慧,幸福又在哪里?当然是我最重要啦。”智慧说:“你们两个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无难无灾,却是一个没有智慧的傻子,他就比那些平平凡凡、充满挫折的人可悲得多,所以,还是智慧最重要。”他们各说各话,一时分不出高下,突然看见地里有一位农夫在种地,财富就说…  相似文献   

14.
在徐复观看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心"的文化,"心"是存在意义之根源和价值评判之所在。不过,此"心"并不是宗教的信仰起点,也不是思辨所构建的形上本体,而是生命本质在经验和历史中的呈现。他说:"人生价值的根源在心的地方生根,也即是在具体的人的生命上生根。具体的生命,必生活在各种现实世界之中。因此,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对他说     
《北方人》2008,(4)
17年前,她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离开,而现在,她却在千方百计找寻他的踪迹。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变数。谁能想到曾经身无分文的她今天会成为一个拥有傲人财富的商界女强人?而他呢,当年率领大队人马在云南边境把他的肮脏事业干得轰轰烈烈,如今她急切地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6.
一位年轻的法国贵族军官,因为一场决斗被判禁足42天。军令、屋墙虽然可以禁锢身体的移动,却无法禁止心灵的旅行。他在房间内目之所及,心随之动,在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生命意义等诸多领域广泛思索,让原本郁闷不堪的禁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人人都应该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诠释了很多生命的哲理:它告诉我们人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得到命运的眷顾。人只要有信念,就有成功的希望。面对种种逆境的挑战,人只有勇于坚持,与命运抗争,把握好每一丝机会,并且对财富有理性的取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实生活中,金钱固然重要,可是与生命比起来,它却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放弃那些"金块"。  相似文献   

18.
每一片不起眼的树叶,都有着世间独一无二的茎脉纹理之美,但许多人都对它熟视无睹。一位创业失败后负债百万的贵州女子杨丽,却由此引发了财富狂想——可否在树叶上穿针走线"玩"苗绣?经过苦苦探索,终于将自然之美与中国传统刺绣相结合,独创出了美轮美奂的"叶脉绣"。由此,她将一片树叶卖到7000元天价,并以"贵州名片"的身份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19.
潘知常72万字的新著《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是潘知常四十年来生命美学理论研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巅峰之作,三本书+四十年,200万字,这几乎就是潘知常全部的美学生命,却不亦乎是在新时代重新点亮了中国文化界的思想灯塔。潘知常的生命美学理论不仅为美学界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财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3)
当情人们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时,意外却将他们杀个措手不及,又怀孕了!"煞白的脸、殷红的血、无尽的痛楚……"难道这也是爱情的滋味吗?我终于独自踏进了妇产科的大门,原以为一个初来乍到的生命是很容易将他结束的,却没想到他是那么的顽强固执,药物根本无法令他离去,一定要把我拖到手术台上,一定要用冰冷的器械才能将他消灭。我抚着肚子说:"宝贝,你把妈妈害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