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唐宋八大家文钞》是一部有创意 ,在体系、规模弘大、影响深远的古文选本。它产生于明代中后期之交 ,是当时唐宋文派的一大创造。本文探讨了此书产生的历史渊源 ,文学观点和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2.
孟伟 《北方论丛》2015,(1):42-47
清代古文选本的编选和评点活动极为兴盛。从编选来看,提高八股文写作水平是古文选本编选的最终目的;崇尚理学,发挥教化作用是古文选本编选的重要宗旨;古文选本的选家普遍具有教师身份,选本具有便于初学的特点。从评点来看,清代古文选本的评点符号具有特定的形态及涵义;评语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历史背景与思想内容的阐释,对文章创作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文章的鉴赏品评。清代古文选本的文学批评意义主要表现为,古文选本表达了对儒家正统文学观念的认同;对于认识清代古文宗尚有一定意义;促进了清代古文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谢枋得《文章轨范》选文精审,评点精当,对古文文本的诠释与阐说已经较为完备,涉及古文的章法布局、句法字法、为文技巧、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已经兼具后人所说之“辞章”、“义理”两端,而且个性鲜明、自具面目.从《古文关键》到《文章轨范》,展现出宋代古文选本之古文评点由相对单一到比较完备、由相对粗浅到比较深入、由平实板正到特色鲜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孙彦 《船山学刊》2013,(4):148-151
明代唐宋派领袖唐顺之不仅以古文创作享誉文坛,亦是明代最为著名的时文大家之一。作为明代“以古文为时文”的开创者,其时文创作善于借鉴古文散体单行的文体形式以及错综变幻的篇章结撰之法,对明代时文的八股既有体式发起了巨大冲击,开创了明代时文写作的新局面,为八股文在明清时期的繁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高澍然(1774-1841),字时埜,号甘谷,晚号雨农,福建光泽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授例授内阁中书、摄侍读.著有<抑快轩文集>、<韩文故>等.高澍然是古文著名古文家建宁朱仕琇的再传弟子,陈寿祺卒,高澍然为<福建通志>总纂.林树梅(1808-1851),福建金门人,将门子,自幼随从父亲出入风涛,镇守海疆,折节为儒,著有<啸云诗钞>、<啸云文钞>等.本文简要考订树梅拜高澍然为师始末.高澍然的古文主张和对树梅的古文评价另文论述.  相似文献   

6.
清代敕修文章选本及其对文风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敕修书籍是清王朝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的重要手段。《古文渊鉴》、《钦定四书文》、《唐宋文醇》是三部敕修文章选本。本文研究了它们的编选情况,并论述了它们对于清代文风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云鹏 《理论界》2013,(6):132-134
唐顺之是明代评点古文的大家,其选评的作品有《荆川先生精选批点〈史记〉》十二卷、《荆川先生精选批点〈汉书〉》六卷、《唐会元精选批点唐宋名贤策论文粹》八卷、《唐荆川批点〈文章正宗〉》二十四卷、《文编》六十四卷等。其中《文编》是唐顺之古文评点的集大成之作,最能代表唐顺之古文评点的成就和特色。现以《文编》为中心,试对唐顺之的古文评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3,(9):86-91
明代中后期诗学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诗学流派党同伐异,迭相更替。作为一种易于传播和接受的诗学批评方式,唐诗选本大行,成为各派借以标榜自我、攻击异己的诗学实践。与前代唐诗选本相比,李、杜在明代唐诗选本中得到空前的重视。选家对于李、杜各体诗歌的选录与评点,可以说是明代各诗学流派,尤其是格调派与性灵派审美思想、诗体观念的碰撞。  相似文献   

9.
明代诗歌选本主要是指先唐古诗选本和唐诗选本。先唐古诗选本约有150余种。明代诗歌选本在选录大量先唐古诗和唐诗的同时,既倡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又体现了一定的诗歌史意识,具有通代诗选性质。  相似文献   

10.
清初的文化政策的变化是文学复苏的重要原因,桐城派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方苞为桐城派的开派首领,在江南日益平静之后,“学行继程朱”成为为文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祈向,再加上从明代尚先秦秦汉古文到尚唐宋八家的文学宗趣转变,复以桐城地域的人文风尚,一个勃勃生机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便呼之欲出了.  相似文献   

11.
苏文选本的举业功能源于苏文自身特点与明代科举文体的契合,它被广泛用作举业读本是明代举业教育的合理选择.正因为如此,即使在前后七子倡言"文必秦汉"之时,举业教育所使用的文学读本也依然主要是苏文选本.但是,由于唐宋文在明代宗派语境中的地位发生过戏剧性的变化,作为举业读本的苏文选本也相应地经历了从七子时代隐密私传到晚明时代公开热销的过程.苏文选本在明代举业教育中的长期流行增强了举业教育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应试教育对文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宋以来所形成的古诗评点批评形式,发展到了明代蔚为大观.评点批评不仅在诗歌领域,而且在小说、戏曲、散文等方面也形成风气.明代古诗选本中,选评者借助于评点批评的各种形式元素,表达自己流派的批评观念,成为明代诗歌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总的来看,明代古诗选本评点批评一般局限于对于一首诗歌的批评,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力.但作为一种批评形态,评点有着独特的批评优势.评点的各形式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全景式的批评,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特色的、独特的古典诗歌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付琼 《兰州学刊》2010,(6):188-196
台湾钟志伟《明清唐宋八大家选本研究》参用清代唐宋八大家选本八种:吕留良《八家古文精选》、蔡方炳《八大家文选》、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秦跃龙《唐宋八大家文选》、陈兆仑《陈太仆批选八家文钞》、高嵣《唐宋八家钞》;其中蔡方炳、秦跃龙二种为我所未见。今据钟著对上述二种的信息加以转录,并对笔者所经眼的十六种选本的二十八种版本加以叙录,以为两岸治文学者互通有无之助。  相似文献   

14.
《古文观止》从十七世纪末问世以来,就得到人们重视,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古代散文选本.但这部《古文观止》中的大部分选篇,和在它之前三四十年出版的、由金圣叹评选的《才子必读古文》相同.《古文观止》中的许多思想性较强,艺术分析较为细致精到的评语,也往往和《才子古文》雷同.这说明《古文观止》的编选者吴楚材和吴调侯是参考过《才子古文》的.但由于他们的封建正统思想较浓,艺术欣赏水平不是很高,因  相似文献   

15.
1949年以后的建国初期,不同的文人集团就尝试通过文选运作来清理新文学史,最终在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形成了将左翼文学尤其是解放区文学树立为文学正典的格局.政治意识形态也同时通过文选运作介入文学现场,调控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工农兵创作选本和青年创作选本被有组织地大量推出,成为重组文坛的利器.而同一时期由权威作家、学者操持的个人化选本却寥寥无几,满足读者趣味的市场型选本也不多见.显然,政治机制排斥了学术机制和市场机制,主导着这一时期的文选活动,也主导着文学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光摩 《学术研究》2008,(4):136-140
八股文和古文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八股文定型的过程中,明代台阁文人起着重要作用,而台阁体古文是继承唐宋古文而来的;正、嘉年间唐宋派强调"以古文为时文",其目的在挑战台阁文人主导的古文和八股文;明末清初,八股文与古文的历史被人为地改写,台阁诸人的影响逐渐式微,归有光的作用被凸显出来.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八股文与古文谱系.八股文与古文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种八股化的古文,对明清的文学以及文化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宋古文理论与创作为对象,探讨中国古代经学与文学的复杂关系.宋初文人的 "尊经"观念对古文理论产生不同导向,一些古文家在理论上为古文的发展开拓空间,在创作实践层面,文人对经典的体认深入古文创作,而古文技艺之进展,又反过来推动释经活动.当一家经学成为官学之后,古文家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文格,并未完全屈膝于国家意识形态之下.文本最后对"经术派"是否存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南宋六种古文选本《古文关键》《崇古文诀》《文章正宗》《妙绝古今》《古文集成》《文章轨范》,秉持与程式化的应试“时文”不同的文章理念,选编历代散体文章中的名篇,唐代主要选韩、柳文,宋代以欧、苏、曾、王之文和理学家文章为主。这些选本和批语直接酝酿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史概念,确认了一批经典作家和作品,表述了南宋文章家对文章之立意、结构、文势、“曲折变态”之法、“活法圆转”的理解和提倡。  相似文献   

19.
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发动的古文运动是一场古代实用散文向现代文学散文转变的革新运动。韩柳古文创作是对传统实用散文固定体式的大胆突破和创新,其以“诗”为文、以“传奇小说”为文、以“寓言为文”,使古代实录简朴的散文发展成为真正的文学散文。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轼在欧阳修的奖擢下跃入文坛,正是北宋古文运动将要取得实绩之时,而这个实绩之主要体现应该说就是苏轼的文章写作和文章理论批评,正是苏轼为北宋古文运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苏轼的时代已经是古文的时代,骄文的违反辞达,仅剩下一点未珍之余风,而古文的违反辞达,则有“求深”、“务奇”两种弊端,成为新的“时文”,可称之为“古体时文”。所以,革除这一新的文弊,便成为当时文章批评的主要任务之一。苏轼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他的文章写作和理论批评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针对唐代古文运动以来倡导古文者在观念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