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当前学界提出的“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的观点提出商榷。指出其对“仁”之本义并非“爱人”的四个依据均不能成立,其提出的“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的定义,由于“理想”涵义的空泛和“人格”超越孔子论“仁”的道德范畴,故包容性大而失当,未能揭示孔子论“仁”之本义。孔子之“仁”,乃个体爱人精神充塞所达之境界,它是爱人原则与人的生命存在的统一,是内在爱人精神与外显人伦事功的统一,是道德追求与道德境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散文叙述了传统文人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刻画出一个具有传统意义的士大夫式的文人散文形象,体现出儒、道、释三位一体的文人文化人格。其文化人格是由孔孟的“君子”道德人格及道释消解洒脱而获得心灵自由的心理人格结构而成,由此构成了梁实秋散文的审美取向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化改造将会取代劳动改造,成为犯人改造的主流方法。依照文化解释的手法去“教育”犯人,重塑犯人文化人格,将对其教育改造开辟新的有效路径。一是用“外化”“入世”的理想人格确立其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二是用“内化”“出世”的人格精神使其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并懂得接纳与珍惜,以净化心灵;三是用诗歌小说戏剧的美学人格打造诗意的人格理想。如此,犯人的灵魂改造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培养理想人格,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中国古代讲求培养理想人格,是集中体现封建伦常道德的圣贤或大儒,是人伦之师,万世楷模。近代则要求有一种全新的理想人格。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说,提出培养新的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和措施。梁启超继承了严复的思想主张,提出“新民”说。他所说的“新民”,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的、新的理想人格。 一、问题的提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击碎了中国天朝大国的沉沉睡梦。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围绕着救亡图存这个时代主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寻找救国救民…  相似文献   

5.
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是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两种重要形式。二者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发展和演变,既相互区别、相互联系且互动转化,呈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培育道德理想人格过程中,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道德理想人格的塑成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周恩来的思想品格、道德风范等方面的研究起来越深入。不少学者、专家从不同领域、各自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尤其是对这位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世纪伟人的人格形象和勉力,更为关注。本文试对周恩来的人格总力及其映射的时代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究。(-)对于周恩来的人格(道德人格)勉力人们有许多评价。有的说,他是“古今罕见的师表”;有的说,他是‘德高伟人”、“中华完人”。研究周恩来人格的内涵,也有种种不同的归纳,各有侧重。本文认为,周恩来的人格所映射出的“真善美”光辉更具有扭…  相似文献   

7.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13,(1):195-201
在苏轼散文的丰厚文化内涵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轼笔下,司马光就是他心目中德才兼备士人形象的典范,司马光身上一系列人格闪光点,就是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这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在为学层面上,是"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在为人层面上,是"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在为官层面上,是"治国莫先于公"。透过苏轼散文中的司马光形象,可看到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形态。这对当代士林人格的提升仍有其特殊的思想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忠德主体是忠德的认识者、实践者、执行者,是忠德对象性活动的行为者本身。儒家忠德主体的集中体现是广大“儒土”。忠德主体具有人格独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公的道德忧患意识。他们通过“明道”和“救世”的方式来践履忠德,其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以实现“大同”理想。  相似文献   

9.
吴宇戈 《社科纵横》2007,22(8):10-12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今中国的理想人格,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对“善”的境界的阐发,具有三个层级:一是以“自足其乐”为中心的一般境界,此种境界追求的“乐”并非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内心的充实快乐,以此实现自我的价值,发挥“善”的潜质,达到理想人格;二是渐次境界的淑世情怀,体现为博施济众、修己安人的道德精神,并将个人之善推广到天下,使个人与群体关系达到和谐;三是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这是儒家所提倡的最高的价值目标和道德境界,“至善”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对本性的复归,自我生命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横渠四句”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内含着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多重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以“横渠四句”为志,竖起民族脊梁,彰显人生精彩。在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中,“为天地立心”重在解决认识论的问题,旨在以大格局、高境界、宽胸怀的道德品性求知求真、爱己爱人。“为生民立命”重在解决价值论的问题,要以掌握人类命运、指明人生方向为己任,为天下苍生确立一套生生不息的价值体系。“为往圣继绝学”重在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旨在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为现实社会生活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为万世开太平”重在解决实践论的问题,旨在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自觉的担当精神承担起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蒋建国 《探求》2002,(5):58-61
“为政以德”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它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重视培养“寡欲尚俭”的道德品格,提出把正己和正人结合起来。这与现代企业所强调的“形象管理”,注重管理者的非权力性影响,依靠管理者的完美形象,有效的改变或影响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西方基督教神学鼓吹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因而实际存在的普遍人格是归属型人格。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格开始从归属型转向自尊型,出现了新的“片面智慧力量型人格”和“片面意志力量型人格”。西方人格的这种片面性,使西方一些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增加了兴趣。而属于片面道德力量型人格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为西方人人格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基雅维里认为新君主必须在自由的起点,凭其德行创构政治秩序;德行内涵恶行,君主必须在特定界限内深谙此道,方能确保秩序稳固.马基雅维里对德行的颂扬意味着政治是非道德或超道德的,现代政治肇端于是.但君主生命的有限性以及人类的腐化本性,足以颠覆君主创设的新秩序.惟有实行共和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德行的分散化,并在共和制中容纳专政的因素,才能确保秩序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人文集粹     
“如果你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杰出的君主,你就要在适合你的位置的品质上超过所有的人,我指的是智慧、大方、节制、正直”。这些绝对的道德德性同马基雅维利的virt敶没有任何关系秩?:“如果你想把你自己同其他君主作个比较,你不可因为你夺取了他们的部分权力或分散了他们的力量就认为你比他们强,而只能因为你比他们更不腐败、更不贪婪、更不傲慢、更不愠怒、更不任性”。再如,王问:“我的教义是什么?”他答道:“听从正确的原则,不行暴力,不掠夺,不售公职,不受贿赂。”君主的满足在于正确的行为,而不在于成就“大事”。“伦理与政治”,诺伯托·…  相似文献   

16.
张群 《学术交流》2006,(8):156-159
黄河和长江孕育的华夏文化,自一产生就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古老传统的浸染和熏陶,先秦时代的哲学家,特别是儒道诸子具有浓厚的水情结。孔子、孟子、荀子等以水比德,用水的特性比附儒家所倡导的道德风范和君子人格。老子、庄子以水喻“道”,赋予水以比喻和象征意蕴,创造了众多与水有关的意象和寓言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形象的画廊。  相似文献   

17.
王路平  石祥建  Wang Keyou 《孔学堂》2023,(4):65-88+168-180
李渭从叩问“本心”到“毋意为宗”(毋意为功),把成为“圣人(仁)”当作人生最高的追求,走出了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的为学路径,其心学思想可以归纳为必为圣人、求仁为宗、毋意为功、先行为用、中和为境五个部分。以“毋意”统摄求仁、学仁、识仁、为仁、归仁,认为“毋意,千古圣贤学脉”,“识此之谓识仁,闻此之谓闻道”,故“毋意为宗”的工夫论是李渭最具特色的心学思想。本文从李渭的人格理想、道德本体、体认工夫、致用境界等方面对其心学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回报     
冯庆旭 《唐都学刊》2013,29(5):11-16
道德回报是道德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公正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美德的充分彰显和具体体现,它使有序的社会伦理生活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道德自身“利益”实现的必要条件。道德回报之道德既是现实性道德与理想性道德的统一,也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回报之回报包括“对道德的内在回报”和“对道德主体的外在回报”两个方面。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道德化,并主要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赏善罚恶”实现政府对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供给。  相似文献   

19.
王凡 《学术交流》2006,(10):51-54
道德调控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行为,它具有恒常性和广泛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正面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并同人类社会共始终。因此,道德调控对个体道德行为、道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应客观评价道德调控的功能和作用,消除泛道德主义的影响;努力构建良性的社会道德保障机制;准确把握“应当”、“正当”和“不应当”的维度,给道德以正确的社会定位;道德调控应以“官德”为先,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平等。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人学”,《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的“心灵秘史”,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其上升到文化原型符号的高度,揭示人类个体人格发展中的悲剧。其中,鹿三和黑娃父子的悲剧是超越自卑者的悲剧,他们的生命历程对当今个体人格的的健全发展具有一种人格治疗学意义,从而形象地印证了文学的治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