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庭内进行的暴力行为。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它涉及到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等的暴力行为,还包括家庭成员有意破坏家庭财物的行为。有的人在施暴的时候,不是骂人或打人,而是摔用具、砸东西,这不仅造成家庭财产损失,而且给其他人带来很大的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行为不仅严重地侵害了当事人的健康权、人格权和人身权,还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是社会转型时期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姚昕 《南都学坛》2008,28(2):112-113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溺爱孩子酿恶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放松教育造恶果——父母监控不当;缺陷家庭子女易失足——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庭成员坏榜样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教养行为不当四个方面。加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应做到: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点所在;家长要掌握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科学方法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现行的证据规则在证据的采信、认定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家庭暴力案件的特点,这不利于保护家庭暴力之受害人。为了更好地惩治家庭暴力,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之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在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上,普遍存在干预难、取证难、认定难、处罚难等问题.海南的家庭暴力既具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针对海南家庭暴力的现状,可设置三道闸门加以防范:一为个人道德自律和家庭及亲友成员的内部调解;二为社会力量的介入;三为公权力介入的防治.三道闸门互相配合,环环相扣,真正地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亲情犯罪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亲情犯罪挑战道德底线,破坏社会秩序,引人关注。传统道德约束力降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家庭暴力等是亲情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重塑家庭道德观、构建家庭矛盾化解机制、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以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防范亲情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范围内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的问题。家庭中的弱者,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都有可能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和父权制传统陋习,它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笔者认为,反家庭暴力,主要应做好三件事:一是预防暴力的发生;二是制裁施暴者;三是向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和保护。因此,预防、制止和惩治家庭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妇女问题多发生在占全国妇女80%的中国农村妇女身上.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未经表决通过了《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指出“应促进特别针对家庭暴力行为和对妇女的各种形式暴力行为的研究.”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特别关心的家庭问题之一,就是家庭暴力.为此,我们对华北地区农村30名妇女受暴力侵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家庭因素出发,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有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两部分。在父母子系统中,主要有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性别特质和父母的期待三方面;在家庭环境子系统中,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地位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三方面。因此,应从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重视父母的共同教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入手,促进个体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影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影响。主要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子女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容易走进误区,过分重视智力的开发,过分重视技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意志的磨练,行为的养成,健康的促进等。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其一生的幸福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家庭健康教育作为幼儿时期家教的重要内容来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更新家教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让家长树立起…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减少和消除家庭暴力及保护受害人的目的,立法者应当对下列基本问题作出明确认定与释明:家庭暴力的区分界线与类型、主体与空间范围,公权力干预家庭暴力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及干预原则,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性质、立法模式。家庭暴力通常是指发生在亲属之间的较严重不当对待行为,提议引入"关联人"概念,将具有特定亲密关系人之间发生的暴力纳入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有边界的,按一个理性人的判断,能够区分家庭暴力与家庭成员处理矛盾的合理行为之界线。为保护个体的人权,及时制止家庭暴力,公权力责无旁贷。家庭暴力防治法应明确积极干预、程序正当等原则。为克服现行法因欠缺防范家庭暴力和救助受害人的具体措施而难有成效之局限,我国应借鉴域外相关立法经验,制定单独的、综合性的家庭暴力防治法。  相似文献   

14.
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家庭本身或者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泥潭。残缺型家庭、放纵型家庭、粗暴型家庭、父母有不良恶习型家庭、缺少思想沟通型家庭都是“不健康”的家庭,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家长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安宁、团结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的存在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稳定,妇女又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该文就家庭暴力的内涵、形成的原因以及《新婚姻法》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规定作了探讨,这对于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对广大妇女所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当前,我国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使广大妇女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破坏着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深刻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理性思考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途径,对于保障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家庭环境与差生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差生的成因,从家庭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们一般认为与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方式等有关。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以与学校和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宁,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通过探讨家庭暴力的原因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关措施,旨在为防范、消除家庭暴力、建设温馨和睦家庭及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8,(23)
家庭暴力是指在婚姻关系或者固定的男女同居关系中发生的暴力侵犯行为,而导致一方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案件。在美国家庭中,90%的家庭暴力行为来自于男方对女方的攻击、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攻击。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20.
基于性别平等考虑,一般都认为妇女是遭受家庭暴力最多的人群,似乎儿童比妇女更少受到家庭暴力侵犯。但据调查,童年时期受暴经历可能是青少年心理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潜在原因,而童年时遭受的身体伤害26%来自父母。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司空见惯、普遍、合理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自治正当性和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原因进行思考。司法是家庭暴力受害人保护的最后屏障,而国家进行必要和适度的司法干预是禁止针对儿童家庭暴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