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听力焦虑等情感因素影响着听力学习效果。听力学习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够减少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对非英语专业本科新生的英语自主听力学习焦虑进行了调查,旨在对听力学习中的听力焦虑和听力策略进行教学实证研究,探讨情感因素在大学新生学习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为听力教学改革提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形式对118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程度和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听力焦虑在大学生听力过程中普遍存在,且听力焦虑与听力策略、听力成绩呈明显的负相关;听力策略的使用能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习要重视听力的训练,要认真解决听力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抓住听力训练的若干点,切实进行外语听力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听力是我国学生的普遍弱项,其具体问题和困难究竟何在呢?笔者就此在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自由式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统计归类与对策分析。问卷结果表明:生词是学生大学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学生花在听力方面的时间并不少,听力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统的听力技能与统习技巧训练及总体学习方法的引导。对学生解释听力的过程、听力理解的实质、记忆的规律与注意力的特点等,也有助于消除学生听的心理自卑感与紧张感。为了增强学生此阶段语言学习的适应性,教师在教学法的积极调整与教材的灵活运用上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本研究考查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听力焦虑情况,以及听力焦虑对听力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由英语听力焦虑、自我信念和英语听力技能三因子组成的听力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其中总体焦虑水平、自我信念及听力技能达到高焦虑水平;高、低焦虑水平的受试组在听力成绩上均呈现出显著差异,焦虑三因子及总体听力焦虑都与听力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受试对听力水平及整体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都对听力焦虑产生了显著负面效应。文章最后对听力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常见的三个学术概念,即听力理解,听力测试及听力教学,一并提出,旨在通过对三个常用概念的学术明辨以及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便于英语听力教学教师更准确地理解听力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基本概念问题,从而使听力教学更加科学、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7.
238名高职学生参加了调查研究。听力焦虑感与学生的听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和社交/情感策略的使用呈显著负相关听力。听力中的紧张感、听力材料、听不懂单词、对听力水平缺乏自信、听力策略使用不当、英语交际恐惧是造成学生产生听力焦虑的六个主要原因。利用LISREL软件建构了听力焦虑、听力策略影响英语听力成绩的模型。听力焦虑、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和认知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听力成绩有显著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8.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学生在听力方面比较薄弱。而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如何提高听力能力也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根据中西方学者的研究,听力策略在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听力过程中听力策略运用的现状,找出问题,给予建议,使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有效使用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9.
听力理解是一个繁杂而积极的过程,在语言学习中听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听力自身的特点,听力研究曾一度被忽视,而学生的听力问题更是没有得到重视.本研究运用Anderson的听力过程三阶段模式,从认知视角探索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40名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本研究.本研究采用学生日记及采访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8类.在听力过程的三个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多的是在接收信息阶段.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听力信息接收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听"是获得语言的最重要渠道,学生的听力能力会影响到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教与学双方都对听力技能的发展与提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阳泉师专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听力进行前、听力进行中和听力完成后这三个阶段入手,分析了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技能发展与提高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应该重视语篇分析,因为语篇分析往往来自于理解,并受制于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语篇分析中,常出现的“词汇同现”现象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语篇分析角度入手,对“词汇同现”现象进行剖析并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和特征,使我们更能清晰的了解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是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本体进行文化的营构与编制,即对语文教材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使其具有文化的特质与品格。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理念,即打破把语文教材只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机制与旨趣,使语文教材成为一种文化的、培育的、开放的文本建构。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就是摒弃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态为主体的生命活动形态,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语文教材的人本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大学英语听力理解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指出为学生提供广泛地道的英语听力材料,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使之了解英语口语的典型特征,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交际中,听、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兴趣入手,通过对新生进行系统的语言培训及文化导入,阐述了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文化翻译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审美原则,从语言、语境、人文三个层次阐述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语言层面上,翻译的本质在于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语境层面上,通过从文本到语境的追溯、探求和从语境到文本的构建、表述过程,使翻译成为多元文化的产物;人文层面上,翻译要求译者具有知识水平、审美情趣、人文品格等综合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际翻译必然是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即文化翻译。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文与译文的文化等值。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对文化翻译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译者应该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翻译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趋势:翻译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考虑到不同语言中的文化特征,译者应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建立起文化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文本,"民间文学"是由文化持有者、文化事项、文化接受者、文化语境和媒介等诸多要素共同动态建构而成的,其意义生发和功能彰显的途径依赖于各要素间的冲突、协商和对话.这使得"民间文学"无时无刻不呈现出变动不居的动态性、多义性和生活性的文本特征,也赋予了理解该文本的多视角性、多维度性的阐释特征.重新阐释"民间文学"文本的内在文化特质和文化意义,以此发掘其内在文化逻辑,这是有效提升"民间文学"课程品位和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翻译文学”与“源文”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历史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而“历史文本”与“历史”的差异性和阐释者的主体性是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的基点.吸收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这一独特的理论品质,确立了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的基本策略——立足于译文与源文(或不同译文)的差异以及译者的主体性.从而,翻译文学的文化批评一方面从“差异”入手,基于文本的文化比较来“还原”源文中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及基于社会对源本的选择和对译本的接受来考察翻译文学与社会权力机制及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基于译者对翻译源本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来考察译者的主体性.这样的翻译文学文化批评是从翻译文学史的三个基本要素(译本、译者和翻译事件)展开的,有着鲜明的翻译文学学科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全球化容易造成弱势文化发生文化移情。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由于秉承了特有民族文化心理,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译者往往会经历一种内在的、不自觉的文化移情,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译者则往往作文化负移情,这两种文化移情直接表征在翻译策略甄选的趋同性上。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移情也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文化逆差:文化信息交流的不公平、不平等,文化身份的失语、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