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词占有特殊的地位,百派回流,名家辈出.从词派理论的贡献、词派的时代精神、词内容意境的开拓以及清代词家为地位的抗争等几个方面揭示清代词派在清词发展史中的作用,并在最后得出众多流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词为小道末技局面的结论,而词学依然徘徊在文坛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临桂词派需要在清词三期及其与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比较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定位,也需要在晚清词坛流派纷呈、社团林立的社会时代大环境中定位,立足于临桂词派渊源、命名、领袖、团队、宗旨、纲领及其理论基础等文学流派构成要素的研究,才能认识临桂词派对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超越和创新,也才能更好理解临桂词派作为文学流派的价值作用,确立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代词论中的“江西派”概念是清入吸收诗学资源提出的词学命题,它出现于清代前期,一直延续到近代,迄今仍在引起争议.江西词派说由厉鹗首先提出,经过此后几代学人的阐释,这一命题在地域与词格两个层面逐渐达成统一,实现了江西词派向江西诗派的同质转化,并且应用于晚清词人调和南北宋之争的创作实践.词学语境中的江西宗派,既包含了清人对于前代词史的解读与接收,也涉及清词自身的整合与开拓,看似内容驳杂,实则环环相扣,具有合理的逻辑程序.对于当代词学研究者而言,它也是掌握清代词派流变的便捷法门.  相似文献   

4.
晚明时期,松江地区出现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文社--几社,它除了聚集文士研习制艺举业之外,还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云间词派的生成和兴盛与几社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1)几社浓厚的诗酒唱酬风气是滋养词学的绝佳土壤,云间词派是几社的衍生物,而词派生成后又与几社形成一种互动关系.(2)几社领袖陈子龙在云间词派的生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3)几社与云间词派有较长时间的重合存续期.几社为词人提供了一个赋词唱和、切劘词艺的最佳场合,为储备、培养词学人才提供了一个基地.云间词派对松江府周边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促进了江南环太湖一带词学的兴盛,从而为清词的中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清代词学领域里,常州词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早在清初,就出现了以邹祗谟为首的毗陵词人群,人员较多,词作颇丰,是开启清词中兴局面的一个重要地域性词人群体。他们为后来兴起的常州词派提供了丰沃的词学环境。另外,在词学理论上,清初毗陵词人已开启了尊体、寄托、重学的先导,对常州词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词学流派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编纂郡邑词征是词学流派扩大影响力、建构地方词学传统的重要方式。民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传统文学观念备受冲击,当时新编出版的郡邑词征多是传统文人为保存文化而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晶。民国郡邑词征从展示地方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其对地域词创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广泛搜求地方词学资源以丰富地方词史的发展脉络,继承并发扬传统词学主张,反驳前人对当地词学的偏见并挖掘新生质素等方式为地方词学争取社会关注和认同。民国郡邑词征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文献资源,其中呈现出的编纂经验和词学批评方式也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清词的价值逐渐为词学界重新发掘后,清词研究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最近十余年清词研究论文以及学术专著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宋词与清词研究论文的比例大致是5.6比1,90年代中期上升到约3.9比1①,进入新世纪后,升幅依然持续.以国内连续出版的专业词学研究集刊<词学>为例,从15辑到19辑(2004-2008),共发表宋词研究文章32篇,清词研究文章31篇,两者的比例已经接近1比1.类似情况在最近两次全国性的清词研讨会上也有所体现,2008年10月的第二次清词研讨会,无论出席的学者还是提交的论文,在数量上都超过了1995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云间词派是清词中兴的先声 ,世人对其创作评价较高 ,却往往忽略其词论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云间词论 ,并以宋元以来词的演变大势为背景 ,探讨云间词论在明清词史上振衰起弊的内外机理  相似文献   

9.
当常州词派盛行清朝时,常州出现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女词人群体,她们的词作艺术性较强,艺术风格以"幽怨凄丽"、"哀感顽艳"为主流.如庄盘珠的《秋水轩词》.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女词人的生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女词人中,悲剧性命运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她们多数遭遇坎坷,命运多舛,所以词作大多凄婉、柔丽,女性化特征较强.  相似文献   

10.
在浙西词派的发展中,郭麐是其词风嬗变之际的关键人物,他不但总结了浙派词学理论,而且有所突破,表现出不拘守一派窠臼的大家风范.其词论代表作<灵芬馆词话>以点评的形式提出了在清空醇雅整体风格基础上"融会各家之长"的创新主张,同时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女性词史料.  相似文献   

11.
南宋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主要有三部:《乐府指迷》传吴文英的词法,以清真词作为典范,讲求下字运意的法度。《词源》虽然在字面、句法上,与《乐府指迷》相同,但它更重视词的命意,主张用姜白石的“骚雅”来润色清真的意趣不高。《词旨》强调《词源》的论词之旨,补充修正了一些《词源》表述不清或较为偏颇之处。作为同一词学流派的词法,它们递相祖述,使江湖词派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词学流派。  相似文献   

12.
王鹏运是晚清词坛上非常重要的词学大家,也是一名兴一派风云的领导人物。作为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和中坚力量,王鹏运与该词派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词作风格、词学文献、词学思想方面均导夫先路,在临桂词派的形成与发展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由此成为该词派的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13.
“雅”与“艳”是一对联系紧密的词学概念,具有丰富的词学意蕴。就词史观之,晚唐五代至北宋词以抒写艳情为主,北宋末年出现了辨别“雅”与“艳”的观念,南宋词以崇“雅”黜“艳”为主要特征,元明词回归艳词的传统。清初本事词因寄寓了词人与其心仪女子的真挚感情,由而脱去寻常艳词的淫亵与庸俗,可谓艳词的自赎。浙西词派主张去“艳”而归“雅”;常州词派引入变雅之音与哀艳之情,为清词的“雅”“艳”观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均提出“雅而不艳”的观点,但对其不同的阐释成为浙、常二派的分野。  相似文献   

14.
临桂派是活跃在光绪年间的重要词学流派,其词学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乾隆末年的黄蓼园,黄蓼园论词重寄托,注意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宋词。王鹏运与况周颐是该派词学思想的杰出代表,前者论词标举重、拙、大的词格,要求沉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出之自然真率,后者对词学的贡献是论述了性情、襟抱、词境、词心、词笔诸问题,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构思心理与艺术意境的特点。该派词学思想发展的走向是,一方面越来越深入地探讨艺术规律,一方面在生活态度上由积极进取转为脱离生活,疏远时代。  相似文献   

15.
张氏四英是常州派女性词人群的代表.她们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文教兴盛的常州地区,受到良好的传统儒家教育.她们的词作是情志的自由抒发,既有女性的自觉意识,也寄托了儒家传统的积极用世精神.其词笔秀逸,得碧山、白云之神.她们以创作实绩有力地实践了常州词派的理论,为我们全面认识常州词派提供了另一种典型.  相似文献   

16.
身居清王朝危机和以偏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交叉点上,清末常州派词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自救意识.尤其表现在词这一领域里,即极力将词纳入儒家文化的轨道,使之成为儒宋文化自救的一种载体.它既有一定的学术渊源,又有自身的特点,并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理论引导来实现.它有增加词参与现实的力度与深度的一面,但毕竟是一朵行将枯萎的末世之花在绝望中的自我挣扎,无法完成自身所属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清代常州词派出现了妇女词的繁荣。清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注重才智,另有家学的熏陶,提高了家族中女性的文化素养;发达的学术、独特的学风,以及常州词坛的繁盛,为清代常州词派妇女词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常州文人对妇女创作的褒奖,也促进了常州词派妇女词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在著名的<论词>中说"词别是一家",这种独特的文体具有哪些特性?作为一种汉语艺术形式它又是如何产生美感的?祁光禄博士的新著<词艺术研究>对这些词学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某个文学流派在诞生之初的组织形态、存在面貌对该派文学风尚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常州词派形成过程中,师徒传承是该派词学思想得以发扬和延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将词人联结起来的重要纽带之一;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友朋之间的交往切磋,它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影响着常州词派的形成和发展,甚至为常州词派的未来衍变埋下了具有预示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宋元至明清 ,于词坛提倡比兴理论者不鲜其人 ,但似乎只有在常州词派产生后 ,比兴理论才形成声势 ,其原因不在于常派理论的本身 ,而是来自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力量 ,当然在常派比兴论的发展中 ,除了具有时机性的特点外 ,还具有批判性和通变性的特点 ,这几方面的作用才使常派比兴论“渐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从常州词派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来看 ,其历史的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对此应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