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是社会的良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生俱来地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在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文化成为当今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学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引领和谐文化的责任。大学在文化选择中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大学,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学文化,和谐的大学需要和谐的大学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要引领文化,充分发挥和谐大学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时刻发挥和彰显着其他社会组织在文化使命担当上无法比拟的功能与价值。文章以时间为维度,研究文化变迁影响大学文化使命的演进;以空间为维度,从大学之于民族与社会的宏观角度和大学自身内部的微观角度,探讨大学双重文化使命的实践价值与途径。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可以表述为大学在民族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文化功能与作用的总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使命又可概述为对大学人进行文化熏陶、培养文化自觉理念和孕育大学精神。宏观上,大学在民族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发展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建设、选择并融合多元文化、规范社会价值系统、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使命;微观上,大学自身建设发展承载着凝聚并延续大学精神、文化育人、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大学内部管理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支撑。重新审视校园文化立校、兴校的重大作用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明确大学校园文化的使命和主体、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深化校园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大学校园文化承担着凝练、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选择、规范、整合时代文化,以及倡导、发展、引领创新文化的艰巨责任和重大使命。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大学的管理者和后期服务人员在校园文化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并不断地提炼其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以及和谐性。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塑人、凝聚、引领价值,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从环境建设提升到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从一般校园文化向和谐校园文化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创新文化在建构大学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新时期发展的特殊使命.而大学创新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是新时期大学文化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对大学的和谐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从大学创新文化入手来探讨新时期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典型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以培育个性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价值追求,融知识性、美育性于一体,具有导向和辐射、扬弃和创造、约束与熏陶、协调与整合等功能.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先进文化为方向引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全员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大学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命脉。当前,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目标,充分把握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和谐校园和大学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契合,进一步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大力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用深厚的文化之魂统领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发展要求下的大学第四职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的第四职能是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要充分发挥第四职能,通过力挺脊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根本——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凸显个性——弘扬独特的大学精神,引领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的时代使命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时代表征,在大学文化视野下人的和谐发展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构成。在大学文化视野下人的和谐发展不仅是理论建构也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各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要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有益资源并实现其当代价值转化。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必须承担着引领儒家文化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儒家文化,既源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又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先进性。而儒家文化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引领,一是儒学时代化的需要,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需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引领儒家文化提供可能。在此基础上,坚持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原则,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儒家文化的当代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