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内核是理性。历史认识中的理性主义原则是他的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核心是历史研究应当以发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性为宗旨。以此为出发点 ,伏尔泰提出了历史理性的观念 ,并在这之上建立起了他的理性史学思想 :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 ;历史研究要揭示宗教历史的野蛮与虚伪 ,清除宗教思想和恢复真正的信仰 ;迷信宗教最终被人类理性所取代 ,这就是历史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先驱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 ,提出了理性主义进步史观 ;他把目光从传统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文化史 ,开文化史之先河 ;他批判了传统的西欧中心论 ,提出整体史的研究方法 ;他还首次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所有这些思想精华和将其理论付诸实践的两部史著《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使之享有西方“近代历史学的先驱”这一不朽称号。但是 ,伏尔泰对人的理性过分夸大和对中世纪的论战性的否定 ,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史家反击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伏尔泰文化史观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首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作为历史发展的衡量尺度,提出了与只注重政治、军事、外交的传统史学相异的崭新的文化史观,开创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史领域,体现其文化史思想的代表作《风俗论》和《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了其文化史研究的基础,并提供了文化史范式。  相似文献   

4.
伏尔泰简论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他们是一批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他们在与宗教神学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都程度不同地经历过艰难曲折、英勇顽强的战斗历程,其中尤以伏尔泰的经历最为复杂、曲折、动人;他们都写过许多抨击宗教迷信和专制暴行的战斗檄文,其中也以伏尔泰写的作品最多,题材最为广泛;从他们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还没有完,在这方面同样是以伏尔泰最  相似文献   

5.
伏尔泰认为真实是美的第一要素,戏剧情节要符合历史的实际;莱辛则认为性格才是戏剧表现的重心,作品为了表现性格可以改编历史。莱辛对人物性格的强调与他试图要建立市民悲剧的主张联系起来。伏尔泰的戏剧观以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为基础;莱辛对戏剧的认识则以古希腊特别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为根基。在启蒙大潮中,莱辛思想的古典色彩与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的笔名。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被人们称为“科学和艺术共和国的无冕(miǎn)皇帝”。“思想解放的号手”。伏尔泰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作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更是反对宗教迷信、反对专制和强权,崇尚科学、倡导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英勇斗士。伏尔泰的思想影响不仅局限在法国,他的思想影响了和影响着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何辉 《国际公关》2014,(6):88-90
正《风俗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伏尔泰从1740年开始撰写,1756年在日内瓦出版。1765年伏尔泰发表了《历史哲学》,后把它作为《风俗论》的导论。2伏尔泰《风俗论》的出版比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稍晚,与后者相类似的是,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中国的悠久历史在伏尔泰的眼中,中国是个拥有4000多年光辉灿烂历史的古国,而且他指出,中国的历史是信史。在伏尔泰的心中与笔头,中国  相似文献   

8.
一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声望。他的一生,是在反对封建制度政权和教会反动势力中渡过的。伏尔泰知识渊博,著作丰富(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他的哲理小说。这些小说之所以保持了艺术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根据启蒙思想内容的需要,找到了适合的艺术形式。它们一般都是以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阐明某种哲理。《查第格》(1747)、《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是其哲理小说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在西欧各种文艺思潮波涛喧腾的大海中,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是应顺时代潮流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又是启蒙思想的结晶.就其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而言,则堪称为以虚论实、寓理于形的优秀范例.  相似文献   

10.
十七世纪末,法国耶稣会教士开始到中国传教。他们在信件和出版的书籍中对中国的介绍,使法国人“发现”了这个遥远的中华帝国的古老文明,从而在法国兴起了“汉学”和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的史书和以中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种对中国的介绍在法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人甚至认为它“部分地陶冶了十八世纪人们的思想”。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谈到中国,虽然或褒或贬,各有不同,但对中国感到兴趣则是一致的。在所有这些思想家中,始终以赞扬的态度来评述中国的,是公认的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伏尔泰把欧洲人“发现”中  相似文献   

11.
博杜安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历史理论家,他对历史方法的探讨开始了法国人文主义者重新界定历史的企图。他的“整体史”观念是要通过融合法学研究、制度史研究和社会研究,扩大历史研究领域。因此,博杜安的整体史观念是西方史学迈向近代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要求中国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立场,充分发挥与工农相结合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作用,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唯物史观的伟大胜利。学习与运用唯物史观是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和奋斗宗旨。党的创建业绩及其90年的不平凡发展道路,生动地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新文学先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尝试运用进化文学史观研究并书写了外国或中国文学史,显示出进化文学史观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突出缺欠;进化文学史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阶级论文学史观相比异大于同得小于失,同现代性文学史观相比同大于异失小于得,惟有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方可视为科学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4.
"阶级论"的文学史观一度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重要治史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斗争学说。李大钊等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革命文学"的倡导实践者及"左翼"文学工作者均为其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是"阶级论"文艺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参与者,促使了"阶级论"文学史观走向成熟。回顾与重审"阶级论"和"阶级论"文学领域中的流变,可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对原始社会的家庭思想非常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家庭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史观的应有内容。艾思奇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思想作了具体阐述。归纳总结其家庭理论的成果与缺失,对于还原唯物史观发展的历史,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历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学历史观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内容与形式、虚构与真实、主观与客观、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文论的基本问题 ,但我国理论界对之的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文史关系、文学的“历史感”和文学的“历史精神”正是文学对历史的言说。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唯物史观所指明的方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可以说,唯物史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作为20世纪下半叶兴盛的西方社会思潮,它的发展时逢科学技术进程的历史转折点,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性别视角对现代科学做了全面的反思,体现出女性主义独特的科学观。文章尝试着对女性主义科学的兴起背景和主要特征进行探讨,并对此做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同时更善于笼络和驾驭人才。他的人才观主要包括育才、举才和驭才观。废科举、兴新学、倡游学构成了他的育才观;广泛收罗、兼收并蓄、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不限成例、破格擢用构成了他的举才观;而结之以恩义、厚之以爵禄、威之以刑杀则构成了他的驭才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历史观与艺术创作有着直接且紧密的关系。作为艺术院校大学生,其科学历史观的形成与树立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及承担道德历史使命等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历史教育及科学历史观的培养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