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1):86-90
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基于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内涵有从人的立场和经济活动的视角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思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反生态的结论。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整体出发约束和限制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8,(6):1-6
文章基于马克思的现实观探讨如何切中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启示,即以马克思现实观的核心内涵——"实践的创造性"为出发点,突出马克思的现实观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创造性变革和改造,这样才能突出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首先,要把握中国社会现实,明确社会实存的本质,以及还原现实,对现实客体(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其次,国家治理要把握理论-现实-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再次,还要运用马克思切中现实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桂芝 《学习与探索》2006,40(1):132-135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其不同于传统社会理论以及空想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具体而非抽象的和谐社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是人道化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12):91-96
生态公共产品思想作为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内容,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生态公共产品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客观现实基础,其理论建构沿着实践与认知、抽象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而展开。科学认识马克思的生态公共产品思想,有助于突破当前实际存在的生态困境,开创出一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对立冲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孙文营 《社科纵横》2004,19(6):11-12
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其最高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计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遇到的挫折根本原因在于背离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属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本质内涵出发 ,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出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制度设计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复归。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福斯特充分挖掘和阐释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观。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通过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来阐述自己的生态观,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初步地指明了道路。福斯特认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与持续性发展关系的论证,而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他们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逻辑前提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它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取向;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生态文明观意蕴;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中国学者时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的全面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发展的伟大实践,都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在现时代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生命办.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思想--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维克 《学术交流》2003,42(10):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世界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马克思通过对"人化自然"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时代,面对日益加剧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社会进步观,把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由实践观变革实现了哲学观的变革,他认为实践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类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活动,同任何形而上学的存在无关。从这种实践观出发,马克思创立的哲学是实践的人类学,它不同于实践的形而上学,也不同于先验的人类学,包括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布成良  成阳 《阅江学刊》2022,(4):11-18+17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智慧,在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既对传统“天下观”当中的秩序观、统一观、和谐观和道德观等进行批判继承,又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实现视角创新、途径创新和价值创新。面对这个非西方的新型世界秩序建构方案,不仅要澄清对它的误读和曲解,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现实主义特征,更要在全球性问题挑战的背景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中共生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