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的日本社会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在日本社会学的战后史上,福武直教授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战后的日本社会科学界,福武直的社会学可以与丸山真男的政治学、大冢久雄的经济学齐名,他和清水几太郎、日高六郎等社会学家代表了战后的新社会学,他是日本社会学新生和重建的旗手。福武直1917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1940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文化论流变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赵德宇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日本文化论的介绍不在少数,然而对战后日本文化论系统地评述似不多见。笔者认为,战后日本文化论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文化社会学领域。①战后以来对日本社会文化评价,与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农村社会学的特征农村社会学在我国社会学的发展中可以说是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一个与我国农村现实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并与之同步发展起来的学术领域。战后以来,从依然大量保留着战前那种半封建性的社会关系阶段到出现人们所谈论的“村落解体”、直至“自下而上的村落再生”问题阶段,日本的农业、农村、农户、农民始终沉浮于日本资本主义及其政治体制大发展的浪潮之中,不由自主地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以至走向衰落,日本的农村社会学则与他们一道记录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台关系框架制定过程─—吉田书简再考殷燕军编者按:本文作者现为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社会学部客座研究员。他查阅了日本和台湾的有关文件史料,对吉田书简产生过程中台湾当局的作用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引文中出现的“中华民国”、“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国...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之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首位。据统计,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4%,从业人数占全国非一次产业从业人数的88.4%。①日本中小企业在战后日本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促进日本经济重化工业化、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已为众所周知,本文仅就其迅速发展的诸因素予以浅探。一在战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兼并风潮迭起,但中小企业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得到迅速发展,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6.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在日本历史上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是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战后(1945),灾害较大的地震是1948年的福井地震(死亡人数4000人左右)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死亡人数55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8.
日本、韩国、美国三国综合商社比较孙世春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有关学者几乎都在探索其发展的奥秘,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有直接的内在联系,而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又同综合商社所发挥的作用紧密联在一...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实现对日占领,日本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由此,日本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战前的以法西斯军国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转变为以民主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本文试对美军占领对战后日本文化的作用与影响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林明鲜 《社会工作》2008,(15):12-13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在日本历史上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是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战后(1945),灾害较大的地震是1948年的“福井地震”(死亡人数4000人左右)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死亡人数5500人左右)。在反复体验震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战后意大利社会学总共经过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由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决定的。由于社会学没有和大学建立可靠的联系,没有财政支援,它直接依赖于地方政治组织,因此是以变化不定的政治生活为转移的。1950—1955年间,意大利社会学初步取得独立的科学地位。米兰天主教大学在法西斯的“荒漠上”把社会学保全下来,都灵大学哲学系培养出第一代战后意大利社会学者(F.费拉罗蒂、L.加利诺、A.皮佐尔诺)。上述学府对巩固社会学的地位都曾起过决定性作用。然而最初的社会学研究并  相似文献   

12.
自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的近二十年时间,日本经济以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的高速度向前发展,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击,战后经济刚刚复兴的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本世纪的"奇迹"。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始终重视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必需的人才。本文仅就日本在这一时期采取的教育对策的几个特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我们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海先生的读者介绍10本战后西方社会学名著。它们出自欧美10位社会学大家之手,代表着战后最有影响力的学科范本。当然战后社会学名著远远不止这10本,粗略地估计应不下于500种,从中选出10本终归是见仁见智,倘能有助于读者大作了解战后西方社会学的学派分合、学理脉络及学苑风景,本刊的愿望也就达到了。于海先生专治社会思想史,追求“思想的理趣和历史的韵律”之境界,所著《西方社会思想史》,受到学界好评,曾获国家教委1995年优秀教材一等奖。如果木专栏的文章能让读者再次领略“…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农业经过一系列农业改革,取得了成效。而其关键在于农业改革政策的有力推行和相应地农业立法的同步进行,较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给予了保证。下就这一课题,略予分述。一、战后日本的农业政策战后日本的农业政策,依据战后日本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出现了:农地改革、农业恢复、农业发展、提高和农业综合调整等三个不同阶段的转变。无疑,在每一不同阶段的转变中,也随之建立了不同调整作用的法规。 (一)农地改革和农业恢复阶段。这一阶段是日本战后初期的1945年到1955年,日本农业政策的第一次转变。这一时期农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以农地改革为开端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以增产粮食为目的的保护自耕农的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战后初期的日本,上至天皇、政治家,下至文化精英、社会舆论,文化国家成为战后日本国家重建的理想社会形态而受到广泛推崇。在文化国家理念之下,强化文化外交以树立文化国家日本的和平形象,成为占领早期日本对外政策核心理念。但随着冷战的爆发,占领当局对日政策急剧反动化,文化国家理念在战后日本国家重建中地位也急剧衰落。这也折射出占领下的日本文化国家构想迎合占领改革的本质,决定了其昙花一现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占领下的文化国家构想,作为战后日本和平思想崛起的集中体现,给战后日本国家重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坚持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代发刊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和国内社会学界中,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社会学这门学问是资产阶级学者创立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仿佛没有什么关系,要研究社会学只有继承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传统。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是错误的,对我国社会学队伍的成长,工作的开展都是不利的。有必要提醒有志于社会学研究的同志注意,要充分重视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7.
法国是社会学的故乡,也是教育社会学的发祥地。研究和了解法国教育社会学的有关情况,有助于我国当前开展教育社会学的实质性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法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孔德为代表的教育社会学初创时期;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社会学时期;二战后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时期。本文拟从这三个方而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经济获得惊人的发展,引起各国舆论的极大关注。各国的经济学家们竞相探索日本出现经济奇迹的复杂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日本的战后改革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因,这是不无道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战后改革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年政治行为对战后日本政治进程的影响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刘杰战后日本的政治进程是一条从战前法西斯军国主义迈向民主政治、在国际上争当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的轨迹。麦克阿瑟的民主化改革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分别起了外部强制规范和内在保障作用。但是,对...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社会学,今天无论从其研究人员的数量或是从每年出的研究成果来看,都不亚于海外各国,就这一点而论,日本的确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社会学大国。但正如后面将要谈到的那样,在质量上可以说日本社会学仍然处于欧美社会学的极大影响之下,特别是理论社会学研究从传统上其主要内容一直是吸收、介绍和解释欧美的理论。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即使在今天,3个研究人员中就有1个认为“社会学还没有从进口学问中摆脱出来,还缺乏结合日本现实进行研究的态度。”(新睦人:《对日本社会学的见议·下》,《现代社会学》第10号,讲谈社,197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