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归庄(1613~1673)是清初著名的遗民文学家,擅长书画。他的诗文已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整理出版了排印本。尽管整理者广泛搜集归庄的诗文篇什,但仍有遗漏,笔者在康熙年间陆次云编辑的《皇清诗选》中发现了一首不为排印本《归庄集》所收录的归庄佚诗。这首佚诗题为《次答陈皇士怀  相似文献   

2.
作为十七世纪立场最坚定的明遗民之一,王夫之在其正统思想中植入了遗民群体对生命价值与使命的深刻思考,并重估了正统论中若干关键性概念。他首先强调华夏治道与民族身份、特殊地理空间的对应关系,确立易代之际遗民存道的必然性。同时又在一个大的历史视野内,重新评价了统一和善治之于王朝正统性的意义,消解了清朝对士大夫群体在合法性上的吸引力,最终在正统复兴与遗民存道之间建立起关联,为遗民群体的存在构建了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3.
《墨竹诗翰卷》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书画家归庄赠给友人路安卿的遗墨。此书画卷师法宋遗民郑所南之"无根之兰",绘"无坡之墨竹"寓意不认当朝的遗民情怀;所题越游诗九首未收入《归庄集》,诗歌表面吟咏游玩山水,实际是告诫勿忘国耻,寄望中兴;卷后附顾炎武的题识寓人琴之思。该书画卷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还是归庄、顾炎武、路安卿三人易代之际在历史朝代的夹缝中惺惺相惜、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诗歌经历了由靡弱到性灵的转变,清朝建立后,又重提经世致用向着师古崇雅方向转变.如果说,遗民文学的风貌代表了鼎革之际的创作风貌,那么山左"贰臣"诗人群及其台阁诗歌的创作则代表了清诗的发展脉络.其既有遗民文学的痛苦呐喊,也有台阁文风的悠游不迫,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8):133-137
服饰是认识、理解历史变迁的绝好史料。瓜皮帽是形成于明朝,流行于明、清、民国三代的一种首服。明初,由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全国,不仅饱含着"天下一统"的政治寓意,更是起到了身份标识的作用。满清入关以后,由于吉祥的政治寓意及良好的实用性而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最主要的便帽。清朝覆灭后,随着"西服东渐"及实用性的减弱,瓜皮帽由此成为了清朝遗民寄托亡国之思的符号及遗民身份的象征。其流行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饰与社会变迁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任士林是元代中期江南地区下层士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精神世界很复杂,心态经历了从苦闷徘徊到积极进取的发展变化过程。他埋怨元朝不开科举,对亡宋抱有怀念和眷恋之情,称赞宋人谢翱、方凤抗击元朝的英雄事迹,但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考量,他又替元朝的大一统和蒙元统治者歌功颂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胜国遗民的日渐故去,任士林的遗民情结也逐渐淡化。在经历苦闷徘徊之后,晚年他从奉化来到杭州,攀附杜道坚和赵孟頫。由于文学上的造诣和影响,他的人生境遇发生了转变。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元中期江南地区苦苦挣扎的中下层士人的心态变化过程,以及他们不甘心被命运摆布的积极进取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7.
郑成功收复台湾作为抗清根据地,一批注重汉民族气节的仁人志士跟随明郑政权东渡台湾,形成台湾明朝遗民群体.他们坚持汉族"华夷之辨"的儒家正统观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明郑政权在同清朝政府的斗争中,又产生分据台湾对抗清朝的本土意识.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明朝遗民对抗满族统治的民族精神,在避居台湾后转化成热爱台湾这块不受清朝统治土地的本土意识.这种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并存与互动,构成台湾汉族民众反抗清朝满族统治的两个思想层面.  相似文献   

8.
李帆 《社会科学战线》2022,(1):89-99+282
清季民国之时,学界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较为充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胡适、钱穆等人的清学史论述成为主流,那些代表某一特定立场的著述却很少被关注,罗振玉的《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就是一个典型。《本朝学术源流概略》的撰述,不仅有突出的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色彩,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罗振玉固有的文化、思想理念以及对民国学风、世风的不满,回应现实的意味浓厚。相较于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的相关著述,《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坚守中国学问体系,以固有学术立场解析清代学术,西学成为排斥对象,与罗振玉的早年作为和交汇中西的其他专业著述颇为相异,这是他出于自身的文化、学术立场之考量而有意为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郑孝胥和晚清文人的文化遗民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遗民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民".同以往"易代"不同,清王朝的崩溃对文人而言已不再只具有政治含义,而更富于文化含义.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文化失落的痛苦使他们具有一种共通的"文化遗民情结",他们的所有言行几乎都与这种"情结"相联系.从文化遗民的意义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矛盾、复杂的郑孝胥,更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纵观阿尔都塞的一生,思想中布满了"断裂":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逐渐转变为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以及晚年被很多人误认为的反马克思主义者。这当中,他对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认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通过对他早期论文集《黑格尔幽灵》中不同时期论文的文本分析,可以清楚地勾勒出阿尔都塞在重大哲学问题上的立场转移。而这正是他得以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厘清这一线索,更加有利于对其成熟时期的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1771年,土尔扈特等部从伏尔加河东归故土,给故乡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清朝统治也从此影响着他们的史学传统.通过对几篇18-19世纪"土尔扈特系谱"的研究,可以取得对这一历史过程的初步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卫拉特史学从对清朝"输出"历史知识开始向"接受"清朝官方史学知识转变:使用了土尔扈特东归后清朝分封后的冠名;系谱更多表现的是贵族阶层受清朝皇帝册封的历史;编纂体例受到清朝表传体例的影响.这些转变说明,土尔扈特蒙古人被纳入清朝藩部体系后,其史学意识无形中已被打上清朝官方史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藏楼在郑孝胥的生命里是有重要作用的,他的诗集就是以海藏楼来命名的.海藏楼内外的郑孝胥反映着他易代之际矛盾而痛苦的心理历程,也记录着他从一个文化遗民到卖国汉奸的历史变化,走出海藏楼正是他生命的转折点.海藏楼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与文化象征意义,解剖海藏楼与海藏楼诗对于我们认识郑孝胥以及当时的"文化遗民"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顾炎武与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兄弟是舅甥关系。在明清鼎革之际,舅甥之间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顾炎武对明朝忠心耿耿,孤高自守;徐氏兄弟成了清朝的显贵。在康熙时代,徐氏兄弟处在为朝廷笼络士类的显赫地位,收拾四海人才,却未能笼络住自己的母舅。顾炎武对徐氏兄弟怙势气焰痛疾至深,徐氏家族在昆山的权势和劣行,是顾炎武长期北游,至死不回故乡的重要原因。但舅甥之间的骨肉关系也存着某种不可切断的联系。从中可以看出遗民学者要保持苦节,殊非易事,因为他们无法摆脱所处的时代,同时也可以看出顾炎武孤忠磊磊、至老不渝的遗民立场及其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写有不少谈遗民的文章,在民族命运面临深重危机的情境中,周作人与遗民文化的此番对话别具深意。周作人的遗民话语呈现了遗民思想与生存的真实性、复杂性,他肯定的是思想通达而兼具民族气节的遗民,对历尽劫难仍保有闲适情趣的遗民深具同情。在移民、忠义、降节者几种乱世人生选择中,周作人对遗民式生存有所肯定,然而其“以气节为时俗”和“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思想观念又使他对遗民式生存进行了价值颠覆。  相似文献   

15.
抗日保台斗争失败造成的巨大伤痛,是丘逢甲内渡后力持和坚守维新立场的内在动因。从"百日维新"之前到戊戌政变之后,他对清朝腐败统治始终表示极大的不满,以全面改革作为政治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依据自身实践,将兴学育才作为中国变革的一项根本性举措,并主张通过"尊教"来统一人心和保存传统文化精华。这些思想受到康梁等人的影响,又颇有特色,为维新思潮的表现形态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样式。  相似文献   

16.
归庄文学思想述评陈洪明末清初的近一个世纪中,社会、政局虽经天崩地解之巨变,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却繁荣而多姿。其间颇有特立独行之士,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如李渔、金圣叹、顾炎武、钱谦益等,而归庄亦为其中之归庄,字玄恭,是归有光的曾孙,生于万历末,...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14,(2)
江户幕府时期的日本,其对华观呈现出十分明显的矛盾现象:一方面贱视清朝,视清朝为"夷狄",坚持拒绝与清朝通交的立场;另一方面,却又特别重视清朝,视清朝为日本主要的威胁。日本江户幕府虽然与清朝没有官方交往,但却利用其周邻外交和唐船贸易的信息渠道,在搜集清朝"三藩之乱"、乾隆帝南巡等政治情报的同时,尤其重视搜集舆地、军政、武备技术等清朝军事方面的情报。贱视清朝,主要是从文化心态层面出发的,江户幕府主政官员深受儒家"华夷观"的影响;重视清朝,则是从现实层面出发的,毕竟当时的日本国力较弱,并不具备与清朝抗衡的军事实力。如此看似矛盾的对华观,也正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涉华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黑龙 《北方论丛》2011,(6):90-93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出使准噶尔汗国,意在了解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对喀尔喀问题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说服噶尔丹承认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管辖权。随后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由"限制、笼络"到"武力平定"的转变与此次出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马立民 《兰州学刊》2011,(5):168-171,176
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革新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一环,它在新旧嬗替的剧变中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当时有欧美模式与日本模式两大体系供张之洞等人选择,同文同种的关系,加之日本教育的近代特性、儒家传统及君主体制等多重因素,使中国最终选择了日本模式,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与此同时,自由、民权等西方思想亦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代遗民,张隽的生命意志有不被父兄子女理解的悲哀,于是在他的周围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遗民群落,以宴饮、唱和抒发黍离之悲;以不辍之著述、抄书来延续有明政治及其丰富的文化构成,衍绎了独特的遗民文化之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