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几天,有一家媒体要我预测一下网传莫言获奖的可能性.我表示,预测只是民间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许也是媒体炒作的需要.其实获不获奖,等几天不就知晓了?获奖是好事,没获奖也不会影响莫言在文学上的地位.我当时的意思,诺贝尔文学奖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应以平常心视之.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并获得前辈艺术家的赏识,1985年开始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引起学术界的积极关注,90年代以来,他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突破,佳作不断涌现,赢得学术界的激赏与期许,成为当代文学与世界之间“新航道”的领军人物之一.莫言的文学路线图为中国当代文学今后的发展之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无疑成为文学界的最热话题,对于莫言的获奖各方评价分析不一。但莫言的获奖就真的是中国文学得到世界认同,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试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浅谈中国文学及背后的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及认同。  相似文献   

4.
莫言,山东高密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小说《红高粱》、《丰乳肥臀》等。2003年初,他的女儿管笑笑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12,(11):61-65
2012年10月11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一夜之间,莫言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图书价格也梯次攀升,涨幅近两成。统计显示,京东的莫言图书涨价比例达到79%,亚马逊中国是37%,当当网为32%。即便如此,仍一书难求,有限库存被抢一空。  相似文献   

6.
马尔克斯、莫里森、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都与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紧密相关。马尔克斯首先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推向世界,莫里森启用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书写了非洲裔美国人民的历史和现实境遇,莫言以中国化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呈现了民族"寻根"和世界文化的完美融合。三者都采用魔幻元素和各自民族现实结合的叙事策略,强化了世界视野下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具体而又准确地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需求和社会理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莫言不断地尝试新的小说写作技巧,《丰乳肥臀》便是其创作上标新立异的结果之一.其多层次的陌生化手法全方位地冲击着读者的期待视域,多样化的叙述手段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叙述空间,多场景的蒙太奇式拼接使小说自由穿梭于不同的时空.诸多创作技巧的融合赋予了小说《丰乳肥臀》亦庄亦谐、亦真亦幻的魔幻魅力.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中国人在经历了100多年后终于填补了无人获奖的空白,它为中国文学和文学翻译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学翻译作为架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桥梁,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文学翻译行业前景堪忧,其表现如下:原著外译数量少,作品翻译质量不佳,优秀翻译人才缺失等,影响着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在国内与国外的传播.因此,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加大外译作品基金扶持力度,改革翻译人才评估机制,增强翻译人才队伍等也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作家.纵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里程碑的文学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莫言由1981年登上文坛,80年代末已经引起了海外读者的关注,90年代起其作品开始向欧洲、东亚、中东诸国广泛传播、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早被译介、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新世纪以来,莫言作品的传播版图不断开拓、引发“莫言效应”、“莫言旋风”的同时,进一步赢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本文综述莫言文学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历程,莫言的文学传播路线图或能为其他中国作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已走过了百年历程.从民国时期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作家的关注,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诺贝尔奖情结”,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梳理民国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历程,综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图呈现一个事实:中国作家在不断深化自身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而诺贝尔文学奖,也在逐渐理解中国文学.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有着百年历程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世界文学的实验田,比较文学的多棱镜,民族文学的展示台。对于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学术界应该给以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此次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看上去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实际上也正是中国文化逐步被外国人了解、认可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外舆论褒贬参半.一方面有人认为莫言获奖能推动中西文学交流,对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却是中西方媒体和个人对莫言的贬损.但是,即使那些赞美之辞也并未真正言明莫言获奖的深层原因,无法确立莫言创作的独特性.作为当代中国难得的一位有思想的小说家,莫言创作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始终如一的新历史主义立场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多角度、多层次地阐释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本世纪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这个命题,并谨此作为对伟大的科学发明家、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一百周年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5.
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和他本人的努力有关,但年轻的瑞典女汉学家陈安娜的推介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她把莫言的许多作品翻译成瑞典文,介绍给瑞典人民,让瑞典文学界认识了莫言,从而对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华民俗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么陈安娜何许人?她为何要翻译、推介莫言的作品?说到陈安娜,首先得说其丈夫陈迈平(万之),因为是他引导陈安娜走向翻译中国文学的道路。陈迈平祖籍湖南湘潭,1952年生于江苏常熟,"文革"前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复兴中学,"文革"  相似文献   

16.
《老友》2012,(11):27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审视莫言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真正从社会底层出发,从民间乡土出发,以形象、逼真的艺术手法还原了中国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状况。他被称为"寻根文学"作  相似文献   

17.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年之际,为了推进和深化莫言及百年中国文学研究,开拓新的学术疆域,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家中去世,享年87岁。作为魔幻现实主义之父,马尔克斯影响了遍布世界的几代读者。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对包括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余华等在内的中国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毕志 《华人时刊》2012,(12):14-15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晚上,我正与几位期刊老编辑和作家在一起,老编辑陈一凡先生道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莫言编辑稿件的故事。(以下为陈一凡先生的回忆)1982年的一天,我拆开一封作者来稿,铺开稿纸一眼掠去,便被优美的文字和充满激情与内涵的内容打动了,其中的情节描写、故事内核等等,都堪称经典。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篇发表后将引起全国读者强烈反响的好稿件。读到最后,呈现出作者的通联。作者:管谟业;笔名:莫言……当  相似文献   

20.
常跃强 《社区》2010,(5):52-53
20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仿佛又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得主是德国女作家赫尔塔·米勒。中国作家一片惊呼:米勒是谁?她的作品几乎压根儿就没在中国见过!是的,我订《世界文学》订了20多年,也没读过她的作品。这真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