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扶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三部分:一、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二、教育改革的内容与方向;三、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主要观点是:(一)教育扶贫的实质是以素质换物质;(二)教育的反贫困作用在于,它可以斩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三)教育投资应进入扶贫资源的配置格局;(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应由目前的主次关系改为并列关系,甚至可以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超过普通教育的发展;(五)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六)可采取一种自动分流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高收入阶层“自动”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投资能够向贫困人口倾斜;(七)发挥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必须有其他条件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地方病高发区和水库移民区。这些地方区域边远,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社会还处在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广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如寸金、滴水贵如油的大石山区和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淹没区。这些地方都是扶贫攻坚中最坚硬的“贫困堡垒群”。从多年扶贫的实践来看,这些地方如果仅限于就地开发,整体解决贫困问题,温饱的目标难以实现,小康的目标更难以达到。因此,在扶贫攻坚中,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把“贫困堡垒群”分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经济的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贫困地区一些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的贫困人口又重新陷入贫困,出现了“返贫现象”,成为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新难点。解决“返贫”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正确的选择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促进传统农业的小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大市场接轨;关键在于切实加强领导,纳入扶贫攻坚的整体计划,实行综合整治。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农民“返贫”问题,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必将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4.
1996年墨玉县有16个乡镇,362个行政村,其中205个乡村是贫困村,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百万人温饱计划的贫困户26,391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33.2%;贫困人口116,12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4%,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贫困问题是墨玉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1996年底墨玉县有贫困人口19.3万人,经过1997年一年的努力,有17,627户、78,342人实现温饱。到1997年底,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1.5万人。一、致贫因素及扶贫攻坚的难度分析1-致贫因素分析贫困问…  相似文献   

5.
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思路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8,9(6):1-10, 95-97
2020年后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基本态势没有变化,贫困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农村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多维贫困更突出。2020年后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基本思路为:贫困治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和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从区域发展方面要实现经济机会最大化。为此,要通过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与发展机会。在贫困治理方面,对于一般的贫困人口,要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机会,提高他们获得发展机会的能力;对于特殊类型贫困人口,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全覆盖、保障程度较高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获得最低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6.
从“穷人银行”到扶贫经济合作社□耿栋良河北省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成立于1993年10月,由中国社科院和易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该社不但从孟加拉国引进了该国乡村“穷人银行”的扶贫模式(即GB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模式,结合我国贫困乡村的实际,找到了一条...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在中国第一大扶贫项目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在中国第一大扶贫项目启动中国西南扶贫世行贷款项目办副主任/刘毅韬为了尽快改善广西、贵州、云南三省(自治区)石灰岩溶山区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经国务院批准,西南扶贫项目已正式列为中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规划项目。中国西南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相似文献   

8.
洪波 《西藏研究》2000,(4):79-85
一、关于新世纪扶贫开发的时限及解决温饱的标准党中央在 1999年 6月就明确提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扶贫开发、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 ,贯穿于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 ,如期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后 ,扶贫开发工作并没有结束 ,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我区到 1999年底 ,按原定温饱标准农牧区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 9万人以下 ,通过今年的扶贫攻坚决战 ,考虑到部分返贫人口出现 ,贫困人口可控制在 5 %以内 ,应当说按期实现了扶贫攻坚目标 ,基本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全区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内蒙古实际出发,把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作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在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同时,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对口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生态扶贫,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逐村逐户解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6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必须采用科教扶贫战略。通过科教扶贫,可以在贫困地区激发商品经济观念和科技意识,进而激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文章提出了帮助贫困地区利用科技开发资源、利用科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对就业人口进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科教扶贫措施。把反贫困作为我国90年代的"攻坚战",是实现我国第二步、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步骤。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6000万绝对贫…  相似文献   

11.
热线传递     
湘西自治州十二年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近十多年来,国家、省共向湘西治州投入各项扶贫资金总额近10亿元,扶贫模式逐步实现了由抓救济型扶贫向抓开发式扶贫、由单纯抓常规农业解决温饱向突破抓支柱产业稳收增收、由单纯抓基地建设规模推进向抓优质创品牌开拓市场、由抓经济增长向抓社会、经济、生态发展并举的四大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人口逐年下降。全州农村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56万人下降到今年的28万人左右,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985年的312元增加到1997年的1079元(90年不变价)。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1.8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措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多年未能转变,主要受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以及贫困面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条件,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技兴省(区)战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力争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民族》2013,(6):74-7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自皮书指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成效显著。“2005年至2010年,民族8省区贫困人口从2338.4万人减少到1304.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6.5%下降到7%,比全国同期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决了近5.5个百分点”。(国家民委网站)  相似文献   

14.
“退人还山”模式的认识观:从“感情扶贫”转向“理性扶贫”,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扶贫观,迫切要求改进以往的一些扶贫工作方法。“退人还山”模式的基本内涵:以退耕还林为契机,通过搬迁、培训、教育、低保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把贫困山区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就业发展,从而实现扶贫与生态的双赢。“退人还山”模式的重中之重:通过“9+2”计划让贫困山区农民的孩子从读书的那一天起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通过“9+2”计划来完成使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使他们的后代不再是农民,只是农民的后代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贫困人口的产生。这种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扶贫模式,可以使有限的政府教育经费和社会助学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铲除贫困根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7,8(6):1-8, 95-97
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分析“三区三州”贫困的特殊性、“三区三州”的禀赋特征对贫困的影响,发现通过提升禀赋结构可实现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异地搬迁的村组应考虑就地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水平,产业发展中要厘清发展主体、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式,以及民族文化产业是分散发展还是集聚发展的问题;易地搬迁村组应整村搬迁、集中居住,搬迁与景区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相结合,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民族文化融入异地搬迁并实现产业化。在精准扶贫方面,扶贫政策设计要考虑激励相容,实施贫困家庭振兴计划;理解贫困群众行为逻辑,体现精准帮扶的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完善社会保障/保险,实现分层次的社会救助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2007,(2):11-11
沧源县永和边境检查站驻守在海拔1800米,多年来牢记“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发扬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光荣传统,倾情驻地脱贫与发展,积极为驻地群众扶贫济困献爱心。谱写了“军民团结一家人”感人的赞歌。当地群众亲切地说“贺楞劳勒背(佤语意为感谢子弟兵)”。近几年。站领导始终把驻地的脱贫与发展作为己任,每年视情况派出警力轮换深入全村11个小组服务农业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永和扶贫对象5户捐助红砖55000块、水泥22吨、石棉瓦800片。此外,还多次开展为学校、孤寡老人、特困户捐款捐物。  相似文献   

17.
“走不出寨子(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鼓不起袋子(没有支柱产业)、争不到票子(扶贫投入不足)、活不了脑子(观念落后)、闯不出路子(技术、技能欠缺)、树不了样子(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不明显)。”这是古丈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对该县高寒山村现状的一番描述。古丈县地处湘西自治州中部偏东,武陵山脉中段,是我省典型的集“边、贫、山、库、少、穷”于一体的贫困小县,2012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30%左右的农民生活在海拔600米及以上的高寒山区村。这些高寒山区土壤贫瘠,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口素质低下,基础设施和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一、石山区反贫困必须考虑贫困所依托的生态系统,走体现生态系统内在运行规律的生态反贫困之路。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的一种状态。反贫困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一系列自然的和社会的手段,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作为石山区居民现代特殊生存方式的反贫困,必须充分体现石山区生态系统的特点要求。石山区生态系统有如下特点:(1)石山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石山区石山多,石头多,泥土少,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深藏,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生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西民族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农业基础脆弱、国有企业经营亏损面大、财政困难、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仍然严重等问题。因此,广西民族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综合开发;工业方面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及有资源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围绕大通道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区位优势,抓住机遇,迎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和资本的转移。作者还提出了研究市场,培育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调整行政机构,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加大政府调整力度,改善环境条件,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并举以及依靠国家支持,调整产业政策,建立“扶贫特区”等民族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正式将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省市71个县(市、区)在内的地区整合为一个区域整体。该片区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的地带,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是我国中西结合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