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当代西方,有三个学派——美学中的环境美学,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景观学科中的生态美学——都把怎样进行生态型的环境审美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在批判西方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方面与中国美学的原则相契合。而环境-景观-生态美学又有小全理论和大全理论之分,研究其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与中国美学的异同,有益于推进美学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这一总问题域而展开。其中,涉及的重要议题有:美学研究理论范式转换、实践美学论争、后主体性美学、主体间性美学、身体美学、审美现代性、艺术终结与生活美学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经多年探索研究的积淀与集结,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迁跃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方面,诸多长期论争的问题得以沉淀总结,使问题的探讨已经完成从论战的理论状态向反思的理论状态的转换,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建构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诸多新的美学视域的开启,使当代研究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理论范式到当代理论范式的转向,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将拥有面向未来的敞开性。  相似文献   

3.
译者主体性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从当前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出发,以翻译美学为理论视角,借鉴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及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译者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闻美学的概念问题、研究对象问题和理论体系问题的论述 ,揭示新闻美学是研究新闻内容美与形式美结合规律的科学 ,初步提出了新闻美学的学科理论构架是由新闻美学的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论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5.
文艺美学作为中国独特的美学学科,近年引起了学术界特别的关注。根据赛义德关于西方现代性理论引入东方国家时的"理论旅行"的四个步骤理论,自王国维从日文转移aesthetica为"美学"开始的百年来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出现,有文化传统和文化接受的必然原因。  相似文献   

6.
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革命”还是“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后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革命":即通过对李泽厚先生早期代表的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的全盘否定,从根本上抛弃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另起炉灶,这必然会把美学研究从"科学引向玄学".而"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改良":即在承认实践美学所确立起的宏观的、社会历史的科学视野与思考方向不可全盘否定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丰富与发展"实践美学.比较起来,我们更加赞同"改良"而非"革命"的方法和态度,而我们之所以取这样的立场,是因为实践美学毕竟为我国美学研究确立起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前提,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论美学起码的底线,也是把我国美学研究推向深入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生活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类型值得探讨,主要包括理论思辨型、历史经验型和实践应用型。理论思辨型生活美学指的是2005年以来西方学者在生活美学研究中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学科形态,它高度重视杜威的美学理论,注重探讨日常生活审美经验以及艺术与生活美学的关系,它虽构成对以艺术为中心的西方美学传统范式的挑战与反拨,但并非要颠覆与解构传统美学;历史经验型生活美学是将生活美学历史化和地方化,中国古代生活美学是其代表;实践应用型生活美学即由美学学者建构的指导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用美学,它具有生活美育之效并旨在使生活上升为一种艺术。生活美学的三大类型不仅展呈了生活美学的全貌及其特质,而且有助于重思美学的学科特性、搭建中西方美学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和促进美学与其他领域的互动交叉,从而为美学的反思与重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影《邻居》的重新读解,分析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巴赞电影美学理论在指导创作中的误差:并不是运用了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等于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同时长镜头也不全部代表巴赞的纪实美学。当时电影界急于寻找新的理论来对抗电影创作的虚假现象,因而还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直接套用,造成对巴赞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美学研究中的理论佯谬,导源于生活世界和理论世界的冲突,它既表现为美学发展的科学化趋向,又表现为美学家族的庞杂性。生活的世界才是最基本的世界,从本原意义上说,它是诗意之源,不存在"进步"性。美学研究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和基础,或许可以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高校美学理论课程的适应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理论自身的学科性质方面,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传统理论课程的坚守,尤其是美学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公民以及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的责任。阐述了在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美学理论课程也要紧跟时代社会的步伐积极调整和转变:要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突出应用美学理论的传授;授课方式上,突出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考查机制上,采用灵活多样化方式,一切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为标准。  相似文献   

11.
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对美育理解认识较为狭隘的缺陷和由此而导致的工科大学生美学知识贫乏、审美素质低下的现状 ,详细分析了对工科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并对工科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的高校美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 2 1世纪的高校美育是当前美学界、教育界和广大群众都关心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 ,审美素质历来是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尺度 ,它有着全方位的功能。加强美育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提升全民族精神境界的需要。面向 2 1世纪的高校美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既重视理论美育 ,又重视实践美育 ,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观 ,促进其完美人格的塑造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中国民族歌剧,始终坚持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审美选择与价值取向,以体现高昂时代主旋律的审美创造,显示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和审美效应。中国民族歌剧经受着时代和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文化选择、美学追求、精神内涵、审美功能等诸多因素的交融和整合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了美学风格:以歌唱为主,多元综合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悲壮”、“优美”和兼容于二者之中的“幽默”这3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代闲情散文的繁盛是文学源流和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与中产阶级的壮大和自由主义思潮的盛行密不可分。台湾闲情散文是以维护和表现人性、人情为其审美本质的,它不仅显示了作家在现代社会中渴望完满自我、使精神更接近自己灵性的追求,而且更显示一种愉悦的审美关怀,与人生的终极审美指向一致。它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人格与文气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关于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一直是美学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审美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是审美性趣的培养 ;其次是审美观念的培养 ;再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的是人的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美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和掌握美和审美的规律 ,更重要还在于按照美和审美的规律来促进世界的美化。要能实现这一任务 ,就必须借助于美育 ,只有通过美的人和他们的审美活动 ,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 ,世界更美和人更美。  相似文献   

16.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7.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叶朗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更是叶朗在长期的美学思运中对美学本体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读解。叶朗以其独特的美学之思,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极富民族性更具时代意义的“意象”论美学,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8.
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研究已经有相当深度.伊格尔顿、阿尔都塞等人为此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沿袭于马克思主义一个哲学范畴——"意识形态"的研究,"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入就更具有现代意义.审美人类学提出"审美制度"是对审美意识形态研究的澄明和阐发,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探索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当代高校美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审美教育意识薄弱、缺乏完整的美育体系等,由此造成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不足、审美境界低俗。网络作为时代和科技的产物凭借其互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平台。高校美育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推进审美教育,成为当前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就网络时代高校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审美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规律等方面作一探讨,期望能够为高校的审美教育及其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美育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美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大学物理教育中的美育是让大学生接受物理科学的同时受到美学熏陶。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物理学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及实施办法,使大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领略物理学的科学美,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