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孙中山的政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曾提倡政党政治。但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使孙中山政党观发生变化,转而主张建设革命党并付诸实践。革命党政治的实质即是以党建国,以党治国,一党治国。在近代中国,这种革命党政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制衡与监督机制,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党专制,一党独裁。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中国政坛上出现了政党组建与活动的高潮。其间,政党的离合过程对孙中山早期的政党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来看,孙中山的民初政党政治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其近代政党政治思想的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中山的政党政治思想既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和西方意义上的政党政治思想,也与近代大众政党政治思想有别,具有明显的精英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党政治,组党建党,议论时政,从政参政,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主流之一。考察孙中山与民初各党派的密切联系,可以发现,孙中山做为革命元勋和民国首任总统,深受各政党欢迎。但他并没有盲目地不顾中国当时形势大力鼓吹民主政治,而是根据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从国家统一的大局和民主共和的远景出发,去引导中国幼稚的政党政治,为使中国出现规范的政治生活和各政党走上正确的轨道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孙中山在民初时政治上并非"消沉",也并非"醉心"实业。如果仅从同盟会与国民党的角度去考察和评价孙中山民初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是非常片面的。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章士钊、梁启超等民国初年的政治家、政治理论家关于政党、党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即都主张政党的宗旨在于谋求国利民福,建立良善政府,都认为政党是国民参与国家政权、治理国家的途径和工具,是国民作为主权者存在的标志,都认同政党获得政权的手段是通过竞争获得国民的支持,都肯定党争的意义.他们所希望的是建立起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实现"国利民福".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章士钊、梁启超等民国初年的政治家、政治理论家关于政党、党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即都主张政党的宗旨在于谋求国利民福,建立良善政府,都认为政党是国民参与国家政权、治理国家的途径和工具,是国民作为主权者存在的标志,都认同政党获得政权的手段是通过竞争获得国民的支持,都肯定党争的意义。他们所希望的是建立起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实现“国利民福”。  相似文献   

6.
二次革命失败后,为扫除专制,重建民国,孙中山在日本创建了中华革命党。为了增强该党战斗力,孙中山将凝聚其精英治国理念的五权宪法引入了中华革命党的组织架构,希望以此提高党员素质,增加党员实行五权政治的经验。进而,通过修改革命程序论,孙中山以党权取代军权,并将其作为统领民众进行民主建设的主导力量写进党章。与辛亥革命前的有关思想相比,孙中山此时初步形成了以党建国的民主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振兴道德是清末以来先进的思想家们关切的问题。孙中山历来注重党德、民德,在民元即倡导建设心性文明与物质文明社会。在随后的十余年间,不断提出有选择地发扬旧道统、旧国粹的主张。晚年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讲演民族主义时,更明确宣示,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便首先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并与"替众人服务"的新道德相结合,从而将其民德观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8.
政党意识形态观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指政党对意识形态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政党地位、政党意识形态、政党自身状况、历史文化渊源等是影响政党意识形态观的因素.科学的意识形态观是政党的追求.它认为意识形态是价值目标.但价值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符合实际;认为意识形态是工具,但必须以能不能凝聚广大民众、党员为标准;认为意识形态是行为准则,但不能僵化;认为意识形态是旗帜.但应当尽量包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苏联共产党等几大政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的政党发展危机与中国共产党治理超大国家的政治现实,引发从“政党治理”视角探究政党兴衰的思考。全球化的兴起、公民社会的涌动与治理理念的变迁给传统政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变化的社会中实现从传统“政党管理”到现代“政党治理”转型,并在大党治理过程中树立“治众”异于“治寡”的理念,是新时期政党发展尤其是大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台湾民主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台湾的政党制度也逐渐从国民党一党垄断权力的霸权党制转变为各个政党分享权力的两党制。究其原因,既有中美关系改善给国民党带来的外部挑战,也有党外运动和省籍矛盾给国民党带来的内部冲击;既有政治腐败和选举体制僵化给国民党带来的自身困境,也有儒家文化与自由主义观念冲突给国民党带来的两难处境;既有李登辉不当的改革措施给国民党带来的分裂和伤痛,也有党外势力的团结合作给国民党带来的打击和毁灭。  相似文献   

11.
从正面宣传"自由"到局部限制"自由",再到从价值层面上彻底批判"自由",孙中山一生对"自由"的态度大体经历四次转变。与这种多变性并存,孙中山对"自由"内涵的理解又是始终一贯的,即把"自由"视为绝对的无约束状态、工具意义的宣传口号以及权力之下的"法律权利"。从多变而一贯的自由观切入,是探究孙中山政治取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宣誓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孙中山自从投入反清革命之日始,便与宣誓的举措联系在一起。在他能行使话语权的阶段,他要求参加革命团体者必须宣誓。他不但要求他人,自己也一体实行。他对宣誓这种中华传统文化模式发挥到极致,并将其意义理论化。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独具时代特色和前瞻性的民生主义理论。他希望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实业等措施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均富的理想。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研究孙中山的民生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政党作业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始终,他既是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倡导者、组织者,又是百折不回的实践者,其政党作业的变征与与时俱进取向相脉承,其理念以矢志共和、精神至上相一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孙中山对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基本态度,从分析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具体内容入手,认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一方面主张对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义思想和民主共和政体必须加以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又反对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贯穿和体现在民权主义中的孙中山的民权观.  相似文献   

16.
肖飞 《船山学刊》2006,(2):123-12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孙中山自由观的理论特色:一是主张国家、民族自由;二是只有实行民权,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三是自由是革命的目的,但不能作为发动革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把从法国传来的自由、平等、博爱写在作为革命纲领的《军政府宣言》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革命创举,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走上了“西方的道路”。孙中山的自由观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即从强调“国民自由”开始,中经否定军人、官吏、党员的自由平等权利,最后转到“要大家牺牲自由”,去争取“国家自由”。否定党员在党纪国法范围内所应享有的自由平等权利,既挫伤了党员的革命积极性,又导致了党的分裂。争取“国家自由”虽然具有正当性,但把国家自由与人民自由对立起来却造成了严重后果。自由需要宪政制度来支撑。孙中山认同宪政,但因强调为国家争自由和自由“要附属于民权”,结果在中国出现的并不是西方式的宪政,而是东方式的威权统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孙中山的知行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之所以有不同的结果,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指导革命实践的知行观是不同的。虽然两人都以革命领袖身份、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知行关系,但他们是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探讨知行关系,对知行孰先孰后的结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系统思维观是中国古代系统思维观的承传和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宇宙进化系统与社会进化系统的揭示,对未来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勾画及对系统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仍然能够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继承与发展.在吸取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并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与时俱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等纳入党的建设中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