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例 诗有诗人之意,有编诗之意 《周南·麟之趾序》云:“《关睢》之应也。”(《疏》云:“此篇本意不为有《关睢》而应之,太师编之以象应,叙者述以示法耳。”) 诗有作诗之义,有引诗之义 《孟子》:“‘肆不殄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季父季刚先生云:上二句固为文王作,下二句则非为孔子作。盖引诗断章,不必如本,《左传》已明言之矣。)  相似文献   

2.
谢三秀字君采,一字元瑞,是明代贵州第一个颇有成就的大诗人。著名诗人朱彝尊在《明诗综》里选了三秀的诗,并引李本宁的评论说:“君采诗触境生情,缘情体物,格整而不滞,气雄而不亢,旨深而不晦,致清而不薄,辞丽而不浮,此治世遗音也。”又引《静志居诗话》云:“君采诗甚清稳,由其生于天末,习染全无,黔人之轶伦超群者。”这些评论准确地抓住了三秀诗的特点,评得很精当,也说明三秀诗歌创作的成就,是举世所公认的。《雪鸿堂诗集》共收诗歌一百三十首,  相似文献   

3.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六储光羲诗《泛茅山东溪》与《酬綦毋校书梦若耶溪见赠之作》都有“清溪”一词。细读其诗,知此两处“清溪”本皆作“青溪”,传写、整理者不知为用典,而将“青”误作“清”。 “青溪”之典,出《南史·刘(王献)传》:“((王献))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刘(王献)隐于金陵青溪,后世因以“青溪”为典,用之代指隐逸之处,唐代储光羲之前的诗人已多用之。隋唐之际著名隐逸诗人王绩所隐之地即其兄王通聚徒授业之白牛溪,王绩即数以“青溪”称之,《游北山赋》云:“碧峦之下,青溪之曲……昔吾兄之所止。”《答处士冯子华书》称王通门人为“青溪”诸贤。诗中更云:“青溪归路直,乘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诗僧,自唐以来代有其人。到了清末民初之际,以诗人而兼和尚并卓然成家的,当首推苏曼殊(1884—1918年)。本世纪初叶,这位南社诗人曾以其流丽哀艳的诗文小说名噪于文坛,影响延及数十年。 曼殊诗歌成就在他的小说之上。据说他原来诗作很多,仅“无题诗”就有三百首(罗芳洲《苏曼殊的生平及其作品》),可惜绝大多数早已散佚。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曼殊诗的总数,只有百首左右,绝大部分是七绝。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唐代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诗、画、音乐三者兼长,山水诗更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殷璠《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嗣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繪。”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最近在关于山水诗的对論中,也有不少人谈到王维的山水诗。虽然大家对  相似文献   

6.
“卿之伯氏(王缙兄王维),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调六气于终篇,正五音于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诗家者流,时论归美,诵于人口,久郁文房,歌以国风,宜登乐府。”这是唐代宗对王缙《进王右丞集表》的《批答手敕》,全面评价王维的作品,颇符实情。同时期诗人殷璠在其所辑的《河岳英灵集》序中云:“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数语亦略括维诗之特色。年齿稍幼的杜甫在《解闷》中写道:“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邱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推许向往之情,益增其人格与诗品之声价。以上特举时论之有代表性者,以明归美维诗之实况。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王维“天下文宗”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论者任其好恶,信口抑扬,未能准实,难以定评。本文拟从王维的时代遭际、哲学思想来探索其诗歌之卓绝成就,以平亭诸家之论,冀复其在诗坛上应有之地位。  相似文献   

7.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的积极进取精神。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中叶的诗人兼史学家。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瓯北诗集》和《瓯北诗话》行世。他论诗特别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的观点,反对“荣古虐今”的社会偏见。他又擅长历史考证之学,所著《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和《皇朝武功纪盛》等,均为时人所推崇。赵翼不仅有诗、史之才,还有  相似文献   

8.
宋严羽《沧浪诗话》提出诗歌创作“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这种理论历来备受责难批评,冯班《严氏纠谬》驳他说:“诗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但其言微,不与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乎?”何焯也说:“刘后村有云,‘诗人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家以达摩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此论足使羽辈结舌。”(《严氏纠谬评语》)他们都误解不落言筌为不用文字语言。这种看法在文学批评史上殆成定论。  相似文献   

9.
“夺胎换骨”之我见熊一坚黄庭坚是北宋大诗人,他的诗在有宋一代影响很大,但人们对他的诗以及他的诗论毁誉参半。“夺胎换骨”,就是黄庭坚受到人们抨击的“罪状”之一。此说始见于宋僧惠洪的《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无意,虽...  相似文献   

10.
唐代的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他常融合画法作诗、融合诗法作画,所以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是王维作品的艺术特色。但我们不可把这两句话看煞,以为前句只能评他的诗,后句只能评他的画。其实,“好的诗不仅要‘诗中有画’,而这诗中的‘画’同时也应该是诗。”《终南山》就是一篇诗画兼美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钟喇诗品》谈五言诗创作,说:“故诗有 春官》记载,“督檬”的职责如下:“掌播釜、祝、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 cj赋。”诗品》各 敌、垠、萧、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种版本,或作“故诗有六<肾’。其实,钟峪在 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这里,又一《序》的下文即说“弘斯_二义,酌而用之”。明说 次讲到“六诗”。可是,到了《毛诗序》,却径改是“三义”,上文怎么会说成“六义”呢?《诗“六诗”作“六义”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品》明代刊本《夷门广砌、清刊本《砚本偶钞》二门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均…  相似文献   

12.
冯敏昌,字伯求,号鱼山,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生平遍游五岳,晚年为广东粤华、粤秀书院院长,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有《小罗浮草堂诗集、文集》传世。其诗雄深雅健,岿然为岭南一大家,书法则与黎简、吴荣光、张岳崧并称粤东四家。姜亮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列其生卒年为一七四七(乾隆十二年)——一八○六年(嘉庆十一年),六十岁。(见原书623页。)近人于今为文考证,云:“按《楚庭耆旧遗诗》九刘彬华《挽冯鱼山前辈》云:‘春摧铁树花。’原注:‘公以丁卯生,今年适值丁卯。’当卒嘉庆十二年,年六十一。”(于今《<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献疑》,载香港商务印书馆《艺林丛录》第一篇。)  相似文献   

13.
读诗随笔     
写在前面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高尔基也说过:“真正的诗——往往是心的诗,往往是心的歌。”(《给薇·叶·加克尔——阿林斯》)而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他对客观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反映,即他的思想感情,也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诗,这种经过提纯而又形象化了的思想感情,就象一个窗口,可以通过它使人窥视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这,是有趣的。这大概也是诗味的一种因素。 每个诗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小世界,每首诗都是他要向别人打开的窗口。然而,“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过某一种人的思想和眼光,不能越出他的本阶级之外。”(鲁迅《南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重出现象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宋诗》与《全唐诗》一样 ,有某首或多首诗于两个以上诗人 (同时或异时 )的诗集中重出。对此 ,钱钟书先生对称为“诗的分身法”。究其原因 ,自然很多 ,现略陈鄙见 :一、同姓名 :唐、宋各有一李山甫 ,因此唐人李山甫的《牡丹》二首“邀勒春风不早开”及“黄妖紫间轻红”又被编入宋代李山甫集。二、同姓 :宋代前有苏舜钦 ,后有苏轼 ,人均称为苏学士 ,结果《吴江岸》“晓色兼秋色”一诗 ,在二人集中均出现。三、同名 (含法名 )或字、或名字相近。前者如唐人贾岛 ,法名无本 ,宋代也有僧人法名无本 ,《全宋诗》编者误将贾岛《行次汉上》“习…  相似文献   

15.
晚唐诗人唐求,鲜为人知,湮于诗海。这对于唐代诗歌来说,实不免有遗珠之憾。一、生平籍地考证关于唐求,能研究的资料极少,他的诗遗失很多,《全唐诗》仅收录三十首。他的生卒年已无法翔实考出。至于他的籍贯,有三说。一说是长安人,居味江。(《舆地纪胜》),明人杨慎则说:“唐求,嘉州沫江人,所谓诗瓢唐山人也”(《升庵诗话·卷八》)。这两说都不确。今据乾隆《崇庆州志·隐逸三十二》)引宋人《茅亭客话·卷三》有味江山人一  相似文献   

16.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17.
胡风的文艺论著中包含了不少诗论文字,其中《田间的诗》、《吹芦笛的诗人》、《略观抗战以来的诗》、《关于诗和田间的诗》、《四年读诗小记》、《关于风格》、《关于“诗的形象化”》、《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等都是很有影响的诗论篇章。它全面地涉及到诗的本质、诗的创作规律以及诗的形象、题材、技巧、风格等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美学系统和诗歌评价系统,在中国诗歌美学史上,占有独特而光辉的地位。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胡风诗歌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他说:诗是“具体的生活事象在诗人底感动里面所搅起的波纹,所凝成的晶体”;诗是“用真实的感觉,情绪的语言,通过具体  相似文献   

18.
孟子与经学     
<正> 赵岐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孟子题辞》)可见孟子也是传经之儒。孟子于五经中,除了《易经》没有讲到以外,其余《诗》《书》《礼》《乐》《春秋》都有所论述。 (一)孟子论诗司马迁说:孟子与其徒公孙丑之属,“叙《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荀列传》)所以赵岐说他“尤长于《诗》《书》”。现在《孟子》中引《诗》论诗的,不下三四十则,可见司马迁、赵岐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孟子》中讲到诗的兴衰,他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孟子·离娄下》,以下  相似文献   

19.
论近代诗四十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诗在胜朝,不囿旧天地。当时万马喑,风雷作生气。欲近摩邓伽,毋忘如来偈。龚自珍龚自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前夜之启蒙思想家,生活于充满黑暗、“万马齐瘖”之道光年代,无愧为召唤“九州生气”之“风雷”。彼自云:“一事生平无(齿奇)龁,但开风气不为师”、(《己亥杂诗》)。其诗笔乃横扫一世之彗星,光芒辐射,拔奇于古人之外,境界独辟。其瑰玮之形象,  相似文献   

20.
五、体裁、章法、韵律诗在形式上有其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小说、戏剧和散文。《诗经》是我国早期的的诗集,在当时也不同于神话传说和记事、记言的散文。当时诗人,不论是集体或个人,表述思想,发抒感情,依照一定格律进行歌唱或写作,就形成诗歌形式。诗这种形式是怎样产生的呢?《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就是说,诗之为物,初发于内心,而表现于音声,音声组织成章,是为音乐。诗乐在早期是不分的。音乐要有旋律,有节奏,有韵调,这就给诗以制约,形成了诗的形式特点,诗人作诗就得注意符合这些特点而加以美化。下面姑就《诗经》形式的三个方面,谈谈它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