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华扬 《山西老年》2011,(9):42-42
钥匙与其他藏品一样,也分为实物类和仿品类。钥匙的工艺品很多,各有欣赏标准,其中真正有收藏价值有六类:  相似文献   

2.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12):109-112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  相似文献   

3.
余玮  施枫 《北京纪事》2013,(8):100-103
李志强,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一位憨厚直爽的普通工人,可是他的爱好却很不一般。刚见到记者时似乎还有点紧张,但一提到他那不一般的爱好,不用记者多问,他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像打机关枪似的将他的收藏史、收藏观和盘托出。他的痴好就是收藏中国旅游交通地图,而且这一藏就是40多年。  相似文献   

4.
声音     
“收藏就是琢磨。要腾出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好多课题。发现很多的线索去研究,说到底,收东西收的是知识。收藏要是离开了文化这个收藏意义就低了。实际上收藏真是在跟古人沟通,在跟过去的岁月沟通,跟过去的时间和场景沟通。”  相似文献   

5.
谭明明 《老友》2011,(8):49-49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社会活动。但现在,很多收藏爱好者则把收藏行为单纯地理解成了一夜暴富、囤积居奇的投资渠道和快速实现发财梦的终南捷径。不可否认,在收藏过程中,确实有些藏友通过藏品交流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阿虎 《山西老年》2008,(5):31-31
如今很多人都有收藏的爱好,相互间自然免不了交往。在交往中,笔者建议应注意"三大纪律"。一、不问藏品值多少钱一听说某人喜爱收藏,有些人见面就问:"你家收藏的东西值多少钱?"这种问法不妥:一是"东西"用词太不雅。但凡收藏爱好者都将藏品当做命根子般看待,你说"东西",他情感上受不了。如果  相似文献   

7.
安琪 《北京纪事》2014,(7):107-109
在收藏圈里,大家都知道李祥的体育文物收藏是最牛的。确实,他的藏品之丰富和珍贵,办一个展览是绰绰有余的。他曾在北京举办了“1932—2012纪念中国参加奥运会八十周年李祥体育收藏展”,展出了我国从1932年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年参加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的体育收藏品1000余件,令前来参观的体育收藏爱好者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8.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5,(12):39-41
王永利,中等个儿,浓眉大眼,今年56岁,开公交车已行驶30多万公里。王永利是老北京人,祖上居京200年,老北京的爷劲儿在他身上处处体现。他好玩,他收藏的奇石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为此,人送他绰号“石头王”。说到“石头王”,一是他姓王,二是他收藏的奇石形成了一定规模,很有特点,所以称为“石头王”。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珠宝收藏。与其他收藏门类相比,珠宝不仅赏心悦目,还易于鉴别真伪,且抗跌性强,在任何国家、地区都可以轻松变现,成为“硬通货”。于是收藏珠宝,也成为投资有道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儿子     
《阅读与作文》2011,(1):6-8
一位富人和他的儿子特别喜欢收藏珍贵的艺术品,他们的收藏种类繁多,从毕加索到拉菲尔,应有尽有。他们总是坐在一起,欣赏这些伟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疯狂的收藏     
《阅读与作文》2009,(3):39-39
古往今来,许多收藏家都爱收藏名人使用过的物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一些收藏家甚至“疯狂”到了嗜好收藏世界名人死后留下的身体部件和器官!爱因斯坦的眼球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的大脑被保存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但很少有人知道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眼球也被他的眼。科医生摘走,并且成了他手中价值连城的“收藏”!  相似文献   

12.
鞠九江 《百姓生活》2011,(11):26-28
享有“中国神剪”美誉的陈耀今年49岁,多年来,他先后有200多幅剪纸作品在国内参展获奖,1900余幅剪纸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有的剪纸精品还被国外博物馆收藏。从2001年开始,他靠剪纸创业。如今,“陈耀剪纸”已形成品牌使他成为“创业明星”。谁能想到,30年前,他是一位3次高考的落榜生;14年前,他因车祸成了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 《社区》2012,(20):48-49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相似文献   

14.
古籍文献在高校图书馆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古籍收藏地点分散与高校图书馆的收藏现状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缺点。本文对古籍文献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现存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漏洞,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古籍文献的收藏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艾里香 《社区》2009,(11):59-59
这几年.收藏日渐成为老百姓的热议话题.但是有关收藏界的猫腻很多人都不得而知。有着文物收藏圈“老江湖”之称的吴树,在其新书《谁在收藏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中,将矛头对准了收藏界的黑幕,揭开许多鲜为人知的文物交易内幕,以便给人带来更多深刻的警醒。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富豪在乡下度假,他看到一伙人爬到砖房上,正要拆除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富豪问一个本地人。“那是烟囱。很久以前,人们烧火做饭,就用烟囱把房间里的烟排出去。”本地人说,“现在大家都用上抽油烟机,烟囱就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啦。”富豪听了,心里一动。很多富豪都有收藏东西的习惯,他们收藏玉石、钻石、黄金、瓷器、首饰、艺术品,等等。这是一位刚刚发迹的富豪,他正在考虑自己收藏什么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外累由心起     
屈青慧 《社区》2012,(14):1-1
北宋大将军周侗,叱咤疆场,战功赫赫。他解甲归田后,迷上了收藏古董。 痴迷收藏的他。视古董如生命。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他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他的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幸而古瓶没有落地,但他却被吓得面如土色、满身是汗。 这件事让周侗迷惑不已,自己戎马生涯大半辈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为什么一只古瓶就把自己吓成这样?他还时常做噩梦,或梦见古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或梦见古瓶被盗去,甚至梦到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  相似文献   

18.
余玮  施枫 《社区》2012,(30):52-53
李志强,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一位憨厚直爽的普通工人,一提到他那痴迷般的爱好,不用人多问,他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像机关枪似的将他的收藏史、收藏观和盘托出。他的爱好就是收藏中国旅游交通地图,而且这一藏就是40多年。  相似文献   

19.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社会活动。但现在,很多收藏爱好者则把收藏行为单纯地理解成了一夜暴富、囤积居奇的投资渠道和快速实现发财梦的终南捷径。不可否认,在收藏过程中,确实有些藏友通过藏品交流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如此狭隘地理解收藏行为,必然会使收藏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20.
少年时,我喜欢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 他谈吐得体、举止优雅。他比我年长,在他身上有我当时无法触及的成熟;他有钉着珠扣的白衬衣,说那是宴会服饰;他穿长长的黑风衣、西服在衣柜里分格挂起;他喝红酒、热衷于收藏……最最关键的是他看很多书,会写诗、会作文。还有,我是双鱼、他是天蝎。星象分析说,双鱼和天蝎是最完美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