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驻温江高校(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有近4万人.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成都市温江区人社局着眼产业、立足民生.提前谋划、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就业服务措施.高质量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6家.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促进248名高校毕业生到温江实现就业.成功扶持8个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扶持26名高校毕业生创业。  相似文献   

2.
达州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制发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通过大力实施“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特岗教师”等项目.充分挖掘潜力增加就业岗位,取消落户限制支持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创业培训,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蒲江县就业局提出转变就业服务理念,按"一批服务对象,一套解决方案,一抓到底落实"的"三个一"思路,针对高校毕业生、企业求职者、城乡创业者、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及农村劳动力六类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服务提升工程。一是依托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实践平台、县级培训资源及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多元就业。二是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达州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搞好摸底调查。全市就业服务机构深入乡镇和街道社区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摸排登记工作,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提供免费服务,优先推荐就业。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就业优惠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带动就业。三是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聘用高校毕业生到公益性岗位工作。四是提供就业服务。通过提供用工信息、加强职业推介、现场招聘、网络招聘、送岗位活动等形式,已帮扶近1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五是开展创业培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乐山市有近8000名高校毕业生踏入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被广泛认为是缓解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创业吸纳奖励、4、额担保贷款、税收减免、创建创业园区等。  相似文献   

6.
万源市狠抓大学生见习基地建设,积极帮扶更多大学生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筛选确定具有社会责任感,能长期、持续地提供见习岗位的单位作为大学生见习基地。目前,主要涉及医生护士、农产品开发、汽车商贸、人才培训4个行业,可提供见习岗位200余个。二是积极做好见习岗位征集、高校毕业生数据库建立、见习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7.
南充市顺庆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和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全区新增就业5.3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17人.1.2万名农民工创办各类经济实体,选派5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三支一扶”和创办科技园就业,扶持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服务大局,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搭建创业就业平台、落实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等措施,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省级创业型城区,顺庆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内容包括发放  相似文献   

9.
政策问答     
近段时间,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帮助大学生创业,吉林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还编辑了就业和创业方面的书籍发送到各高校。我们也接到很多高校毕业生来电咨询创业和就业相关政策信息。据了解,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其创业就业状况,通过资金和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创建有利条件和环境,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通过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建立见习制度等措施提高就业能力。现就广大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时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0.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狠抓政策落实,发挥政策效应.一是积极为有见习需求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落实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政策.二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返乡创业贷款服务,同时为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三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1.
记者日前了解到,重庆市将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据悉,重庆市将组建重庆大学生就业市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生活补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见习期间,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给基本生活补助.生活补助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每月通过见习基地向见习毕业生发放。此外.高校毕业生与见习基地签订见习协议后,省上统一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龙泉驿区今年大力实施“1+4”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创业保障工程”。一是大力实施稳定岗位促就业行动。先期建立失业就业监测点30个.加强监控,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并围绕现代农业、经开区重大产业和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规模。二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刨业联动帮扶,努力实现“100家部门扶持创业1000户。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辽源市依托优势产业,强化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大力扶持引导,积极创新实践,创造性地实施了符合辽源实际、具有辽源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模式。辽源市东北袜业大学生创业园区被国家人社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辽源市建立了创业、政策、服务、培训和校企合作等五个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武胜县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从2009年开始.武胜县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各类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武胜就业创业的鼓励政策.为在武胜创业的‘大学生营造出了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一是采取财政资助、无偿补贴等扶持方式。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然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成都市温江区辖区内共有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10余所高校,应届高校毕业生近4万人.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温江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坚持以提升青年就业能力为目标,以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梦想季系列活动为载体,探索建立以创业竞赛、职业规划、创业者沙龙、就业实习等为手段的"1+N"(即1个导师团队和N个青年群体和学生,从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实习见习到在岗提升整个就业过程中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辅导)分段式就业辅导模式,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雅安市人社局最近启动2013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年底前,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业务的全程信息化。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登记范围后,该市将依托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实名登记和就业信息监测,全面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就业服务需求以及接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实现就业创业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招聘信息,组织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  相似文献   

18.
孙丹 《劳动世界》2016,(10):7-8
相较于我国很多一线城市,北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庞大的群体,更好地激励创新创业,释放才能,吉林省人社部门近年来出台了一项项颇具“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在积极地为这些年轻人培育就业创业的广阔空间,吉林省摆渡创新工场就是一个缩影,它是吉林省人社厅命名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吉林省大学生创业大讲堂”基地,亦是吉林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首家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依托农业创业、就业、立业,阆中市在距离市区30公里的金鼓村建立了1000亩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成为四川省2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之~。目前,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入园的20名大学生村干部.采取领办、联办、人股等方式.初步建成了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大棚蔬菜、花卉苗圃、农家乐等产业示范园.帮助金鼓村32户群众创家业.吸纳145人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20.
泸县人社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年翻番”工作目标.以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为重点,强化领导.细分责任。深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民生1:程目标任务提前完成。截至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3%,控制在3.64%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7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49-3%: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