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在理想国、哲学王或贤人政治、为政以德等方面有同有异。孔子的思想带有更多的现实性,是建立在以家庭本位基础上的、以人伦道德为统治手段的等级社会;柏拉图则是想建立以国家本位、以国家道德规范为统治工具的、毫无流动性的等级社会。他们的思想虽有闪光之处,但也对后世的专制和极权主义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伦理思想等研究颇多,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却很少涉及.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成于乐,游于艺"的艺术美感化的重视,又有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自然美陶冶的倡导,更有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社会教化美的强调,系统探讨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并深刻揭示了其社会道德教化思想对加强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道德建设和塑造民族性格的真切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伦理思想等研究颇多,对孔子的美育思想却很少涉及。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有对"成于乐,游于艺"的艺术美感化的重视,又有对"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自然美陶冶的倡导,更有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社会教化美的强调,系统探讨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并深刻揭示了其社会道德教化思想对加强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道德建设和塑造民族性格的真切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孔子和柏拉图美学思想基础和本质差异的研究,探讨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仁学,而柏拉图的美学基础则是理念论。就美学的本质而言,孔子的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而柏拉图的美学则是知识美学。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状况乃至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中西方文化形成的早期的两个代表人物孔子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出发,以分别阐述他们代表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和《理想国》为依据,分析探讨他们在对个人的思想意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群体的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的不同主张:即孔子的思想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强调先修己,再安人,后正名;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在从国家(城邦)管理的角度出发,设想了理想国的存在状态,并提出了“共产、共妻”的主张。这些分歧是中西方历史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呈现出来的差异,分析和比较这些差异,使我们能够博采中西方之所长,为我所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伦理思想有“仁”“礼”“德”“孝”“学”五个方面的价值内涵,其基本特征是由内而外,重人轻物,重自律轻他律,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在汲取其思想精华的同时必须科学分析其思想方法的合理性和思想内容的全面性,用哲学的眼光审视孔子伦理思想,宏观上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如此,才能使孔子伦理思想在当前的道德建设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也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道德理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理论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和主体部分.孔子道德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其特点也极为鲜明.孔子把"仁"作为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原则;提倡轻天道、重人事的人道观;主张"为政以德"的政德论;强调"仁以为己任",主张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注重实践,提倡以培养君子人格为目标的道德教育;注重内省,强调自身主观努力的道德修养,同时还提出了一套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和著述活动中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及其思想体系,对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距今两千五百年前,在彼此隔绝的空间条件下,两位伟大哲人不约而同地关注着人本身的素养和发展。孔子开塾学,柏拉图创学园,他们循循善诱地担当起启蒙人良知和培育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份天性的责任。柏拉图苦口婆心,想按他的美育原则去造就一批优秀的统治人才,他不遗余力地劝导叙拉古的僭主小狄奥尼修斯区别“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以便当位好国王,虽终遭冷遇,但其思想却经其实践活动得以保留。孔子在  相似文献   

9.
孔子柏拉图文艺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柏拉图关于文艺的看法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功利主义的文艺观。但相比之下 ,孔子重人 ,柏拉图重神 ;孔子重善 ,柏拉图求真 ;孔子重直觉、经验和判断 ,柏拉图重分析、推理和论证。二者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中西传统文论的不同理路  相似文献   

10.
礼乐思想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技能、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以"仁"作为自身建构的本体精神,是将美学思想贯穿礼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完美体现。孔子的礼乐思想博大精深,对于现代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当代中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司马迁仁学思想的来源与帝王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道德思想律的基础是孔子的仁学思想。汉代的价值判断体系主要取法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看到了孔子仁学思想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而把思想立场移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方面。仁学是司马迁进行帝王批判时的思想武器。在审视历史的过程中,司马迁将帝王批判盛载于社会批判之中,以道德自律为纲绳,为帝王批判树立起新的标尺。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观念,提倡对人行为的理性制约;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人”思想,提倡道德的内化作用。“正义”就是守法践约,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并接受理性的统治;“仁人”是从亲缘关系扩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合理的秩序(礼)来维系人际间的关系,从而立人道之极,实现理想的完美人格。柏拉图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并不能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孔子认为出现礼崩乐坏的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宽厚仁爱之心。因此,柏拉图提出了“正义”观念,重建标准来衡量一切是非曲直,并提倡哲学王治国;孔子提出“仁人”的标准来教诲人的思想行为,力图发挥道德的作用来挽救世道人心,并提倡圣人教化天下。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柏拉图是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奠定中西方文化走向的思想巨人,与中西传统世界的理性化进程同步,孔子与柏拉图诗学的建构都是在文化理性的要求下进行的,但由于确立自身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导致了彼此的差异。他们诗学思想中的接受意识,深刻的影响了中西方诗学的走向。孔子与柏拉图的读者接受意识体现在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接受过程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他们审美接受思想的异同及原因,从而有益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西方主流诗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包括孔子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论的论述;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从社会道德教化、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三个方面考察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育,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近代,而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则早已有之。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育的内容,其中的“乐”实际上是广义的艺术教育,即审美教育。孔子的教育理论是当时条件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而重视美育的思想则是其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蔡元培,力主美育应是整个教育内容体系所不可缺少的部  相似文献   

16.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和观念,在很早就已经产生了.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的教育家们较早地进行美育活动,并提出了宝贵的美育思想.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最早指出美与智的结合,认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柏拉图系统地论述了美育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具有接受美育的天性.美育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他指出,“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象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  相似文献   

17.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展示出孔子之后儒家礼乐教化美育观的发展。楚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社会性礼乐教化观念,对礼乐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道德教化功能上的差异有较明确的认识,尤其是从人性论出发对"乐教"的审美教育作用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论述,是其对儒家美育观的重大贡献。楚简的美育观上承孔子,下启孟、荀,其基本思想与荀子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孔子德治思想的方法论从社会个体修养人手,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强调道德的作用,突出人文教育。它与西方人文学说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论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互换的关系。对孔子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对孔子所主张的道德内容加以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孔子所夸大的道德作用加以限定,使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互促进,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协调发展;对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加以借鉴,使中华民族注重精神自律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与系统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孔子研究教育活动,从不拘于一点,眼光开阔,能通观其整体与系统,将教育活动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就有德教与法制的比较,例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国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教授认为:“孔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在政治、教育、道德这三者整体化的过程中,教育是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的中介枢纽.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此外,孔子还提出过“庶-富-教”和  相似文献   

20.
一、孔子的审美观关于孔子美育思想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孔子本人也缺乏完整的阐述。但是,从散见在《论语》和其他一些有关著作的记述中,我们仍然不难看出他的美育思想的端倪。综观一部《论语》的记载,孔子的基本审美观点如下:(一)“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