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问化问题是古代诗论中的重要问题。道咸宋诗派学问化诗学对古典诗歌学问与性情的关系进行集中探讨,追求学问与性情的诗学异质同构,将“以学为诗、以理为诗”与“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两种相异质的传统调整和拢合。  相似文献   

2.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以追求“ 天人合一”为至高 境界。政治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主要涵盖:内圣外王、君权神授、效天施政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教育哲学是一种演绎的学问,它的意蕴表现在:它是追求教育智慧的学问;是塑造理想人的学问;是追求教育乌托邦的学问;是追求心灵意境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在佛洛姆眼里,现代社会的特征集中表现为“拥有或存在”,后者是幸福的根源。在以“拥有”为取向的社会里,人们只为了占有学问、为了获得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而学习。而“存在”的社会则激发人们的人性化发展,支持每个人追求自我的过程。现代教育在鼓励人们追求自我发展时,也需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人与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亦权 《社区》2009,(18):63-63
什么叫做成功?辞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今泛指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那么什么叫“成功学”呢?用成功的今意来说就是“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的学问”。光从“学问”这两个字来说,它是一盏灯,是一个路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到学问,这种学问,可以是一种理论知识,也可以是一种实践经验。但是对于“成功学”这门看上去足以让人“走向成功”的“学问”来说,它又真的能算是一种学问吗?  相似文献   

6.
刘黎红 《东方论坛》2006,(3):102-107
五四时期整理国故的潮流中有两股势力,一为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士,一为以梁启超、柳诒徵、顾实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人士。双方在整理国故的目的、方法和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在目的上,前者更注重揭示国故真相,进而批判国故;后者更注重“保存国粹”、“扬我国光”、“翊进世运”。在方法和态度上,前者提倡训诂、考据的汉学风格,追求“为学术而作工夫”的研究态度;而后者却更注重阐发义理的宋学风格,倾向于“学问之非为学问,必有益于社会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境、心的分别入手 ,揭示人所面对的“两个真实”的世界 ,指出人的存在是境界式的存在。并认为 ,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它旨在指出人生的理想境界。传统儒佛道都是具有内在系统的“境界学” ,并以“有”、“无”来概括传统儒佛道这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8.
《仁智传》与《辩通传》中的人物,喊为具有安邦定国才能,且又不乏思辨头脑的“大”女子;或为具有远见卓识,学问、修养也难于企及的“高”女子;或为具有聪根慧眼,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智”女子。他们胸怀宽广,深刻透辟,既有强烈的责任心,又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追求。特别是其“博爱”与“利他”精神,更凸现了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9.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治学道德所作的精辟论述 ,对我们学者今天治学仍大有启迪。学者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人 ,也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高深学问是指“深奥的探求”或“专门知识”。学业精深是学者治学的标志。为保障治学成为学者的生活方式 ,学者需要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接受“系统训练” ,拥有“自治天地” ,享有“自由权力” ,怀有“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由“不知”而产生“无知感”的最简洁的关系注解。不知就是不知,可是,由于中国人大都面子观极强,明知“不知”,也不会公开承认。蒙田先生在谈到“无知”时说“:在有学问之前,有一种大字不识的无知;在有学问之后,还会有一种满腹经纶的无知;学问造成和产生的无知,它由学问产生,就像前一种无知由学问消除一样。”其意思是说,人无论学问多深,也有不知的一面。而一个人若是缺乏无知感,便会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谓“无知感”,即人们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后,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仍…  相似文献   

11.
近日拜读肖川先生的新作《学问与人生》,深感其学识渊博,引经据典,信手拿来,收纵自如。想必凡以“学问人”自居者,读之定生百味,或羞愧,或警醒,或自勉,或思考…… 按中国人的思维,从事教育的,大凡是有学问的,这得感谢中国教育的始祖孔老夫子。因此,教育者列入“学问人”之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也是教书的,教的是小学,和许多同事一样,自知才疏学浅,本是不敢以“学问人”自居的,但因为韩愈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使命,注定了教师的人生与学问牵扯不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论家、诗人翁方纲所经历的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都重视学问、褒奖学术,而官方所谓学问主要指知识积累的广泛性。“学人之诗”的提倡以对“盛世”的认同为前提,又与科举考试中恢复试帖诗相关。同时,既为作诗者提供了大兴文字狱时世之下的避祸之道,也不失为作诗的避俗避熟之道,更顺应了最高统治者对“学问”和“诗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智商安子介     
安子介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工业家、国际贸易专家、经济学家、汉字学家、语言学家、社会活动家……集诸家学问于一身,他既有工商业家明察世事风云的敏锐目光,又具超脱势力献身学问的学者风范。在他走过的70多年生涯中,他踏出了一条勤奋出才华、实践出智慧的成功之路。字子介自幼个性坚强,勇於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有人讽之;“想吃天鹅肉”,而他作答说:“如果有支枪,熟打靶,也非不可能。”安子介1912年出生於上海,家乡是浙江东部的定海。浙东的许多家庭是从事航海业的,俗称“撑船”。人们呼唤“定海”,是希求风平浪静保平安…  相似文献   

14.
"高深学问"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一书的基点和贯穿全书的线索."高深学问"有着"高深"这一典型特征.依据对"高深学问"的不同取向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即认识论和哲学论的哲学观."高深学问"的探究并非易事,而是适宜条件下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文素质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滑坡所致,提出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是倡导吃苦奉献的责任意识、忧国忧民的社会良知、参与社会实践的变革精神、追求以创新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大学不仅是制造学问的“工厂”,更应是培养思想和精神的殿堂。  相似文献   

16.
褚双林 《社区》2010,(26):43-43
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 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毛泽东选秘书一个重要标准须是“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称名 “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大戴礼·保傅篇》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又云:“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这种初级学校要教授学童识字,所以有关文字的学问渐亦被称为“小学”。  相似文献   

18.
闲话 《社区》2010,(2):4-4
清代文字狱兴盛。使文化界一时噤若寒蝉。许多士人便也不再做声,埋头书本。不问政事。什么事情都抵不过光阴。时间一长。这居然成为一种稳固的风气。不要说乾嘉学派兴起的盛况,就是一般读书人埋头苦读、专心学问的事情也变得相当普遍。这些人在小学、训诂、考据等学问之间孜孜以求,把学问当成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甚至连天下读书人苦苦追求的功名,他们也可以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19.
就本质而言佛教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就境界形而上学的“学”来说,它不仅具有“学问”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觉悟”的意义。僧肇哲学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首先在“学问”意义上建立无执的存在论,说明世界本身是“空”的;其次从“物不迁”方面进一步论证世界“空”的性质;最后则从“般若”智慧出发,通过“觉悟”说明如何走向“空”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费孝通先生修炼学问的“内功”,在新中国民族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关注现实问题,致力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研究,发现、提出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文化资源三大创新理论。费孝通是特殊的历史机遇造就出来的一位大学者,“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是他平生学术研究的主题;实践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是他的一生追求。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个不断适应的“文化自觉”的过程。费孝通的“工作性”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所谓“纯学术”未必是学者的真经,人类学、民族学的前程“贵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