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产品及其商标必须国际化。在对比分析我国汉字商标与英文商标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汉字商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其国际化(英语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为此 ,《商标法》被作了第二次修正。修改的内容涉及到商标权利主体、商标保护客体、商标申请和注册程序、驰名商标制度、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等。这次对《商标法》的修改可谓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中国商品商标的英语翻译却不尽如人意,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汉语拼音在商标英译中的粗放应用。英文商标在起到商标基本的标示作用、导购作用和广告作用的同时,要顺应目标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商标翻译者在使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标识时应努力做到"顺应、传神、传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收集并建立英语商标词小型数据库,对英语臆造商标词的构成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英语臆造商标词并非完全凭空臆造,而是十分科学的,因为它们多是采用能说明产品特点的词或词根,通过缩略、组合,拼缀、词缀、变异等构词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出来的新词。研究英语臆造商标词的构成对我国商标的国际化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作为企业和商品门面的中国商标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对英、美、加、澳、新等五个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方消费者对英文商标比较偏爱;商标翻译中要采取动态顺应策略解决跨文化问题。调查结果对中国商品商标英译的具体技巧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商标命名的取向性与商标翻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商业竞争迈向国际化的今天 ,作为企业形象直接代言人的商标日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商品的命名都有一定的取向性 ,商标也不例外。从商标命名的取向性入手 ,分析和探讨了商标翻译中的取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承用中国传统汉字的同时,创制了不少日本独有的“国字”.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字”已被汉语辞书所收录,甚至成为现代汉字的正式成员.鉴别日本“国字”资格,梳理“国字”逆输入之历史,确认日语音训,推荐汉语读音,这对于辞书编纂及国际化背景下汉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的语音和文字对外来商标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来商标词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语境因素是现代汉语的语音和文字。现代汉语的语音为外来商标词提供了语音范式,诱导外来商标词遵循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汉字不仅表音而且表义,这要求外来商标词的汉译者不但要关注译音是否和谐上口,而且要充分注意汉译后的商标词可能引发的语义联想。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国际市场,作为商品象征的商标也将在国际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商标命名必须考虑文化因素。从人际关系、思维模式、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因素与商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进入国际化的商标必须考虑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专利技术档次不高,专利和商标国际化水平低。本文在调研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制约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汉英商标词实质上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在跨文化交际中又是一定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商标、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功能,汉英商标词文化属性、特点的分析,探索汉英商标词跨文化解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南省25项名企商标音译的调查发现,商标英译过度使用汉语拼音,忽视文化因素,缺少英文译名。从翻译文化转向视角提出湖南名企商标英译,须注重湖湘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据此提出商标英译的三条原则:代表商品标示原则、企业理念宣传原则、湖湘文化推广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驰名商标域外保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一些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利用自己的商标信誉在国外开拓了市场。但由于我国许多厂商对出口商品商标保护意识不强,我国的许多知名品牌时常遭到"抢注"。我国的企业为防止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应当实施及时在国外进行商标确权、办理商标国际注册等策略,以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域外保护。  相似文献   

14.
TRIPS协议作为世贸组织框架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体制 ,其对驰名商标问题作了特别的规制。比较我国驰名商标法制与TRIPS协议相关规定 ,我国在驰名商标的立法层次、认定主体、认定标准、权利保护等方面须以TRIPS协议为指导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在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过程中,未注册商标的私法救济问题始终是一个难点,在保护的必要性、理由、实现方式等问题上,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意见。在自愿注册原则下,未注册商标属于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规范分析发现,扩充解释《商标法》第31条中“在先权利”无法对普通未注册商标提供保护,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款的解释适用也无法对普通未注册商标提供保护。《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当细分普通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商号等其他商业标记发生效力冲突的可能情形,明确其在哪种情形下受到保护以及受到何种程度的保护,完善对普通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规定,充分发挥商标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商标就是商品的标记,是建立一个品牌口碑最常提到的字眼。因此,商标命名对于商品的销售情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英语商标的构成和分类进行论析,着重从语言、文化和心理三个角度探讨中国商品英语商标的命名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商务英语翻译领域,商标翻译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文商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不仅有不同汉字与英文单词之间的转换,还有不同文化认知之间的转换,而文化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认知中集中体现出来。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中文商标英译中的常见方法,以更好地明确中文商标英译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防御商标制度看防御商标存在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商标能够主动预防他人利用驰名商标的影响力对商标进行淡化等行为,从而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同时能防止消费者对驰名商标产生混淆、误认或者产生某种联想,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国家相继取消了防御商标制度,这也造成了长久以来对于防御商标存废问题的争议。结合日本的防御商标制度来分析防御商标的利弊,以探究防御商标对当下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意义,并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和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外国有关国家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措施比较完善,立法也较早,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公平竞争; 而我国的旧《商标法》对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依据基本欠缺,屡次出现恶意抢注而损害在先使用人的权利,尽管修改 后的新《商标法》加强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但与外国的立法相比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20.
驰名商标对占有市场有着绝对的意义,任何淡化行为对驰名商标都将构成难以逆转的损害。自我淡化与传统的淡化相比,在淡化的主体或淡化的形式上都不相同。现实中,企业对驰名商标被淡化的情形已经非常警觉,但是对驰名商标自我淡化的情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范。探索驰名商标自我淡化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防范对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