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45-153
云南省营养改善计划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全面开餐,从2014年11月起,云南省与国家同步提高标准,国家试点县与省级试点县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均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达到每生每年800元,全省480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这一惠民政策创造的巨大红利,是全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县份和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再加上政策执行者对该项政策内涵以及重要性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政策设计中自身存在的时效性等主客观因素作用,导致贯彻执行中出现了认知型、敷衍型、筛选型、效果弱化执行等问题。为了确保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教育惠民政策完全惠及广大农村学子,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以彻底解决好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执行主体的政策认知水平,完善政策执行保障机制,改进政策的执行方法,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内研究者分别从教学现状、专业发展现状、生活现状和健康现状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生存现状展开了研究,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认为该问题的研究取向尚待深入,范围有待拓展,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对策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4.
公共政策的执行实际就是政策工具的选择过程.不同的政策工具选择对政策目标的达成有不同的影响.以政府财政资源为基础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可资利用的治理资源.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为例,从政策工具的视角来考察财政资金的运用,分析财政型政策工具在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和问题,可以为思考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调查表明,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口出生率较高、新生儿性别比偏高、生育质量有所下降.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会影响少数民族人1:1自身发展;导致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比较优势拉大并进而影响民族关系.造成上述问题既有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的问题,也有传统生育文化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族生育政策,加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从而降低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叶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270-272
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需要国家与地方共同做出努力。从国家层面来看,一是要尽快完善教师流动的政策法规,二是要全面深化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三是要集中统筹管理教师工资系统;从地方层面来看,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二是要稳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福利待遇,三是要不断完善师资调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来宾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开设存在以下问题:师资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存在结构性缺编;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低下,工作条件艰苦;县城班额越来越大,各种教育资源更加紧张;部分主科课程教学内容过多,而教学时数偏少不够用;个别学校领导对课程开设认识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继续优化教师结构,尽可能地改变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状,开齐开足课程;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学校的硬件设施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淡化考试评价体系;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切实增加教师工资、改善福利待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重视副科科目的开设,减少主科挤占副科课时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政策在农村地区遇到了执行上的困境。究其原因,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在价值取向和内容上的失范与失衡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寻关照农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和生存场域的义务教育课程政策是促进农村社会顺利转型和解决农村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1):41-44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处于旺盛时期,农业领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限,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城市化进程滞后等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因政策差异而呈现出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分析典型政策的执行过程,总结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对于深刻认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复杂性,改进政策执行过程、增强政策执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农村厕所改造政策是当前中国各地正在推行的典型政策,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借鉴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执行资源、机构特性、系统环境以及政策执行者的价值偏好等因素,是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村厕所改造政策执行成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自主性政策执行、曲解性政策执行以及象征性政策执行现象,导致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突出。据此,提出了矫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增强政策执行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农民收入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同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农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这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和制度的原因。当前,必须通过强化政府服务农业意识、调整农业结构、精简乡镇机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收入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同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农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这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和制度的原因。当前.必须通过强化政府服务农业意识、调整农业结构、精简乡镇机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近一半学龄儿童在农村,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树立“教育公平”的教育观、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教育,因其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的农村基础教育更是扮演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重要角色。与旧中国相比,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变迁历程。笔者通过对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宏观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和基础教育政策形成机制等因素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泽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41-43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直接原因是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根本原因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划分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为此,应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并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1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伴随经济增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甚至出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超过国际警戒水平的情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均衡平稳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以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城乡均衡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民族地区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的探析,有助于纠正该政策在民族地区执行中的偏差。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标准与当地现实不够适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够到位,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认识不足,其他社会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参与;目标群体对机构养老服务政策接受程度较低;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部分老年人迁移;传统家庭养老及互助养老对机构养老存在挤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政策执行效果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如何贯彻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精神和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政策安排至关重要。在对江苏省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进行了考量与分析的基础,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江苏省农村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二是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三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和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过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不足、投入主体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投入主体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投入主体的重心,加大投入量;扩大投入主体的范围,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