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创业的内涵 关于创业,《现代汉语词典》做出的解释是:创办事业。关于"业"字,《现代汉语词典》做出如下解释:①行业,指工业、农业、林业等;②职业,指就业、转业等;③学业,指肄业、业、修业、毕业、结业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说,“位”作为量词时常用于表示尊敬的人,如“诸位”“各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技术和语言学中的词义感染理论,对“绿”字在现代汉语中义项的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绿”字的解释存在漏收义项、漏收复字词条及其词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收“幺蛾子”一词,薛克谬、刘晓颖考其本字为“天俄”,但难以得到文献例证的支持。经过进一步考订本文认为,“幺蛾子”本字为“妖讹”,本义指“谬误怪乱”。  相似文献   

5.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特色教师,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独特个性风貌和风格的教师。知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特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红颜”是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作为现代汉语的权威词典,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比较单一。从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红颜”应该具有“美女”、“女性的”、“女子的美丽容颜”、“红润的脸色”等四个义项。  相似文献   

7.
思想,是人们笔下和口头上使用频率较多的词组,但科学的界定究竟是什么呢?按《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解释,有三层含意:一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二是指念头和想法;三是指思量。按《简明社会科学词典》1982年版解释,思想亦称观念,是相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成果,属于理性认识。这个解释同毛泽东的说法是一致的.毛泽东曾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说: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还可以举出若干种解释。不管何种…  相似文献   

8.
“例外”,按通常的解释指“在一般的规律或规定之外”(《现代汉语词典》)。但是,在一般的规律或规定之外,又可以有种种情况。本文所讲的法律例外、逻辑例外和事实例外都属于与法律有关的例外。研究这些例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法学理论和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现代词汇语义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面部语义场词典释义的发展特点,认为汉语词典释义发展具有以下几条规律:释义根据由以“据形立训”为主、文献书证为辅发展到据文献书证立训;词典释义逐步与词义系统发展相适应;词典释义发展与语言文字研究水平密切相关;词典释义发展与词典编纂者所处时代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有”是现代汉语高频使用的一个词,大中型主流汉语词典将其词性处理为唯动词,这是值得商榷的。以普通汉语语料库为基础,对“有”的用法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有”应是动代助兼类词。在探讨“有”的用法的基础上。对词典编纂提出了点滴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词语经常出现在我们口里,就是“反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反思”的: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实“反思”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于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当然在不同哲学家那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2.
论成语中的古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汉语语词中包含大量古语素,这些语素 融入现代汉语,成为现代汉语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融入的明显标志集中体现在含古语素的现代沿用或常 用的成语中。贯通古今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各种成语词典不可避免地涉及古语素的 解释问题。辞书编纂者的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的素养决定了他们对古语素解释的水平,也直接影响 辞书的质量。本文结合各类辞书对成语中古语素的解释,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古语素解释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也从而探索古语责解释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理据(内部形式)的由来,理据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及理据词典收词的基本原则。通行各种语文词典着眼于解释词的理性意义(概念意义),而未照顾到或不必照顾到词的理据。挖掘词的理据与语素义、词结构、造词心理和社会文化历史等无不有关。此文为作者《汉语理据词典》(待出版)的“弁言”,发表时略有删节─—编者。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词的定义的一点商榷任瑚琏定义是对对象本质特征的概括说明。定义不准确反映认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至少是思考不周密。教科书存在此类问题,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讥。本文仅就国内各种汉语语法书和教材(以及《现代汉语词典》有关条目)中普遍存在的词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本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纯洁朴实”。本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一种类似于无污染的绿色形态。儿童的世界单纯、恬美,他们的生活多彩、明快。回归本真,就是要从儿童的需求出发.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想儿童之思,发儿童之感,抒儿童之情.写儿童之真……真正从“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关爱生命”的高度去审视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越执越无福     
邓小远 《社区》2013,(2):21-21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执着被解释为: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懈,不能超脱。执着本是佛教用语,在佛教里,不能超脱,即是不圆满。用现代语说,即不幸福。  相似文献   

17.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相似文献   

18.
词典释义应该具有概括性、简洁性、系统性。本文通过比较现实用例和词典释文,认为在以上几个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对“学费”“哑巴”二词的释义存在着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其实,“时尚”抑或“另类”是一个踏着新千年新世纪浪花而来的新玩意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很少听到什么“时尚”抑或“另类”,可不是嘛,我翻了翻现代汉语词典,“时尚”的解释非常简单就是“当时的风尚”。而在词典上根本就找不到“另类”这个词。也许是由于近年来西风东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解读教材的界定 什么是解读?《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均没有收录这一条目。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该条称:“通过分析来理解。”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那么文本又是什么?广义的文本,首先是指创作文本。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