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享誉世界文坛的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民间神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反映中世纪阿拉伯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惟一经典作品。其所反映的,是阿拉伯民族统一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史,是了解和考察中世纪阿拉伯社会转型进程的一个缩影,是阿拉伯帝国处于上升发展并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走向繁荣并形成其主流价值观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哲学不仅是阿拉伯民族,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诸多东方民族的智慧结晶.阿拉伯哲学先驱铿迪为阿拉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学说反映了阿拉伯哲学的4个基本特点:1.强烈的宗教性;2.折中主义调和性;3.继承性和创新性;4.时代性.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与多民族文化的接触长期、全面而深入.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定要反映在语言上,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层面中.每一次文化交流大潮过后,都会在交流各方的语言中沉淀下一层交流的印证--借词.在阿拉伯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沉积下了大量的借词.本文专门讨论阿拉伯语输出的借词.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哲学不仅是阿拉伯民族,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诸多东方民族的智慧结晶。阿拉伯哲学先驱铿迪为阿拉伯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学说反映了阿拉伯哲学的4个基本特点:1.强烈的宗教性;2.折中主义调和性;3.继承性和创新性:4.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泛阿拉伯主义萌芽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本文简要论述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伊拉克和泛阿拉伯主义的关系;伊拉克复兴党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最后分析了伊拉克在历史上长期成为泛阿拉伯主义民族中心和泛阿拉伯主义在伊拉克恒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吸取益处.”①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就是阿拉伯穆斯林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例证. 一、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始起阿拉伯翻译运动始于倭马亚朝第六任哈里发时期(公元7世纪后半叶),到阿拔斯王朝中期(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达到顶峰. 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鼻祖是哈立德·本·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同利益,阿拉伯国家均支持巴勒斯坦人事业,这为巴勒斯坦人的长期斗争提供了可能.然而,在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同时,阿拉伯各国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这对巴勒斯坦问题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在深层次上反映了阿拉伯民族主义和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即阿拉伯民族主义往往是实现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利益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上半叶,面对阿拉伯人的统一诉求,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美国媒体,结合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将“泛阿拉伯主义”附会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进而视其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纳赛尔掌权后,美国媒体出于对埃及亲苏外交的敌视,纷纷指责埃及政府试图仰仗苏联支持,建立“阿拉伯帝国”。随着埃及(阿联)与苏联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舆论界仍继续敌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野心”虽然导致其与苏联的纷争,但仍是西方的威胁。美国人对纳赛尔的敌视,虽然伴有强烈的冷战心态,但他们频繁以“阿拉伯帝国”或“穆斯林帝国”的历史意象,比附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实际上是对“东西对立”叙事模式的延续,反映出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伊斯兰征服”的历史记忆,并连带着对中东地区整合倾向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7世纪后,阿拉伯人逐渐从一盘散沙和蒙昧中走了出来,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了起来,阿拉伯意识渐渐在阿拉伯人中形成;后经数百年与入侵者特别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阿拉伯民族最终觉醒,形成今日的阿拉伯世界.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语传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各方面分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弱势向强势转化的过程及其对阿拉伯语传播的作用;探索了阿拉伯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历史渊源、阿拉伯语与闪含语系及其他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对传播阿拉伯语的影响.同时还通过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特别是满族入主中原后被汉文化同化的比较,进一步剖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广为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安家》2011,(4)
  相似文献   

12.
One     
“One” argues that the structural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of zero to one has always been a presiding concern in Miller's work. It shows what is at stake in the problematic figure of the zero through a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of foundations for criticism, and relates this thinking to the issue of the foundational grounds for the historical event. Using the literary examples of Joyce and of Wyss, and the philosophy of Pascal, de Man and Frege,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real drive in Miller is towards a specific form of democratic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     
One Day, an anthology of nine short films about vulnerable children, was released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on September 10. Produced by Huayi Brothers, a leading film production company in China, the non-commercial film focuses on special groups of children: the blind, deaf-mute, kidnapped, dyslexic and obese children; and those from poverty-stricken families, left-behind children whose parents have gone to work in cities for higher wages,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children of convicts.  相似文献   

14.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5.
权力观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判断民众与执政者关系的价值观.<一千零一夜>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宣扬"劝君施仁"的权力观,通过故事的铺展,描述了以国王们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权力特征,以及民众对统治者"权力"行使的思辨和诉求.其中要求实现"公正"的基本思想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美学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美学则以"认主独一"的"顺从美"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思想、理念、范畴和形态.本文从伊斯兰美学的视角,着重对《一千零一夜》的顺从之美、坚忍之美、淳朴之美、灵性之美、和谐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行梳理和探析,从一个侧面洞察了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