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剖析,使人充分地享受到西方古典时期钢琴作品乐观、明朗、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及其丰富的创作手法。要演奏好莫扎特的作品,必须要掌握和具备一些特定演奏技巧,才能完美地表现大师的作品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海顿、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对海顿、美扎特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创作音乐风格、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能从根本上掌握海顿、莫扎特奏鸣曲的音乐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庞大又复杂,既汇集了多种高难度的钢琴技巧,又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精神,因而要准确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必须从触键、情感、踏板、力度等方面把握作品,同时还要认真理解其精神实质,用手指表达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中创作了18首钢琴奏鸣曲。K330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从奏鸣曲K330的音乐风格、速度和力度、触键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演奏这一奏鸣曲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贝多芬晚年创作的E大调奏鸣曲OP.109的社会历史为背景,对贝多芬创作这首幻想奏鸣曲时内在的心理进行探索,对作品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等突出特点进行探讨,对这首具有优美如歌的音乐主题和六个风格迥异的变奏组成的自由变奏曲式结构的奏鸣曲,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曲式分析,显示出整曲洋溢着优美的诗情画意,它以最美好、最完善的外在抒情美形式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体现了强烈而丰富的诗意天性,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笼罩着全曲。较全面地阐述了演奏诠释这首甜美作品的关键和要点,精炼、富有诗意的主题令人吸引,结构自由、完美、紧凑,变奏的速度、气氛、性质具有鲜明的对比,可谓是别具一格的,具有精美细腻的钢琴风格。通过对作品诠释以达到在忠于原作基础上更好的表达和再现这首作品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7.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其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十七号,d小调《暴风雨》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的第三乐章运用了完美的技巧表达了富有诗意和形象的内容,使演奏的技术性与音乐性得到了完满的结合,为浪漫乐派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属于古典派的奏鸣曲,它是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它主要不是为音乐会而是为家庭或个人演奏所用.关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通过百余年来学术界不断考据、探讨,其演奏实践及处理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从莫扎特音乐的风格特征,钢琴奏鸣曲的写作年代,演奏中的速度、力度、触键等方面探索如何真实地再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本质,把音乐化作演奏者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一、对作品要有一个正确的任念在对一个新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对作品的整体获得一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理解作曲家的主要构思。如果只是某个部分处理得比较精致,而没有完整的整体结构,就好像一堆精致的碎片,缺乏艺术生命,他的演奏就会象一种拼拼凑凑的东西。在每个音乐作品的背后,是作曲家的建筑计划。演奏者首先应当努力去发现这个计划,就要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然后用作者希望的那种方式将作品的内容完美地表现出来。二、技术上的要求应高标准技术上的熟练应当是成功地演奏一首作品的…  相似文献   

10.
《悲怆》奏鸣曲在戏剧性、交响性上有着创新的发展,引子有着独立震撼的表现意义,对比、曲式运用、主题发展,织体叠加等手法的独到运用充分表现了作品激情、向上、抗争、憧憬的音乐形象。在弹奏手法上应注意充分表现好上述作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普罗科菲耶夫是20世纪俄国(含苏联)最为重要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和斯特拉文斯基、亨德密特等人共同成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他独立作曲迈向成熟的标志。韩国裘元朴、德国格朗赛、俄国贝尔曼等钢琴演奏家对《第二钢琴奏鸣曲》充满个性化演奏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普氏音乐的多元精神。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德国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分时期重点地分析其奏鸣曲的发展及各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3.
^bB大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最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一。其第三乐章(终曲)最具戏剧性,且集中了多种钢琴演奏技巧,因而演奏难度极大。本文提出了一些演奏建议,以引起同仁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第八钢琴奏呜曲(“悲怆”)第一乐章的主体性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奋发向上且不乏活泼气息的主题构思;充满推动力的调式、调性设计;乐曲中扣人心弦的和声织体、效果音乐创作;独特新颖的音乐结构布局设计。贝多芬作为一个为自由而战的精神化身,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都令人感受到伟大、雄浑和抗争的精神力量,并将人从美的境界带入崇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第7钢琴D大调奏鸣曲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内在的精神活动。贯穿在第一乐章中的不仅有轻快潇洒的情感,而且有一股强有力的动力。在弹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D大调Op.10.No.3.之第一乐章时,要注意使用相应的技巧,充分表达其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与莎士比亚传奇剧《暴风雨》有其共同情感特征,通过对曲式结构进行剖析、对三个乐章的演奏做深入的分析,认为只有深入了解《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才能正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并在演奏中把它表现出来,以感染、启迪、教育观众。  相似文献   

17.
18.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与他的交响曲一样,不仅贯穿着辩证思维的创作方法,而且体现着十八世纪末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着当时进步的资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和人民大众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革命热情  相似文献   

19.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作曲家借助古典和现代创作技法的融合,完美展现了前苏联人民与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类钢琴音乐史上的不朽篇章。在阐述《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结合钢琴创作理论,从实现古典和声与现代和声的统一,展示出明快流畅的抒情风格旋律,对20世纪作曲技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第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20.
肖邦和舒曼两位作曲家同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虽然他们的作品有共性的表现,但也具有很多不同的个性写作手法。两位大师都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代表,在音乐作品的写作上存在着个性差异,但都代表了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及那个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