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19-20日,由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承办的"2016年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年会暨中国劳动科学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主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信仰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史上的难题,一方面信仰通常要高于科学,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又在不断侵蚀着信仰的空间,尤其是在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理论视域中,科学与信仰始终处于复杂性的交织状态,这种复杂性也影响到了科学与信仰在20世纪初中国的出场逻辑。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必须防止科学主义的僭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通融。  相似文献   

3.
赵杰 《东岳论丛》2004,25(6):80-84
人类迄今为止所获得的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对于已知的、有限的领域和对象进行精确认识和把握的结果。而人类各种形式的信仰却从来都是直接指向了一个眼不能见、耳不能闻、四肢不可触及的"未知的"、"无限的"领域。对"有限"的认识与对"无限"的信仰,事实上并不必然存在矛盾和冲突。对于人类生活而言,由于科学与信仰所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满足人需要的层次不同,因此双方有着不可互换、取代的意义和价值;迷信和信仰虽然都是以承认神灵世界的存在为前提的,它们与这个不可见的、神秘的领域相交流的方式也都是神秘的,但是二者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性质或本质。就它们与科学的关系而论,信仰与科学并不必然对立,而迷信与科学却从来都是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明与宗教     
宗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对世界认识、对自我认识的哲学思考。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并没有消失,反而在不断的增长。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各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科学信仰取代宗教信仰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复;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和平共处"的现象令人迷惑。宗教到底是鸦片吗?这个问题是否有新的阐述?中国的宗教观是什么?这些都是对宗教深入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因此考察马克思信仰的形成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信仰之路跨越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宗教信仰阶段、哲学信仰阶段、历史信仰阶段和科学信仰阶段,经历六种形态,分别是:宗教信仰阶段的浪漫理想主义形态;哲学信仰阶段前期的理性理想主义形态;哲学信仰阶段后期的理性现实主义形态;历史信仰阶段前期的感性现实主义或哲学历史主义形态;历史信仰阶段后期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形态;科学信仰阶段的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形态。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除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外,还需要研究马克思的信仰所具有的独特性,正是马克思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知、情、意等碎片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该书运用文学、党史党建等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历史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首次对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比较集中、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充沛的激情和理性分析中,彰显了河北"红色经典"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解放以来民间信仰的发展实态等四个方面,阐明民间信仰其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传统,并提出民间祠庙可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信仰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人离不开信仰,因为信仰具有道德的功能。我们在认识科学与信仰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迷误,常常把宗教与信仰等同看待,或者把信仰的外在表现看成是其全部外在形式或必然形式,这是影响我们认识二者关系的主要障碍。科学与信仰都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信仰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海湖祭海民间信仰与仪式,重点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和神灵崇拜的角度,对青海湖"祭海"仪式作出科学的分析研究,探讨青海湖信仰的民众理解与文化功能,以期从学理上解读祭海仪式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邓宝剑 《家庭科技》2014,(8):F0003-F0003
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生于河北宣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致力于美学和书法史论的研究,著有《玄理与书道——一种对魏晋南北朝书法与书论的解读》。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央档案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教师作品集·邓宝剑卷》。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简介项贤明,男,1965年10月出生,安徽人,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北京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1997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  相似文献   

13.
学海短波     
由《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人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走向与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0— 1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吉林、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河北学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参加。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艺理论的边界’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北等省市的三十…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既不是纯粹信仰的时代,也不再是纯粹科学的时代,而是科学和信仰并存与并重的时代.科学的本性决定了其存在和发展一刻也不能缺少与之相应的信仰,既无法也不能消除信仰的影响.信仰无时无刻地渗透于科学之中.不仅为科学提供预设和终极原因、设定目的和提供动力、规范和引导科学发展方向.而且成为科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为促进科学更加昌明发展,要求我们也应当像对待科学那样以更加理性也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信仰,纠正那种认为科学和信仰是水火不相容的错误态度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维红 《晋阳学刊》2007,1(5):38-41
有的学者认为一讲"信仰"就避不开宗教问题,有引导崇拜和迷信之嫌,因此,为了避免人们可能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体系产生误解,他们建议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领域中不再使用"信仰"一词而只讲"理想信念"。而且,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就反对把共产主义当成一种"信仰"。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存在偏差,替换概念的做法也有降低马克思主义地位、放弃信仰地盘的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不但不能回避,反而要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信仰就是“终极关怀”,它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宗教信仰有明显完备的理性特征,是一种合法正常的信仰;而邪教则是一种邪恶的信仰;迷信则是对信仰对象盲目崇拜误入迷途。科学只承认事实,若把科学当成绝对权威顶礼膜拜也是迷信。信仰是人的需要,科学可以作为信仰,但不可以代替信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科学基础薄弱的中国与科学技术迅疾深入发展的世界形成强烈反差.在如何汲取科学并克服科学发展之弊的关系上,梁启超捐弃了"科学万能"与"菲薄科学"这两种单向度的极端态度,在营造适宜科学发展的文化场域的同时,倡导情感、信仰与宗教护佑理性价值的必要性.其科学价值论具有深刻的中国文化传统,强调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促进科学理性、道德情感与审美理想走向圆融.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快速转型及多元文化形态的逐步生成对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其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与困境.文章围绕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的科学信仰培育展开研究,从理论性路径、历史性路径、实践性路径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大学生科学信仰培育的策略与方法,具体而言,包括引导学生明晰知识与信仰间的辩证关系,教育学生准确解读信仰与知识的同步发展属性,引领学生重视与推进传统信仰的现代转型等.  相似文献   

19.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哲学应该重视对于信仰的研究。但是我国哲学界对于信仰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图从分析信仰的结构着手,研究信念与信仰的关系、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信仰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可信、确信与“信仰危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日本时期对"尼采主义"的接受、进化观的形成,以及上海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成熟,都与他南京时期的感性生活和理性反思密不可分。南京为鲁迅提供了政治生活、科学思潮、文化模式等多元的生态场域,尤其是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时代主题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信仰建构所涉及到的知识构成、精神诉求、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参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