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析了21世纪开发扶贫所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指出了贫困地区进入市场是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市场本身是开发式扶贫最根本的力量;提出了扶贫行为市场化的对策,从而为新世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旅游扶贫作为全新的扶贫模式,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使贫困地区人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对贫困地区湖南省永顺县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改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能够促进农户减贫增收,是一条可选的精准扶贫路径,是一条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出路。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精准扶贫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其次,在此基础上集中探讨农产品全产业供应链模式、双向流通供应链模式的路径创新。最后,提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尽快使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对于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尽快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呢?从笔者在一些贫困地区所接触到的问题来看,除外部提供各种必要的扶持外,关键是在于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县一级干部的领导与管理水平。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是世界性课题,而对于中国则更为紧迫。为了引起人们对世纪末扶贫攻坚的更加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贫困地区形成的原因以及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同时对政府的扶贫职能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要推进我省的扶贫开发,不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贫困地区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扶持力度,还要更新扶贫观念、创新扶贫机制,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扶贫模式应当包含三个因素,即扶贫主体、扶贫方式和扶贫受体。  相似文献   

7.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本文提出了研究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定量分析的数据收集层次。中国贫困地区个案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水平、劳动技能水平与知识教育水平都与其家庭经济收益大小有着某种线性关系。因此,今后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导向应向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倾斜,这是贫困地区能否全面脱贫致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项目的运作机制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手段的扶贫方式也被称为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发展地方产业,提升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但是,产业扶贫项目在基层运作的过程中,是否真正能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武陵山区4个贫困县展开调查。通过对产业扶贫项目在地方社会的3种运作模式(干部承揽的产业扶贫、依靠“大户”或“公司”的扶贫项目、依靠农户参与和合作推行的扶贫项目)的考察,认为地区产业发展和经济提升未必一定会带动贫困者能力提升并脱离贫困的生活困境;而中央设计扶贫政策的目的与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和施政动力之间、产业发展理念与扶贫理念之间存在着的张力导致了产业扶贫项目这一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被扭曲,因而并未真正达到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不仅是涉及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稳定、安全的战略问题。自国家实施扶贫工程以来 ,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已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民族贫困地区的人文素质成为制约扶贫开发的严重瓶颈 ,因此 ,我们应当大力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人文素质 ,以进一步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开发方式,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旅游生产要素是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我国旅游扶贫实践长期采取的是资源驱动型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生产要素不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瓶颈。贫困地区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各种旅游生产要素;提升劳动、土地和旅游资源等旅游初级生产要素利用效果;创新和发展企业家才能、技术和信息等旅游高级生产要素,形成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扶贫新视角———信贷扶贫到户文/田永强一、问题的提出信贷扶贫到户,是指信贷资金通过扶持有关产业、有关项目,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贫困地区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这一最终目标的政策行为。这里所说的信贷扶贫到户,既不同于传统的乱撒“胡椒面”,也不同于集中资金“...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北科技扶贫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北17年科技扶贫中,以科技支撑农业产业,以产业带动陕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具体做法和成绩。讨论了科技、产业和扶贫之间的关系,认为发展产业是陕北科技扶贫的基础,发挥科教单位的技术优势对扶贫进行科技支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广泛吸收高等院校参与,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扶贫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匹配的扶贫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贫困对政治稳定、社会团结以及环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消灭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虽然贫困地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宏观上也将受益,但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强者经济”,由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同时,过去体制下对贫困地区行之有效的一套倾斜斜保护政策,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将受到冲击和逐步弱化。 1994年3月,中国政府向贫困全面宣战,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用七年的时间帮助八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央部委、直属机构及各大总公司纷纷与各贫困县定点挂钩。“不脱贫不脱钩”。这是大义大善之举。《万荣归来》这份考察报告如实地展现了万荣县的历史文化和农业、工业等方面的概况,对万荣贫困的根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勾勒出了万荣人民为脱贫致富所作的诸多方面的努力之轮廊,反映了万荣人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风貌。 国家统计局依据万荣考察报告,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三大目标”,提出了《万荣扶贫策》——(一)组织资金与人力,扶持万荣“西水东调工程”,(二)开拓万荣苹果市场,定万荣苹果市场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我国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由于贫困地区在知识经济认同上存在诸如思维方式滞后、依赖单纯劳动力和政府扶贫政策资金以及产业结构单一、适应性能缓慢等偏差 ,没能产生较高的知识经济贡献率。为此 ,我们应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重新审视 ,采取转变观念 ,构建知识经济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有效诱导劳动者进行知识投资、改革教育体制等策略 ,以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宁德地区脱贫进行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一些关于脱贫致富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有:贫困地区人民需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脱贫需发挥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滴水穿石"的韧劲相结合;脱贫需要物质文明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并举;扶贫需要切实发挥好农村党组织在脱贫致富中的核心力量;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相关问题引起政府、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概念和体系入手,结合四川省凉 山州调研情况构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体系运行机制,通过分析其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因素,得出 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体系能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农户信贷市场参与行为是影响信贷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理论,从借贷观念、财富认知和生活逻辑三个层次构建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市场参与行为分析框架,并以内蒙古、山东两省的经验数据进行佐证。研究表明:借贷地方性知识作为影响农户生产生活的金融文化背景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市场参与行为具有潜在的规约和引导作用;农户的信贷市场参与行为在同一地区呈现外部一致性,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强调帮扶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应重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需求的群体性和区域性特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进行信贷扶贫工具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教育扶贫特别是职业教育扶贫占据重要地位。在职业院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既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然而,由于部分职业院校就业率持续走低,精准扶贫工作未得到有效重视,教学机制有待完善及精准扶贫体制建设工作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消除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完善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与精准扶贫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