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代泗水中上游地区聚落群聚现象明显,聚落与青铜器出土的数量远多于前代岳石文化,群内聚落等级分化凸显。聚落形态变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南部薛水流域聚落群成为地区中心,前掌大是中心聚落;中期,整个区域的聚落呈现衰退状态;晚期,以前掌大为中心的聚落群再次出现,漷薛聚落群再次成为地区中心。商王朝东扩经略的变化,导致了各阶段聚落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90年来的考古表明,殷墟是公元前13至11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殷墟内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各族邑聚落成为殷都内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它们以片状集中分布在一起,以道路、河道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居、葬、生产"合一的社会形态。殷墟内这些庞大的手工业集群,分区明确,构成了殷墟作为都城的基础。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可能与后期秦汉时期以政治为中心的都城不同,它应该是以手工业经济为核心的都城,当然也应该兼具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小城镇在我国人类聚落体系中的位置 ,指出小城镇上与建制市组成城镇体系 ,在中心地城镇体系中处于第五、六、七这三级 ,下又与村庄在乡 (镇 )域内构成小城镇——中心村——基层村这样有三个基本层次的村镇体系。同时 ,小城镇在小区域范围内往往又构成有三个基本等级的小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4.
孙华 《中国社会科学》2023,(1):63-84+205-207
三星堆国家是商代前后以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中心、势力范围覆盖整个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古代国家。这个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由“笄发”和“辫发”的贵族集团共同执政,他们分别执掌着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三星堆埋藏坑的铜人像群就是这种政治结构的证明。三星堆国家对内由神权贵族通过宗教祭祀进行管理,对外则派遣军队掠夺资源并控制地方,因而只有少数的军事据点,缺乏基层聚落。由于长期的超经济暴力杀掠,导致了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聚落的消失,三星堆文化聚落数量和分布密度大大小于先前的宝墩村文化时期和以后的十二桥文化时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三星堆国家武装力量的作战武器主要是短剑和戈,并可能有象兵参与作战,三星堆埋藏坑具有护卫象征的象牙和礼仪性的铜戈,就有当时武装力量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历史上有古列延、哎勒、努图克、浩特、特亨等多个与聚落有关的名称,古列延是蒙古族初兴时期以军事为目的的大型聚落组织,于13世纪消失,但是在民间仍然有小型的古列延存在.哎勒是蒙古族最小的社会组织,浩特是两个蒙古包以上的社会组织,组成哎勒的成员从事何种行业都可以,既可以是放牧的,也可以是打草的,但是浩特只能是放牧过程中形成的聚落.特亨是由四五个蒙古包组成的较大的聚落.每一聚落在选址、分布、组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努图克不是聚落形态,而是地域单位.  相似文献   

6.
王瑞成 《中州学刊》2002,(1):125-128
明清城镇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杂居和小聚居”。作为开放的社会空间,城镇无论大小,多数汇集若外来移民。移民依据商业活动中心形成经营和居住为一体的商业区。商业区内又以会馆为中心,形成带有地域背景的商帮聚落。商帮聚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且各自具有相对封闭性,其社区视野往往为地域背景所限,社会管理和公益事业也多为本帮聚落范围内。商帮各有自己的传统活动区域,其在各城镇的势力有强有弱。在某一商帮占据重要地位的城镇,如征商在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地,他们的社会职能有时也会突破本帮聚落,涉及整个城市社会。但就总体而言,明请城镇社会为地域商帮社区所分割,尚缺乏内部的有机整合,带有明显的脱胎于乡土社会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任杰 《理论界》2010,(10):114-115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经历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三个主要的发展时期。到了红山文化时期出现了聚落间的不平衡和若干个聚落群一起构成了一个紧密的社会共同体。表明此时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变和蜕变。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聚落的层次化演变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德  金仁安 《理论界》2006,(1):172-174
红山文化聚落有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表明,红山文化聚落群中已出现了中心聚落和远离聚落的祭祀中心,出现了统一聚落群之上的权力。渔猎经济的发展,居民活动的范围的扩大与群体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经济基础的发展使社会特殊阶层的出现成为可能,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更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就率先在这里出现。  相似文献   

9.
商代的方国遗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人的,如黄陂盘龙成遗址,另一类是外族的,如江南的马桥文化。在北及幽燕、南达赣鄱、东至滨海、西到关中的广大区域内都有商人的遗址。现在的遗址是古代的聚落。为了研究商人聚落的分布我查阅了已发表的商代遗址的发掘与调查报告,发现商人的聚落存在着成片密集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中,方国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从分散的聚落向方国的演进过程,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环节.从聚落群内诸聚落关系的演化到群落的出现,从群落组织体系的形成与群落权力的实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道路,既不能简单地用部落与部落联盟理论解释,也不能一味地套用酋邦理论,而是应当立足于从群落向方国的演进实际,探讨早期中国特有的文明发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