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形成“汉字文化圈”的主要文化载体。朝鲜汉字(朝鲜国字)因其历史渊源、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具备各种“朝鲜化”固有特征的同时,呈现出根深蒂固的中国汉字文化的印迹。可以说,朝鲜汉字是汉字文化“朝鲜化”的直接而必然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1.输入法的缺省设置 固定使用某一种汉字输入法的人,希望一打开机子就有这种输入法在伺服。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打开“控制面板”中的“键盘”,调出“语言”页,在“语言”栏中选中你需要的汉字输入法,然后点击“设成默认值”和“确定”按钮,最后再重新开机即可。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说之逻辑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说之逻辑验证曹念明汉字定义再探索之源起与必要80年代以来,重新认识汉字的学术思潮勃然兴起。汉字的特点、性质、功能、前途,又成为学术界注目的课题,引发了热烈的争论。在有关讨论中,汉字的定义成了争论的热点之一。有人不拘陈说,大胆提...  相似文献   

4.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镜像错位"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镜像错位”是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书写最典型的偏误之一。运用认知心理学、视觉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发现人类共同的认知生理机制制约下的认知规律是造成汉字“镜像错位”的根本原因。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由于方位定域民族性、认知汉字的方法以及文字书写规则与习惯等的不同,容易形成“镜像错位”。因此,应通过加强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初始阶段汉字的细部认知训练等,有效地纠正“镜像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汉字的研究,历史也很久远。所谓“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说,就是古人在两千年前总结出来的关于汉字的创造和使用的六条原则。而“假借”则是“六书”之一。“假借”既然是汉字的一条规律性的东西,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必然有其一定的意义;在仍然使用方块汉字的今天,也必然还有其一定的意义。因而,对它有讨论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汉字优劣兴废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优劣兴废谈石中元一、“难识、难记、难写”的表意文字汉字中有许多谐音字,巧妙地加以运用往往能产生绝妙的效果:山海关孟姜女祠有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中的“朝”字可读Chao(潮),意指朝拜;也可读Zhao(招),意指早晨...  相似文献   

7.
汉字文化研究之我见(笔谈)编者按:在文化研究和现代汉字信息处理两股力量的作用下,近十余年来,汉字研究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研究的发展新趋向。借苏新春先生主编的《汉字文化研究引论》一书出版座谈会(1997年5月30日番禺)的机会,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汉字形体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字形的改换,不是任意的,无规律制约的,而是有它非变不可的原因和理由的。为了满足更明确地表达语言,更流利地书写文字,更方便地辨别字音字义等的需要,文字形体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如甲骨文“七”字本写作“十”,是“切”字的初文,后来中间一短竖拐弯成“七”,原因是数目“十”字发生了变化。“十”在甲骨文中本为一竖线,后来为了醒目在当中加了一点,又为了书写便利改点为横,就成了后来的“十”,这就和原来的七字相混了,因此需要让“七”拐弯以示区别。再如匕首的“匕”与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汉字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增强“方化”的过程。汉字所以呈方块结构的基本构形,是与汉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汉字讲究平衡性、对称性和整体性,契合了汉民族“和”的传统思维模式与审美习惯;另方面,方块字又对长期使用它的汉人的思维活动诸如认识自然现象和进行文艺创作等起着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常用汉字规范异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文利  杜丽荣 《学术界》2005,(5):135-139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等现行汉字规范标准,主要从字形角度对日文常用汉字和韩文常用汉字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中日韩三国常用汉字字形规范的异同作了总结,以期为三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书同文”和对日、对韩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汉语字典检索的方式分为音序和形序,音形互映的两种检索形式给学习和使用汉字提供了方便条件。所谓音序是利用汉语拼音的形式检索汉字;形序主要是指部首检字法。由于部首检字法“意形”并存,仅确定部首就是一门学问,况且还要从部首目录到检字表再到正文的复杂程序才能查到汉字。“汉字难,查字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是随字义而来的,特别是早期的汉字更是如此。汉字的形离开了字义就失去了指向,其字形也就失去了理据。“笑”字的构形何以体现字义?“尼”字的构形指称何义?知者甚少,历来说解各异,本文略述拙见如下。壹、 释“笑”“笑”字的本义目前一些字词典解释不一,我们认为,因内心喜悦而开颜的一种外部表情状态,这种释义较为恰当。“笑”的构形何以体现这种字义,历来说法不同。《说文》:“此字本阙,臣铉等案孙忄面 《唐韵》引《说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义,今俗皆从犬,又案李…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汉字则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历有六大形体结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统称“六书”.名曰“六书”,实际上讲的就是汉字的构造原则和造字方法.“六书”与汉字正字早已结下难分难舍之缘.  相似文献   

14.
在大鳴大放时期,右派分子會經利用文字改革問題向党、向社会主义事业发动猖狂的进攻。右派头子章伯鈞、罗隆基惡毒地把1956年2月9日发表的“汉語拼音方案(草案)”歪曲为“將汉字改为拼音文字”的“拼音文字方案”,陈夢家則說“許多人都以廢除汉字为隐憂”,“不要太快的宣布汉  相似文献   

15.
李立绪 《东岳论丛》2000,21(4):137-141
汉字为韩国所长期借用,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汉字在韩国的命运有所不同。概而言之,汉字先是备受推崇,之后又被弃而不用。伴随着这一过程,韩国在文字政策上也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韩国开始对自己的文字政策进行反思,汉字问题再度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16.
<正> 殷焕先先生《汉字三论》已由齐鲁书社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出版。三论的题目是:论汉字的“六书”性质和汉字的教学、论汉字的笔画形体、论汉字的简化与教学。这本书首先引人注意的,是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读来饶有趣味。学习以后,感到很有收获,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首先是,立论的根据,讨论汉字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记得周恩来总理一九五八年在谈到简化汉字问题时说过:“我们应该从六亿人口出发来考虑文字改革问题”,“为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和千千万万的儿童,知识分子应该动动脑筋”。《汉字三论·前记》明确提出把“速度”作为观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汉文化的原子核,是汉文化的生命基因“原型”,亦是汉文学最基本的“文学单元”,文学创造的“方法元”及其表现的“技巧元”,艺术价值的“审美元”。汉字创造的全部逻辑就是汉文学创造的“艺术基因”。  相似文献   

18.
汉字信息处理的“瓶颈”汉字是中文形音义综合信息的载体。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由汉字记载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它却成了“瓶颈”!到底什么是“瓶颈”呢?字数太多?字形太繁杂?……其实这些都不是根本的问题。区区数字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面前何足挂齿!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佟秉正教授说:外国人学中文最难的是没有一种好查的字典帮助人们自学。换句话说,汉字没有科学的形序和音序。汉字的结构成分——音元汉字并非无序,只不过暂时没有找到它真正的序列,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指导产生真正序列(包括形序和音序)的理论基础。汉字的性质众说纷…  相似文献   

19.
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文化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在共同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因而又称为“汉字文化圈”,中国是汉字文化圈的“直属圈”,日本是汉字文化圈的“自治圈”。在古代,源自中国的汉字广为影响日本,日本也逐步实现文字的“和风化”。近代日本在译介西洋语汇时,大量创制汉字词,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择取中国古典词翻译西洋术语;(二)利用汉语词素和汉语造词法,创制汉字新词,以翻译为洋术语。这些日制新词在清末民初大量输往中国。故中日汉字文化呈现历时性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汉字怎样表音和怎样分化同音字,是汉字编码界的一个饶有兴趣的老问题。笔者推出的“汉林音形代码系统”是这样处理的:汉字表音使用“汉林音码”,也可称做“汉语拼音压缩码”,它是将音素化拼式压缩为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