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天宝 《学术探索》2011,(3):95-100
景颇族历史上长期没有产生文字,故考察景颇族的文明发展史的难度很大。从民间口承文化和相关史料着手,追溯景颇族的族源和迁徙,梳理景颇族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对了解景颇族的历史分期及社会形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耿马景颇族语言使用情况的定量、定性分析,结论认为,耿马县景颇族的语言生活是一种和谐的多语生活.具体表现在:普遍稳定地使用母语;全民自觉地兼用汉语;部分景颇族能够兼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功能互补、和谐共存;语言态度开放包容.不过,耿马景颇族语言生活中也存在若干相关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景颇族约有8万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省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的山区。到了解放前,景颇族的原始社会制度虽已濒解体,但产生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原始宗教仍以传统或者改变了的形式,继续在景颇族社会精神生活中起着作用,颇值得研究。现试从五个方面,就景颇族的原始宗教观进行初步的探索(注)。  相似文献   

4.
69 木脑纵歌     
《中文信息》2007,(12):108-108
“木脑纵歌”是景颇语的音译,意思是歌舞盛会或大伙跳舞。这是景颇族驱恶扬善、祝颂吉祥如意、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也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在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陇川、潞西等景颇族生活的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至十七日都要举行景颇族的木脑纵歌。在节日来临之际,景颇族选定一块天然坪场阔地为舞场,在舞场正中央架好木脑标栋,示栋(用木柱搭成的标牌)上有舞形图。  相似文献   

5.
纠纷解决仪式是解纷机制的外在载体,并直观地展示解纷机制的公正性。文章以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符号理论和正反结构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把静态描述和动态场景结合起来,深入阐释了景颇族解纷仪式的场域,并分析了景颇族解纷仪式的法文化功能。景颇族解纷仪式对当今审判仪式的完善和民众法律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明、清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大统一政策的政治文化感召以及南迁德宏后汉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在近代与各民族共同抵御外侵的重大历史契机中,云南景颇族的文化认同由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向更高层次上的升华,使云南景颇族的政治文化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处于习惯规范调控下的景颇族社会几乎就是一种自发秩序。文章从具体的案例分析着手,展示了景颇族社会自发秩序的魅力;接着论证了这种自发秩序的合理性及其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的运行限制,最后阐明了自发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家务建设”在邦瓦寨引起的变化云南省陇川县邦瓦寨座落在县城东南面的高黎贡山余脉的邦瓦山梁上,面临龙江河谷,与潞西县的西山隔江相望,距陇川县城约十五公里,海拔一千四百米,属于亚热带气候。这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适宜种植咖啡、紫胶、桔子、砂仁、棉花等经济作物。宽阔的山场和常年不衰的青饲料对于牧放牛马骡羊等牲畜十分有利。邦瓦寨居住着单一的景颇族载瓦支(五、六十年前迁入的四户汉族和两户大山支景颇族,在语言习俗等一切方面都完全同化于载瓦了)。全寨一百四十六户人家散居在长约五公里的山梁上,分为上中下三寨,五个生产队,现有八百五十四人。解放前,邦瓦寨和其他所有的景颇族村寨一样,政治上处于土司山官的双重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景颇族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为例,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神话具有鼓舞精神、维系民族团结、规范道德行为的功效,并论述了神话在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指出了神话研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景颇族社会的半部落半封建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代景颇族社会是从部落或部落联盟社会向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社会过渡的,因它既脱胎于部落社会,又受封建社会的强烈影响,故一方面保留着原始部落社会的许多痕迹,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封建领主、地主制的不少特征,许多尚未消亡的而且是比较浓厚的部落因素与发展着的封建社会诸因素同时并存。若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作些比较,中国有些城市资本主义发展快,帝国主义势力强,而有些地区则封建势力强,还有一些处于部落、奴隶、农奴等历史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但起主导作用的政权是封建的和殖民地的结合体,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参照这个结论去观察认识景颇族近代社会性质,认为用“半部落半封建”来反映更恰当些。  相似文献   

11.
桑耀华
  桑耀华,男,云南洱源人。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史专业。原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云南大学政治课教研室哲学教师,参加过云南民族调查及云南少数民族简史、简志编写工作,现已离休。著作有:《德昂族简史》(主要撰稿人),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德昂族》,民族出版社出版;《茶水清清话德昂》,云南儿童出版社出版。参与调查、整理并编辑《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编辑《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辑《思茅、玉溪、红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主要有:《茫蛮和金齿族属试论》,(《云南社会科学》),曾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金齿国盛衰简论》,(《中央民族学院学报》);《景颇族山官问题初论》,(《民族学研究》第五辑);《论近代景颇族社会的半部落半封建性质》,(《云南社会科学》);《部落释义补正》,(《辞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解放初期,我国尚有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崩龙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黎族和珞巴族等民族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公社制残余.他们有的从事游猎经济,辅以采集和捕鱼,靠攫取大自然现成的野兽和野果为生;有的靠“刀耕火种”从事原始的农业.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是他们基本的生产关系.在有的民族中虽然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和剥削,但总的来说,他们并未跨入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13.
景颇族的丧葬充满了原始宗教的色彩,浪费极大。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该族尊敬、羡幕长寿老人的美德。该族是土葬、火葬和天葬等三种葬式并存,旧社会还有殉葬。凡是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实行土葬。不正常死亡的实行火葬:把尸体放在柴堆上火化,大块子的柴在下,小柴在上,一层干柴,一层湿柴,横竖交错,边烧边用棍子敲打尸体,防止尸体表面凝固火烧不进。儿童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是一个直过的边区跨境特因少数民族,自然资源丰富,但其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依赖集体的生存经济观念使得这个民族处于特困状态,改变这种观念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但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不能沿循一般模式,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如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扶持、高考的地区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等等.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边区稳定有着更为深远的涵义.  相似文献   

15.
亲属制度的四结构即:称谓结构、语词结构、意义结构与范畴结构,是从对景颇族亲属称谓体系的调查研究实践中,通过民族学与语言学两种角度的观察比较体会和总结出来的。近年来在对阿昌亲属制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四结构分析又一次帮助我认识了其体系的结构与演变。总的说,称谓结构、语词结构、意义结构与范畴结构四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体系的四个不同的侧面和视角。从不同视角,对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和综合,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体系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距今一百一十年前的一八七五年春天,云南西部边境的景颇族、傣族、回族、汉族民众,在中缅商路上的小集镇蛮允,奋起抵抗英国陆军上校柏郎(H·A·Bromne)“远征队”的入侵,击毙了侵略分子马嘉理(A·R·Mrgary),打退了侵入我国边境的柏郎武装部队。这一事件,是云南近代史上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第一次伟大壮举,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震惊中外的帝国主义侵华事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次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后果和影响,我们根据史料的记载,对腾越(今腾冲县)和蛮允(今盈江县芒允区)的抗英历史遗址作了考察,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实践,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和汉族地区相似,资本主义因素有不同程度发展,而以封建地主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蒙古、回、维吾尔、壮、苗、满、朝鲜、土家、布依等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而且处于封建农奴制发展阶段的藏族、傣族和少部分维吾尔族,处在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大小凉山彝族,以至还保留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的独龙族、怒族、佤族、傈傈族、布朗族、崩龙族、景颇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都进入了社会主义。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许多少数民族中实现呢?其原因之一是解放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优越性发挥了作用,使这些少数民族得以避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程序,走上一条适应各少数民族实际情况的特殊道  相似文献   

18.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归纳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云南省的种稻民族在婚姻家庭方面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普遍盛行“不落夫家”的习俗,第二,家庭规模不大。第三,虽然是父系社会,但妇女在家庭中仍有相当地位。这些民族是傣族、水族、布依族、哈尼族等。居住在山区、半山区的彝族、纳西族、藏族、景颇族等畜牧或半农半牧的民族却有另外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家庭规模较大,第二,父系血缘的家族、宗教相当发达。另外,居住在永宁的纳西族还残留着母系大家庭。根据以上特征,笔者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民族为例来研究其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观念中,周易总跟占卜联系在一起,似乎它是超乎人类智慧的神明启示录.其实,周易记载的是古人的行为,它是古人行为艺术的结晶,就其原始价值而言,周易是一部中国古代行为学著作.一、周易是一本关于古人行为的记录周易被称为神书,但在通篇周易中,没有虚无飘渺的神山幻境,没有乘云驾雾的仙人道士,没有变化万端的法术咒语,没有转世轮回之说,也没有诺查丹马斯式的预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地地道道的人的世界,是普普通通的人的活动.首先,周易中出现的各种景物都是人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人的活动场所及日常用品.它们包括:(1)自然景观及时空概念.如:天、地、日、月、云、雨、星斗、沫、冰、霜、光、山丘、幽谷、九陵、磐石、泥沙、陆地、坎(?) 、穴、郊野、河、大川、泉、渊、东、南、西、北、阴、上下、内外、百里、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七日、八月、年、日昃、日中、终日、终朝、昼日、夜、己日、初、终、迟等.(2)人的生产环境及生产工具.如:菑、畬、畴、井、茅茹、杞、瓜、苞桑、苋陆、丛棘、蒺藜、葛(?)、莽、树、林、木、干、桷、栋、藩、巢、弧、矢、易、资斧、贝、黄金等.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领导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八个省的红军游击队,创建粤赣边、闽赣边、闽西、闽南、闽东、闽北、闽中、浙南、赣东北、湘赣边、湘鄂赣边、湘南、鄂豫皖边、豫南桐柏山、广东琼崖十五块游击根据地,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一直到抗战爆发.闽中红军游击队、闽中游击根据地是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以王于洁为书记的闽中特委,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中,紧紧依靠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同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