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通为一是道性思维的主旨.庄子道性思维可以概括为显性和隐性两条线索.显性表现在对感知的有限与无限、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道的不可知与可知的辩证阐述,隐性表现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到理性上的感性的正反合过程.庄子道性思维的生态学意义在于,道性思维的内在性和整体性有助于形成整体论意义上的万物平等的内在价值观.感知的有限和无限的思想,有助于防止人类对自然的自以为是、妄作妄为.道的不可言与不得不言的思想,有助于人类知止其所不知和消解文化霸权.其直觉主义思维方式对建构生态哲学,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3.
在哲学史上,处理个人与群体二者之间关系的主导性思维是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已影响甚至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此,从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向就成了理论的最新诉求。与实体性思维方式相区别,关系性思维不预先设定思考问题的前提或基础,而是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前提或基础。在关系性思维的引导下,探究个人存在的群体生活类型,重新阐明个人存在与群体生活间互渗互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生存技术、经验知识和农业社会的互动中,生态文明处于襁褓之中,人与自然原始和谐;在机器技术、理论科学和工业社会的作用下,生态文明尚未成形就走向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而在高新技术、复杂科学与信息社会的交织中,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被当代人类所渴求并建构,通过人类自身的技术使用实践,通过生态技术的产业化,STS的关系必将走向协调可持续的良性轨道,生态文明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生态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和领域,整个社会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生态的烙印,生态已经衍生成一种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将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也已经上升到执政党的高级执政理念,而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要以生态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保障。本文从生态概念入手,分析了生态思维、生态文明和生态民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需要通过文化"中介"建立与自然界的关系.生态审美关系建立在人和大自然发生"建构"性关系的基础上,这种关系构成了生态审美关系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界的生态审美关系以人的生态存在关系为存在论基础,这种生态存在关系构成了生态审美关系的自然维度.生态审美关系包含着观照自然、感知生态、体验生命的维度.当代人类的审美活动正在走向"绿化", 走向生态化,蕴含回归自然的审美取向.生态审美关系既包含人的自然生态维度,又包含特定的认识论、价值论及文化因素,是一种融自然生态存在和人的诗意体验于一体的特殊审美方式.生态审美关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维特点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大学生思维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着眼于采用创意式教学、回归学生主体、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个性化教学等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9.
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学是人们把原本只适用于人类社会或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学推而广之,研究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时,创建出的伦理学分支学科。然而,生态伦理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学,所考察的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切地说是人与作为自身“无机身体”的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由于把自然界视为人或人的“无机身体”毕竟只是一个比喻或拟人化,因此,整个生态伦理学的致思模式本质上是自由自觉的拟人化思维。  相似文献   

11.
生态是生物的自然存在状态,通过人类认识其规律后,能够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生态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和功能性的本质特征,能够破解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点思维、直线推演和二元对立的传统工业思维方式的误区。只有建立整体协调、和谐互动和开放有序的生态思维方式,才能走出现代化带来的困境,促使人类社会自身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的合法性一直悬而未决,以往的伦理学家立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能感受苦乐等特性,把人类的伦理扩展到自然界,这是对伦理与价值进行的硬性的嫁接,它缺少了彼此之间可以通约的媒介.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伦理学基础,其实可以从伦理本身找到答案.伦理的本质规定中蕴含着关系与责任两个基本范围,伦理关系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同时,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思维方式--对辩证思维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思维的形成、特征和内容来探讨生态思维的辩证性,力求证明生态思维是对辩证思维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思维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与原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态思维具有系统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开放性的思维视野、前瞻性的思维战略与和谐性的价值取向。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生态思维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理性是人类交往追求的理想境界,批判性思维是人们通往理性的桥梁,论证则是实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与论证分析和评价紧密相关的是“符号三维度”,即:语形维度、语义维度和语用维度。在《工具论》和《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便是从这三个维度来讨论论证分析与评价的。遗憾的是,随着以亚氏三段论为基础的演绎逻辑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继弗雷格之后数理逻辑的发展,基于语形和语义的论证评价模型成为经典逻辑发展方向,相应地,论证评价的语用维度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论证往往被看作是无目的性、静态性、零主体性(至多是一种独白武的)和缺乏背景敏感性的。而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却具有目的性、动态性、主体性(特别是多主体性的)、背景敏感性等特征。换句话说,论证有一个语用维度,且离开这个维度所进行的论证评价显然是不充分的。北美的非形式逻辑、荷兰的语用论辩术以及法国的激进论辩主义均从语用维度出发试图给出相应的论证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以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效果明显,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环节,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化没有抽象的和绝对的价值,文化的价值是在主客体复杂的关系中显现的。主体的价值观、人格结构、行为模式以及客体的文化时间、文化空间和文化要素的整体结构等,是生成、显现文化价值的必要的“参数”。对文化价值作关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克服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课堂的灵魂,“学”与“思”必须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维只有得到有效训练,其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