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科学与宗教信仰一直是西方知识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 ,西方学者对这一复杂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 ,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因为其诗歌清新自然,颇受英文诗歌爱好者的青昧。针对他是自然主义还是象征主义诗人的争论也一直存在。本文通过对其诗歌的考察,结合诗歌表层意象,分析其诗歌中的自然主义手法的同时,更剖析其内在的象征意义,以期更好地把握与欣赏弗洛斯特诗歌的内在魅力。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 ,“冲突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 ,这种观点目前遭到了以巴伯和布鲁克等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质疑与批判。本文从文化权威角度对这种反冲突论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中,对于如何理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对立。类哲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本性,以“双重生命”观点为理论基石,深刻地阐释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根据就在于人的“类本性”,从而表达了一种更为深层的、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宗教伦理、宗教组织及世俗化因素--刍议宗教伦理研究中的社会学分析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和宗教伦理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议题之一,并形成了历时性因果分析及共时性功能探讨两种取向,但就其研究进路而言,大多数研究基本上都具有明显的韦伯式分析路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某种简约化缺陷,难以回答宗教伦理何以发挥其共时性功能;何以产生其历时性之结果等操作性问题.对此,如果在韦伯式的分析路径中引入组织运行和世俗化因素等中介变量,可以使得社会学对宗教伦理的分析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约翰·杜威的经验观不同于近代英国经验论的经验观。他不是把经验理解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感觉经验,而是在人类历史、文化、生活的意义上把经验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的实践力量。在他看来,经验的基础在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作用,经验作为自然的转换力量是人类深入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结果。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验由于与经验方法的内在统一性使自身获得了增长和丰富。因而,经验就是人的生活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就是人生活的拓展和深入。在这种经验自然主义的基础上,杜威批判了传统哲学的二元论和理智主义,认为真正的哲学研究必须回归于生活经验,承担起促进经验生长、丰富人生意义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的关系作了系统梳理。认为三类不同的宗教多元论可以在三个层面促进宗教对话混合多元论适用于人性层面的宗教对话;理性多元论适用于理性层面的对话;灵性多元论适用于灵性层面的宗教对话。 相似文献
9.
所谓宗教经济是指因宗教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总称.而经济宗教则是指宗教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行的需要不得不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从而使宗教本身在客观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职能和性质.宗教经济与经济宗教两者所关涉的核心问题都是利益,前者是经济利益,后者是宗教利益.从积极意义上讲,宗教信仰能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大众的经济行为朝良性取向.同时,宗教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随着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活动的日益活跃,依法管理宗教经济与以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宗教中出现的问题并重,防止宗教产品的过量生产与宗教资源的过多消费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冲击民众信仰,将成为处理我国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问题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与宗教的互动、国际政治与国内宗教的互动以及政治—宗教动员与宗教政党的互动考察了巴基斯坦宗教、政治与极端主义的关系。巴基斯坦政治与宗教的互动走过了一段从政府培植、利用宗教力量到完全失控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巴基斯坦国内宗教的互动推进了走向极端主义的步伐;宗教政党对于政治、法律、学校、军队、外交等方面的渗透,使宗教战斗性加强,宗教极端主义和好战的原教旨主义于是将国家一步一步地推向深渊。巴基斯坦重回温和、改良的宗教传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与日本自然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自然主义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文艺思潮。直到1920年,自然主义才被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译介出来。中日之间文化的互相影响是深刻的,这其中自然主义的截然不同的命运令人深思。这种情况的形成及其原因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论,一种尚未完结的思潮,对日本自然主义的评析还远没有定论。以沈雁冰主持的《小说月报》为中心,对20年代日本自然主义的传入及变异进行研究,比较中日文化的异同,有助于加强对此现象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在其引起强烈反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设: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分析相对应的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对于中国社会和宗教所作的出色研究。韦伯的论点为:中国自秦代以来拥有统一帝国式的持久和平,人民有广泛的迁徙自由,货币经济也十分发达,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理性化的经济秩序并未在这片国土上产生出来,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家产制的官僚制及其掠夺性的政治资本主义;其二是儒教和道教的精神特质阻碍了包括信任关系在内的经济理性化的发展,使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胎死中。韦伯的分析认为:受儒教和道教浸淫的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气质使得制度创新和理性化丧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的观点对我们是富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核心文化WASP和"公民宗教"所塑造的美国国家特质中的宗教性,尤其是强烈的宗教认同感和宗教信仰在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宗教的影响力相比别国而言更容易渗透到美国外交政策中。宗教价值观念是"美国例外论"和"天命观"的主要根源,在外交政策上表现为"威尔逊主义"外交理念,进而对美国外交决策者的外交思维和外交行为造成影响,并形成对外输出民主价值观念的政策偏好。国内宗教团体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本,通过民主的渠道,将自身的政策主张上升到外交决策中并影响美国对外关系的议事日程。传教士利用自身对对象国的了解,为外交决策者提供情报,并有可能受邀参与决策过程从而影响外交决策。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household survey of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undertaken as part of the Giving Australia proj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giving behaviour of adult Australians. We find that people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having a religion are more likely to give and to give more on average than people who do not but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produced by a subset of this group; namely, people who regularl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Indeed, the likelihood of giving and average amounts given by givers over a year increase with levels of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The relationship holds even after allowing for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a person giving and the amount given. It also holds for giving to nonreligious causes (ie when giving to religion is omitted). However, when we also omit giving to charities and look at giving to civic causes alone we find that the frequency of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has an ambiguous relationship with giving. A suggestion in overseas literature that it is participation in religious groups, rather than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giving is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household survey of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undertaken as part of the Giving Australia proj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giving behaviour of adult Australians. We find that people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having a religion are more likely to give and to give more on average than people who do not but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produced by a subset of this group; namely, people who regularly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Indeed, the likelihood of giving and average amounts given by givers over a year increase with levels of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The relationship holds even after allowing for other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ikelihood of a person giving and the amount given. It also holds for giving to nonreligious causes (ie when giving to religion is omitted). However, when we also omit giving to charities and look at giving to civic causes alone we find that the frequency of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has an ambiguous relationship with giving. A suggestion in overseas literature that it is participation in religious groups, rather than attendance at religious services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giving is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由于忽视了马克思哲学语境的变化和对宗教本质、属性、功能的混淆,人们对马克思的宗教本质观产生了种种误读,其中,宗教非理性说、宗教异化幻觉说、宗教意识形态说、宗教鸦片说、宗教文化论最有代表性。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并借用恩格斯的概括,可以说,宗教是人间力量的超人间形式。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较,宗教最直观、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其超验性。这是对马克思宗教本质观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思想最基本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由笛卡儿发轫的、康德肯定的心物、主客、事实及价值二元论,现代科学和现代大学基本接受了这种二元论。这种二元论是建立在视自然为无价值的死物质基础上的,当进化论显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时,唯一被大学容许的反应是我们人类也将像物质一样被客观地看待。这种认识反映在心理学上就是将一切主体性经验都看作是大脑内事件的副产品。然而当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则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二元论,它们的发现表明,自然不是死物质,而是有主体性和价值的。这为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后现代心理学将发展人们的共情情怀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而怀特海哲学则为这种后现代心理学提供了本体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